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程序猿沒有年終獎


今年程序猿沒有年終獎

圖/視覺中國


經濟不景氣,什麼都免談。

資本寒冬下,每個人都噤若寒蟬。裁員潮就不多說了,上午HR談話下午就捲鋪蓋走人的例子不勝枚舉,有的公司老闆用資本寒冬的大棒來鞭策員工好好幹活兒,善良的老闆則用此威脅員工不要輕易離職。

這個寒冬裡又誕生了裁員的一種衍生品——取消年終獎

昨天,羅輯思維旗下的得到公司的一則邏輯縝密的內部信,宣佈得到的產品技術團隊今年沒有年終獎。羅輯思維聯合創始人快刀青衣明確強調“這條東西我不希望任何公司以外的人看到”的情況下被“脈脈”了。

然後大家就都看到了。

快刀青衣說這跟節約成本、跟經濟寒冬、跟其他公司是不是裁員都沒有半毛錢關係。他的理由充滿邏輯:在年終獎成了所有互聯網技術團隊的標配的大背景下,他認為這種大鍋飯是管理者懶政的結果,對真正作出突出貢獻的同事不公平。

今年程序猿沒有年終獎


他還對一種現象進行了抨擊,即有些人為了拿到年終獎而把離職事件放在次年的開春,但其實這位員工早已在尋找下家了,這有點兒像精神出軌。這對他現在所在公司的老闆而言,當然非常不爽。

我相信得到的做法及其理由會讓很多所謂的老闆產生共鳴甚至不乏效仿者,並且可能會更甚,擴大到公司全員。

站在他們的角度上,這無可厚非,並且資本寒冬、經濟寒冬,的確是再正當不過的理由了:你看,今年這麼不景氣,年終獎就不發了,我們沒裁員就不錯了;公司活下去重要,還是你拿那麼一二三個月的年終獎重要;公司不容易,要共度時艱;你要是不滿意,就主動把自己團成一團,圓滾滾地離開……

每一條都具有強大的說服力。但對普通員工,尤其是這次涉及的程序猿而言,則想必心有慼慼。

曾幾何時,程序猿集萬千寵愛於一身,他們成為每個互聯網公司爭搶的熱門選手,他們站在人才鄙視鏈的上游,他們不直接創造收益,但他們創造一串串代碼——當然也會生產垃圾。當一個牛逼的產品被上億人使用的時候,他們是背後英雄,當出了bug被用戶吐槽謾罵的時候,他們被拉出來祭旗。

如今,在這個陰陽怪氣的寒冬裡,他們又成了被公司優先考慮刪除的“代碼”。這讓我想到一種動物,藏獒。當年,藏獒是一種有錢人的高級玩物,有價無市,它們走在馬路上溜達都能感受到它們的趾高氣昂(狗仗人勢),但如今藏獒可能連土狗的地位都不如,不創造價值,還那麼能吃。

程序猿與藏獒的遭遇如此相似。得到算仁慈的了,只是不發年終獎而已,但得到此舉顯然沒有得到“得到”之外的人的諒解。主要原因我從虎嗅App 24小時裡摘了一些相對理性、有道理的聲音:

1)如果要去掉年終獎,把每月工資和季度獎金等提高一些也沒問題,但是注意,這應該在年初開工時說,在新人招聘時說,而不是在別人給你辛辛苦苦幹完一年後說。所以這明顯有耍賴不給錢的嫌隙。2)年終獎要是不發要早說,卡在這個節骨眼上有點兒耍流氓……3)真的刷新我對這家公司的看法和認知,如果一個公司管理人是這樣的心胸,那他們的產品又能好到哪裡去呢?4)兩種可能性,一種是得到的企業文化做得非常好,員工凝聚力極強,對企業價值觀認同度極高,團隊極其團結,所以管理者有底氣說這樣的話。還有一種可能就是,水平不怎麼樣的管理者,自以為是,剛愎自用。5)格局太低,看看人家董小姐。6)有無年終獎是別人進你公司的一個重要考慮的因素,你說沒有就沒有,還這麼理直氣壯,這跟耍流氓有何異?7)翻譯下:不發獎金的鍋這次丟給HR,搞個儲備背鍋委員會,加班搞新技術了。8)為什麼在要發年終獎的節骨眼上說這個?9)承諾之後再毀掉,屬於打自己臉,但是又不承認,一邊打一邊說是因為臉上有蚊子。10)對於創業公司來說,取消大鍋飯沒毛病,問題是最好能獎勵幹得好的人。11)做互聯網產品,
4萬月薪都不算高的,這批人的工資要領跌了。


最後這句一針見血。

但大家集中吐槽的點在於,得到選擇宣佈的時機不對。

在各公司快發年終獎的時候說取消年終獎,一旦傳出會像瘟疫一樣傳染其他公司,如果沒有流傳出來,只會對得到的程序猿和程序媛造成一定的影響。

但這種事兒從來都是紙包不住火,亦所謂“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今天圍繞得到取消獎金的討論不絕於耳。顯然,“不發年終獎”成了公共話題,而不僅僅是得到自己的事情了。

如果其它公司的老闆們紛紛效仿,那麼程序猿群體將成為這個春節最失意的群體之一,另一個群體是被裁掉的那些,這個寒冬會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冷,沒有什麼比心寒更冷。

裁員還有一個變種叫“變相裁員”。

今年程序猿沒有年終獎


同樣是今天,同樣是脈脈,有人說,美團年終考核,每個小組的C的比例最少10%,部分團隊20%,年終獎大打折扣。

然後很多疑似美團的員工紛紛響應,表示很多2018屆的畢業生成為這批裁員的主力軍,因為美團的試用期是半年,而一旦被打了C的則意味著無法轉正。

在谷歌或百度裡搜“企業裁員優先裁哪些人”,會有一堆的答案,包括:

1)不賺錢的部門甚至虧損的部門先裁員。項目直接砍掉,人分流到其它部門,或離職,或被裁掉;2)剛入職不久或轉正不久的。有一個不成文的原則:新人入職1年以內的,無論能力的好壞,都是被裁的對象,而這些員工支付的補償金比較少,因為正規公司裁員都是N+1;3)年齡大的,甚至有些工資成本比較高的。常見公司裡面還有一個原則,就是從年齡相對比較大(超過35歲或以上)、並且工資相對比較高的,能立竿見影地把成本減下來;4)看績效末位淘汰與管理成本。從績效上末位淘汰,從最後面的開始裁起;5)先裁不懂事、怕事的膽小職場人……


請對號入座。

如果對號入座的話,得到公司不發年終獎則符合上面的第1和第3條。一個是程序猿並不直接賺錢,另一個是程序猿的薪資高。

對絕大多數互聯網公司而言,工資成本是大頭,你的員工就是你最重要的資產,他們佔的成本開支往往最大。所以一旦經濟不景氣,你就要對你的資產進行評估、減值。

正如一位網友評價得到不發年終獎一事時所言:

前些年的經濟高增漲,帶來了就業的繁榮,也有足夠財力支撐員工的收入增加和勞動力競爭搶人,現在經濟下滑,用人的績效考核迴歸原本,以前的“花招”就需要暴露和正本清源,員工的績效管理還是“績效管理”,各種搶人花招就該梳理了。非常巧的是,昨晚公司開會也是討論如何發年終獎,一個部分每月實施把業績績效全部拿走(要求馬上兌現),年底沒有績效預算了,就說“年終獎”是慣例,所以,心裡預期和績效核算就產生了衝突。


其實,快刀青衣寫的這封慷慨激昂的“內部信”,同樣會被認為是一種再好不過的“變相裁員”。用這樣的一種方式讓那些不滿的人離開,還省去了裁員補償。不過快刀青衣還是非常仁慈的,他說:“如果現階段,我們的團隊裡,已經有跟其它公司談好了,準備拿了年終獎離職的同學,我希望能馬上告訴我,我會跟公司申請一筆特批年終獎,咱們好聚好散,揮手祝福。

但我們需要認清一個現實:這個世界大多數是由蠢貨構成的。經濟上行時拼命搞開發,高工資搶人,甚至不惜重金聘獵頭公司挖人;經濟下行時,產品開發不能直接為公司帶錢來,說砍就砍了,連眼都不帶眨的。

需要你的時候,你是電你是光你是神話。不需要你的時候,你就是那種需要被馬桶沖走的物體。

而有些老闆的目光短淺程度讓人歎為觀止,看看我們所處的這個世界,每當一個風口來的時候,就有無數的豬飛向這個風口,造成了風口的堵車和車禍現場,然後有些創業公司就自由落體了。

話說兩邊,程序猿長期以來的確是被慣壞的一個群體,

他們對工資往往有著高於能力的預期和自信,隨著過去幾年創業公司追風口,融資比燒錢還快的大環境給拉起來了,再者有一些例如雷軍這樣的最牛程序猿做榜樣,讓很多學生在選擇大學專業時就選擇了一條不歸路,綜合起來形成了程序猿的虛假繁榮。

程序猿,做好過冬的準備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