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叔牙荐管仲为相,管仲死前国君问谁可代替,管仲的回答却很意外

鲍叔牙荐管仲为相,管仲死前国君问谁可代替,管仲的回答却很意外

春秋时期,齐国大臣 鲍叔牙曾举荐自己的好友管仲为相国,两人留下了管鲍之交的佳话。虽然管仲在齐桓公争夺国君之位时曾差点将齐桓公射死,但齐桓公在鲍叔牙的劝说下不计前嫌,仍然任管仲为相,齐国得到大治,成为春秋五霸之一。齐桓公也成为历史上著名的国君。但齐桓公晚期,国相管仲却先他而去。

管仲在病死之前,齐桓公曾经去探望他,顺便询问一下管仲之后相国的人选。管仲害怕说错,就先推辞了一下说道:“过去,我尽心竭力,尚且不足以了解这样的人。如今病重,危在旦夕,又怎么能谈论这件事呢?”齐桓公着急起来,对管仲说:“这是国家大事啊,事关齐国黎民百姓,希望你能教导我。”老谋深算的管仲只好恭敬的答应了,但他并没有直接提名,而是反问齐桓公道:“您想任命谁为相国?”齐桓公毫不犹豫的说道:“鲍叔牙行吗?”在齐桓公的心里,除了管仲,论资历、名望紧随其后的就算鲍叔牙了。他跟随自己最早,和管仲又是好朋友,况且管仲的相国还是鲍叔牙举荐的,甚至管仲的生命也是鲍叔牙搭救的。当初齐桓公为了报一箭之仇,非要将管仲杀掉不可,正是在鲍叔牙的极力劝说下,齐桓公生了爱才之心,才保住了管仲的性命,并委之以相国之位。所以,齐桓公以为管仲无论如何会荐鲍叔牙代替自己的相国之位的。可管仲的回答令他很感意外。管仲说:“不行,我深知鲍叔牙,他为人清白廉正,看待不如自己的人,不屑与之为伍,偶一闻知别人的过失,便终生不忘。”桓公只好又问道:“不得己的话,隰朋还行吧?”“隰朋的为人,既能记识以前的贤人而效法他们,又能不耻下问。他自愧其德不如黄帝,又怜惜不如自己的人。他对于国政,不该管的就不去打听;对于事物,不需要了解的,就不去过问;对于别人,无关大节的,就装作没看见。不得己的话,隰朋还行。”管仲终于说出了自己的建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