孩子走路早晚沒關係 重要的是父母別幫了倒忙

作為新手媽媽,無形中我們總是會被比較,就算媽媽們特別不樂意去比較,也總是會被無形中進行比較,比如孩子走路的早晚。如果媽媽們知道了孩子的生長規律,瞭解了科學育兒的方法,就不會過於焦慮了。

孩子走路早晚沒關係 重要的是父母別幫了倒忙

為什麼有的孩子走路早,有的孩子走路晚,這是由孩子自身的發展來決定的,而父母只能去觀察與引導。媽媽們要知道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所以也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孩子。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長速度,我們要做的就是多去觀察,多去引導。

每個孩子走路的時間都是不同的。我自己身邊最早走路的孩子十個月就可以自己走我女兒完全獨立去走是十一個月。但是身邊也有走路比較晚的孩子一歲三個月才開始挪腳。一般情況下,孩子學走路從一歲左右開始到一歲半。有的孩子走路晚,可能一歲半才開始走路。所以,如果你的孩子過了一歲還沒有開始走路,可千萬彆著急,多多觀察。但是如果孩子過了兩歲還沒有開始走路,媽媽就要儘早帶孩子去醫院檢查。

孩子在學走路的時候,父母們要如何來幫助孩子呢?

1.不要用手去扶著孩子的胳膊走。很多人都有幫助孩子走路的習慣,拉著孩子的手或者扶著孩子的胳膊。不管對於孩子還是大人,這都不是一個好習慣。對於孩子來說,孩子要學的是獨立去走,對於大人來說,一天彎著腰去扶孩子,還抱怨一天累的要死,孩子不用去扶也會走路,揠苗助長反而適得其反。

孩子走路早晚沒關係 重要的是父母別幫了倒忙

但是,生活中也見過特別膽小的孩子,明明可以自己走,非要牽著大人的手來走,對於這種孩子,家長剛開始當然可以牽著走,給孩子更多的安全感。

2.多去鼓勵孩子。孩子走路是一個過程,在孩子從會獨立站著時候,媽媽們可以現在孩子一米開外來鼓勵孩子,用玩具或者吃的,讓孩子有向前走的動力,當孩子邁出第一步的時候,一定要及時的去鼓勵孩子。

3.孩子摔倒時儘量讓他自己爬起來。我自己認為讓孩子自己爬起來的過程就是在鍛鍊孩子的腿部肌肉,同時如果她不能站立起來,她會想辦法來站起來。比如我女兒摔倒了就會爬向離自己最近的桌子或者牆,迅速的借力站起來。這個過程父母不要去幹預,孩子就會越發的堅強。在我女兒身上的確是這樣,摔倒從來不哭。

4.不要給孩子總用學步車。總是會有人說我們家用了學步車,也沒見有問題。但是我身邊的真實案例:同事的女兒八九個月開始用學步車,爺爺奶奶習慣於把孩子扔進學步車裡,結果就是孩子的腿從大腿根開始都是彎的,為了矯正腿,一歲多的孩子天天哭。

學步車偶爾坐坐沒問題,只是有些父母習慣把孩子扔進學步車,如果孩子長期的利用學步車來走路,而不是正常的練習走路,不正確的發力,也會影響到孩子腿的發育。

錯誤走路姿勢有哪些

雖然是孩子才開始學習走路,但是對於依然有一些走路姿勢需要注意。

八字腳走路

八字腳走路有的孩子是內八字,有的孩子是外八字不管是內八字還是外八字,只要出現了這樣的走路姿勢,媽媽們就需要多注意觀察了。

夾著大腿走路

也就是我們常說X型。這種走路姿勢,往往出現在不喜歡走路的寶寶,或者走路稍遠就要抱。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孩子的肌肉鍛鍊不夠,可以適當的多去鍛鍊孩子,後期可以好轉。

膝蓋彎曲羅圈腿

孩子膝蓋向外,稍彎曲。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羅圈腿。孩子在兩歲之前因為骨骼沒有發育好,很多孩子都會出現羅圈腿現象。但是這種情況在孩子兩歲之後,就會慢慢消失,如果孩子兩歲後依然是羅圈腿,那麼家長就要注意了。

寶寶學走路的注意事項

爬行可以讓寶寶走的更穩

有很多媽媽說:我們家孩子不需要爬,直接就開始走了。聽起來好像很好,豈不知對於孩子來說,多爬才能讓寶寶走的更穩。

孩子走路早晚沒關係 重要的是父母別幫了倒忙

爬行可以鍛鍊寶寶背部的肌肉,可以鍛鍊孩子胳膊和大腿的力量,更可以鍛鍊寶寶全身的協調性。所以說寶寶爬的越多,身體的協調性越好,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不爬直接走路的孩子特別容易摔跤,因為身體的協調性不好。所以寶寶學走路之前,儘量多多的去爬。

拉胳膊不拉手

孩子剛學會走路,家長拉著一隻小手,畫面很美好,就是危險係數太高。剛剛學會走路的孩子,摔跤是家常便飯,如果媽媽拉著寶寶的手,突然孩子摔倒,極有可能會讓孩子脫臼。所以正確的姿勢是拉住孩子的咯吱窩,不要單單隻拉手。

少抱多走

剛學會走路的孩子其實對於走路有著特別大的熱情。所以對於家長來說,要多給孩子機會,家長要做到三不要。

不要總是心疼孩子摔跤;不要總是擔心孩子太累;不要總是嫌棄孩子太慢。

多給孩子機會,多給孩子耐心,孩子的進步總會超乎我們的想象。

所以說,寶寶走路早晚都是自發性的,父母需要做的是如何去幫助、引導、鍛鍊寶寶。雖然學走路是寶寶的事寶寶走的好不好和父母有很大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