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好它,你就都會了

學好它,你就都會了


導讀:參照西法的中醫分科,分成中醫、中藥、針灸;分成婦、幼、內、外、皮膚等科,這是對中醫活生生的割裂和肢解。真正的好中醫,一定是從整體上把握人體,從全身上下表裡辨察病情。一位好中醫,一定是位全科大夫。

曾有一位老病友戲稱醫師無所不能,什麼病都能治,家裡男女老少不管誰哪裡有不舒服,只要問吳醫師就好了。其實這個也是中醫的特色,沒有說只會治某一種病的中醫,但是有擅長某一方面的中醫。

有一位病人牙疼,去口腔科拔牙,因為醫生手抖了一下,拔出的牙沒夾穩,掉進喉嚨。醫生囑咐病人趕緊去耳鼻喉科。病人跑得有點急,到了喉科,一檢查,牙齒已經下滑到胃了。

病人又跑到腸胃科,一番胃鏡檢查,掉落的牙已經沒在胃裡了......最後,病人扒了褲子在肛腸科翹起了屁股,肛腸科醫生扳開一檢查,驚呼:天啊,您怎麼在肛門長了一顆牙?請趕緊去口腔科拔牙!

這當然只是一則笑話。

但是或多或少能折射醫療分科的一些現實弊端。很多病人去醫院就診,常常都不知道該掛什麼科。而對於中醫而言,現在從院校教育開始,就分成中醫、中藥、針灸、推拿等。

其中,中醫臨床又細分為兒科、婦科、內科、外科等等,甚至分得更細。在中醫醫院、國醫堂的專家欄上,往往這樣註明:某某教授擅長肝病,某某專家專攻婦科,某某是溫病學專家擅長熱病......


學好它,你就都會了



雖然近年來“中醫在民間”的呼聲越來越高,但我們也不得不承認,很多民間中醫也不過是“一招治天下”。比如靠一兩個秘方,就打出專治皮膚頑疾,專治頭痛,專治婦科肌瘤......這樣的路子,是否是真正的中醫思維?

中醫分科的弊端

中醫臨床按西醫那種內、外、婦、幼、皮膚等各科是否合適?

設皮膚科嗎?

瘡瘍的根源很多屬內科。比如鵝口瘡,有時病因竟是腸癰,也就是腸子長瘡。光在皮膚表面抹膏藥,抹一輩子也不會好。胡希恕先生就有醫案:薏仁附子敗醬散,內治去腸癰,肌表的鵝口瘡自然好了。

設精神科嗎?

對於精神病,西藥反正就著眼於大腦,一律用安定、氯氮平等等中樞神經抑制藥。經方中醫可不是這麼幹。所謂的“精神病”,根源常在大腦之外。比如抵當湯(丸)證,治因小腹瘀血導致的“精神病”

“其人發狂者,以熱在下焦,少腹當鞭滿,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

設腫瘤科嗎?

中醫治療癌症,並不只是用用半邊蓮、蛇舌草等所謂的抗癌藥物那麼簡單。當然,也不該複雜到談癌色變無從下手。對於學通《傷寒雜病論》的大夫來說,治癌症與治感冒,在方法論上無本質區別。比如用大柴胡湯治直腸癌,用柴胡劑、用茵陳五苓散合建中方劑治肝硬化。


學好它,你就都會了



設中醫美容科嗎?

不精研內科及溼水瘀等雜症,祛斑、美顏、減肥能有效?有效也是暫時的。設不孕專科?整個人體運行不恢復,宮寒不溫暖,瘀血不逐除,淋漓不盡不解決,肌瘤不消除,肝鬱痞塞不打通,氣血不恢復,如何得孕......就不一一舉例了。

中醫分科的由來

中醫分科,其實也就這幾十年的事。歷代名醫,如醫聖張仲景,藥王孫思邈都不是隻治療某一類疾病的專科大夫。仲景的《傷寒論雜病論》、孫思邈的《千金方》幾乎無所不治。

自古以來,中醫也通常是醫藥不分家的,自己開方,自己備藥,名醫通常都是精通藥學的,典型的如寫出中藥著作《本草綱目》的李時珍,也有醫書《奇經八脈考》和《頻湖脈學》傳世。清代名醫汪昂,也寫有經典藥書《本草備要》。同時,古時候大夫診治時,針灸和方劑常常相互為用。

就在民國時期,中醫也沒分科的。民國的中醫師大多是以私人診所的形式行醫的。我們熟知的中醫大家胡希恕、祝味菊、鄆鐵樵、曹穎甫等等,當年都是開過私人診所的。傳統的中醫培養基本上是通過師徒相授。

那麼,中醫的整體性為什麼反倒被打破了呢?

這是因為1949年以後,國內缺醫少藥嚴重,政府大力發展中醫,更準確的說是大力發展中西結合。可傳統的中醫培養方式週期太長,顯然不能解燃眉之急。於是,先後成立多所中醫學院,並參照西醫教育模式,分設學科。

這樣,就將本為一體的中醫、中藥分開,並將中醫臨床按各科進行細分。這樣,在大家的觀念裡,中醫和西醫一樣,也是嚴格分科的。甚至去中醫院就診時,也自覺地掛皮膚科、外科、內科......


種“標”,常常是同一個“本”

大家都知道中醫強調治病治本。可是,當醫生習慣了分科的模式,往往會不由自主地把疾病也分科。這無疑造成了一種侷限性思維。容易變成“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治標思路。而很多時候,不同的疾病,不同的症狀,其實原因只有一個。

比如說體內的水溼,往頭走可以暈眩,如苓桂術甘證的“起則頭眩,身為振振搖”,又如真武湯證的“振振欲僻地”;

水溼(水飲)滲滯上焦可能咳嗽,如小青龍湯證;

溼阻心下,可能嘔逆,可能不欲食;

水走腸間,可能會溏洩,可能小便不利;

水滯下焦,可能會腳腫,可能引發西醫說的泌尿系疾病,如五苓散證、豬苓湯證;

水溼入了經絡骨節可以導致關節冷痛,也就是常說的風溼;

水溼充斥肌肉,會身重;

水溼走皮間會腫脹,也可能長溼疹等皮病;

水溼還可以引發失眠......

也就是說,同一個本——水溼,可以引發不同的標,同一個原因導致不同疾病,引發各種症狀,牽涉到各科。

所以,真正的好中醫,一定是從整體上把握人體,從全身上下表裡辨察病情。不能分科,也分不了科。否則,與盲人摸象何異?而能整體上把握人體運行大秩序的,自然也是一位全科大夫了。

中醫治病方法豐富多樣,但都是基於同一個中醫學原理,拋棄了中醫學理論,這些方法就成了無根之木,雖然有時學著西醫機械對應的方法也能夠治好一些病,但療效就強差人意了。比如針灸按摩,如果不懂中醫理論,是補是瀉恐怕都弄不清楚,如果搞反了,還會有副作用。古人做中醫,都是多種治療方法齊頭並進,什麼方法最好,就用什麼方法,比如,由情志引起的疾病,往往就用情志療法,如果象現在這樣中醫被機械地分成那麼多科,就錯失了治病的最有效辦法。

中醫和西醫不同,西醫以細胞病變為病,針對不同組織的細胞,西醫有不同的治療方法。而中醫則完全不一樣,它以不平衡引起的整體管理失控為病,按照整體決定局部的大自然規律,我們只要恢復了整體的管理,病變細胞就會在整體力量的控制下改邪歸正。也就是說,不管什麼病,中醫都是一種方法,那就是調節整體的平衡,恢復整體的管理。

雖然方法一樣,但治病的手段就多了。從整體管理的角度,中醫至少有以下幾類辦法。

第一,治心法。心為人體一把手,它控制著血液的不對稱供應,調節心理狀態,可以改變血液對各組織優先供應的次序,如果能夠優先供應那些衰弱的組織,減少供應那些亢進的組織,也可以有效地治療疾病。比如,氣功療法,情志療法,主動的意識調整等,都屬於此類方法。當然也有一些通過藥物改變心功能的方法。

第二,治血法。血液對各組織的不對稱分配次序和單位時間內的血氧有關,改變單位時間內的血氧,也可以改變血液對各組織分配的次序,比如,輸液,能夠稀釋血氧,增加紅細胞數量,可以增加攜帶的血氧,這都能夠影響疾病的治療。

第三,針對穴位。穴位可以稱得上人體周邊的小心臟,它與心臟的諧振程度決定了下游組織獲得血液的多少,因此,刺激穴位,也可以改變下游組織得到血液的多少。補法是增加血液供應,可以有效地治療組織細胞的功能低下症,瀉法是減少血液供應,可以抑制組織細胞的功能亢進症。

第四,針對經絡。經絡是神經、血管與局部組織細胞的營養通道,如果經絡堵塞,下游組織就得不到充足的血液,它就會功能低下;如果經絡過於通暢,下游組織得到的血液就過了,它就會功能亢進。中醫針對經絡的方法就是中藥,它可以根據中藥分解後水合離子的大小來疏堵經絡,起到治病的作用。如砒霜就是根據它帶電性強,可以吸引大量水分子在它周圍形成一個較大的有序水層,從而堵塞經絡來治療細胞的功能亢進症的。

第五,針對組織液。細胞是生存在組織液當中的,它的力量與組織液相比是微不足道的,它之所以病變,和組織液環境的改變有著密切的對應關係。改變組織液的成分,可以有效的控制一些細胞的生存存亡。比如用石灰水治燒傷,就能夠治療很多燒傷病。

一個優秀的中醫,從來不拘任何治療方法,什麼適合就用什麼?而現在的中醫呢?分科嚴重,針灸按摩的只懂這一行,有的連中醫診斷都不懂,不知道組織該補還是該瀉,如此怎麼可能達到預期的療效呢?同樣,很多中醫只懂中藥,他們只學會了西醫治病的方式,即病藥機械對應,這樣的中醫或許能夠治好一些病,但如果碰上病因不同的,恐怕就沒有療效了。比如肝亢會引起高血壓,肝功能低下有時也會,如果只知道疏肝,肯定有些高血壓是治不好的。尤其是現在的中醫,很多都會忽視精神在治病中的重要作用,比如癌症的治療,它本質上就是一種精神病,如果不能夠讓患者改變過去的精神狀態,任由血液優先供應癌細胞,神醫來了也治不好它。

中醫今天的衰敗,和中醫分科有著密切的對應關係。看看現在的中醫吧,它按照西醫分了無數的科,比如內科、外科,兒科、婦科、男科、針灸科、五官科、皮膚科、骨傷科等。中醫並不反對分科,但一定要建立在對中醫基礎理論的深刻領悟之上,如果不懂中醫理論,那麼這些分科恐怕就成了無根之木。現在的中醫最大的問題就是不懂中醫基礎理論,只學會了西醫病藥機械對應的方法,頭痛治頭,腳痛治腳,療效很差,最終被國民所拋棄。

歷史上的中醫從來都是不分科的。因為不管什麼病,它都只有一種方法,那就是找出身體的不平衡的關鍵點,並用對應的方法來平衡它。更重要的是,這些方法豐富多樣,各有著重點,比如,針灸對某些病立竿見影,如果你不懂,就降低了療效;再如由情志引起的病,常規的方法往往療效不佳,而用對應的情志療法就有神效。因此,作為一個好的中醫,肯定是全科。

現在的中醫高等教育,竟然把中醫分成了很多科,比如,把中藥和中醫機械地分開,導致了醫不知藥,醫生就是大帥,藥就是病,用藥如用兵,大帥不知兵,如何打勝仗。而過去的中醫不僅懂藥,而且懂藥的炮製,這樣能有效地治療疾病,而且還能夠在實踐中總結出大量偏方秘方,對某些疾病立竿見影。

當今之際,應該改變中醫教育模式,培養全科中醫,也唯有如此,中醫的療效才能夠提高,而有了療效,就有了國民的認可,中醫的發展就有了空間。而象現在這樣,只學會了西醫那一套病藥機械對應,是難以提高療效的,沒有了療效,國民對中醫的拋棄就理所當然了。

學好它,你就都會了


現代醫學的分科越來越細,現代社會生活的老百姓們,已經習慣了進醫院看病要找適合自己的科室進行診療,見不同的醫生。

不過,看中醫師確是完全不同的體驗,無論是頭疼、腳疼,還是肺炎、腎炎,不僅沒有確切的科室可選,竟然可以去見同一個醫生,這又治頭又治腳的,明顯就是“神醫”的節奏啊,怎麼那麼不可信呢?

中醫難道是不分科的嗎?

其實中醫也不是完全不分科的。在《周禮》中,中醫根據診療內容的區別被分為食醫(營養科)、疾醫(內科)、瘍醫(外科)和獸醫(動物醫學),後世又有內科、外科、傷科、婦科、產科、兒科、牙科、針科、按摩科等分類。不過,與現代醫學追求醫生的專精不同,中國曆代的中醫師大部分都是可以兼治各科,只是在某科上經驗豐富有優勢而已。

所以,大部分中醫師其實都可以說是全科醫生,所以才會給大家留下中醫不分科的印象。

俗話說“貪多嚼不爛”,這中醫是“全科”醫生的不會是說大話吧?

這還真不是說大話。這其實要歸功於中醫獨特的理論體系。在中醫師的眼中,人是由肝心脾肺腎五個相對獨立又相互聯繫的系統組成的,五個系統各自具有不同的生理功能,發生變化,但是又必須互相保持一個相對平衡。當這個相對平衡被打破時,就會發生疾病。所以,無論是什麼樣的疾病,中醫師只需要根據自己的診療手段找到失衡的原因、部位和程度,然後用藥物、針灸啥的恢復五個系統之間的平衡就好了。只是,相對來說,不同的診療對象可能在平衡的規律上有所差別,所以會有人善治小兒病,有人善治婦科病,有人在某些方面有獨特的經驗,如此而已。從治療的本質上來說,無論是頭部的疾病還是腳上的疾病,在中醫眼中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疾病只有發展到什麼程度,深入到什麼層次的區別。

那中醫開方子豈不很簡單?

上面的理論聽起來很簡單,但是實際操作並沒有那麼簡單。你想,有的人腰疼,有的人腹瀉,有的人脫肛,中醫師卻要根據望聞問切四診,找尋有效信息分析出他們有可能都是脾胃虛寒,其實也是挺不容易的;而同樣都是咳嗽,中醫師卻要根據咳嗽的聲音,有無痰,咳嗽的時間等等來判斷這個咳嗽究竟是哪個系統不平衡引起的,而不是直接給止咳藥了事,是不是聽起來也很複雜?這就是中醫的“同病異治”和“異病同治”了。而且,即使都是脾胃虛寒,這症狀是腰疼還是脫肛在具體的藥方上還是有點兒不同的,需要在溫補中焦的基礎上進行加減,至於如何選藥,哪些劑量,那就跟醫生自己的經驗和習慣很有關係了,所以不同的中醫師即使在面對同樣一個疾病也會開出不一樣的方子來。這是中醫個性化診療的優勢,不過在崇尚標準化的社會中卻也被扣上了“不值得信任”的標籤。

轉自《中國家庭報》


崔池元歡迎轉發、評論、私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