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入50萬也買不起房!在房價面前,永遠都覺得“窮”

上週我們發佈的一篇頭條文章【最後13天!全民賣房,連地產商老總也親自上陣了…】。

然而文章下面的評論硬生生的被一位網友帶跑偏了(這位大兄弟我不怪你)。

這位網友A的評論如下:


年入50萬也買不起房!在房價面前,永遠都覺得“窮”



結果引來了各方網友的炮轟/圍觀(有種想看你們面對面battle的場景)。

該評論引發眾多網友炮轟/圍觀的原因,我想無非是很多人對於“年入50萬還買不起房?壓力大?”的不理解。


年入50萬也買不起房!在房價面前,永遠都覺得“窮”


在我們的周邊一些年入10萬的人,買房的也挺多,有的還不只一套。時常也會有新聞報道,清潔工、街邊攤小老闆,辛苦打工10年買下杭州一套房。

質疑的人大多觀點是,年收入50萬杭州買房無壓力啊,因為一套300萬的房子,也就你6年的收入,相差並不是那麼懸殊。


年入50萬也買不起房!在房價面前,永遠都覺得“窮”


甚至有人質疑A的實際年收入,認為年收入50萬不可能會沒房。


年入50萬也買不起房!在房價面前,永遠都覺得“窮”



下面這網友更是對A進行了強烈的譴責,他認為年入50萬說明有相應的能力,應該早就買房了,不管房價高低,都該買套房給家人一個穩定的環境。


年入50萬也買不起房!在房價面前,永遠都覺得“窮”


這位網友言語比較犀利,但也基本反應了一個現實,在大多數中國人的心裡,擁有自己的房子能夠給人一種安全感,代表著穩定。

在他們看來,年收入50萬還買不起房,就是個偽命題,這個收入,足以在杭州買房,並且無壓力。

但也有同樣高收入,跟網友A感同身受的。

感觸比較多的就是收入高往往開銷也大,一年到頭收入的確有個50萬,但是結餘有限,真正能花的卻沒有多少。


年入50萬也買不起房!在房價面前,永遠都覺得“窮”



況且年收入都50萬了,不可能對生活沒一點要求。

能入眼的房子自然也不“差”,就像這位深圳的朋友,看的房子都是4萬以上的,即使年入50萬,每月將近一半的工資會用在房貸支出上,不僅有壓力,肯定對生活品質有所影響。


年入50萬也買不起房!在房價面前,永遠都覺得“窮”


其實這點從網友A的描述我們就能看的出來,他並不是簡單的抱怨買房壓力大,而是覺得自己買300萬左右的房子有壓力,對於房子的品質及位置是有一定要求的。

你讓他去買一兩百萬的房子,總價低壓力是小了,但是環境品質上肯定達不到他的要求。

比如他習慣了在公司附近租房住,公司搬哪他搬哪,每天上下班十分鐘,很舒服。買個便宜點的房子勢必遠離主城區,光每天要忍受超長的通勤時間,估計這點就接受不了。

收入提升,消費水平也會隨著提升,況且很多人的實際消費層次,是高於自己實際能力能夠支付的層次,月入5千的覺得買個一百萬的房子就好,月入2萬的想買200萬的房子,月入5萬的自然就想買更貴的房子。

有時候別人吐槽壓力大,而你卻根本感受不到他們那個層次的“壓力”。

況且每個人的家庭經濟結構都不相同,壓力這種事情不能一概而論。

比如網上廣為流傳的兩個段子:

一位僱主說他的保潔阿姨為了方便打掃公司和家裡的衛生,就近購置了一套370平米的平層豪宅。並且開心的跟他說,以後阿姨離你們近了,打掃衛生多方便呀!

某乎上有網友問:上海30歲月入3萬,為什麼還是焦慮?回答:你焦慮,是因為你月入3萬的姿勢不對!如果你月入三萬的組成是:月薪1萬,另外四套房子租金兩萬,你絕對不會焦慮。

是不是很扎心!雖然都是段子,可信度存疑,前面一個說明了職業和身價並不完全劃等號,後一個則是赤裸裸的現實,很多獨自在外地打拼的人,收入基本是自己所有的經濟來源,所有的東西都需要支出,相當於白手起家,即使月入好幾萬也不敢鬆懈。

評論區也有兩位網友親自現身說法,例如B夫妻月收入12000,感覺月供7000沒壓力的;而C夫妻年收入50多萬,但上有老下有小,有的開支項還是逐年遞增的,比如孩子的教育支出,壓力山大到不敢買房。


年入50萬也買不起房!在房價面前,永遠都覺得“窮”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生活,絕非三言兩語就能夠輕易判斷的。

我想咱們這位網友,其實更多想表達的是對於高房價的不滿,在房子和房價面前,無論是普通剛需群體,還是高收入家庭,我們始終感覺到“很窮”,收入的漲幅似乎永遠跑不過房價的增長。


年入50萬也買不起房!在房價面前,永遠都覺得“窮”



自從有“房價”以來,沒誰覺得自己富裕過。上圖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人民日報對於房價過高的報道,文中描述買房對於普通幹部來說,猶如從夜空裡摘顆星星,剛畢業的大學生買房得節衣縮食,100年才能買上兩居室。

但回頭看,你會覺得上海2300元/平米,北京1600-1900元/平米的均價,簡直就是白菜價,“100年才能買的上的兩居室”其實根本沒有那麼遙不可及,相信如果能回到過去你肯定不會猶豫。

而沒買房的永遠會嫌貴,只有在一輪又一輪的行情中把握機會,解決“住”的剛性需求,才能結束這種“遙不可及”。

幾十年來,從來沒有斷過對房價的爭議,房價高,買房壓力大,這是一個永恆的社會話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