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信仰的最高神上帝

儒家都尊孔子为祖,为儒家创始人,如今很多人都以为孔子不信神,不信上帝,他们的依据如下几段经文:

《论语·述而》:“子不语怪力乱神。”

孔子《论语·雍也》: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樊迟问孔子什么是智,孔子说:“致力于人事,尊敬鬼神但要远离它,就可以说是智了。”)

《论语》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曰:“敢问死。” 曰:“未知生,焉知死?”

“怪力乱神”是指民间传说有各种神通力的乱七八糟的邪神,而不是指主宰神上帝,孔子劝告人们不要事奉那些邪神,要远离他们。《礼记》解释:“人死,曰鬼。”儒家认为人死后为鬼,所以也不要侍奉鬼。孔子认为事奉人比事奉鬼更重要。

孔子编辑的《诗经》云:“上帝临汝,无贰尔心。”(上帝降临,你们不要有二心),所以事奉上帝不要有二心,只要事奉一个神即上帝就可以了。这与《圣经》最大的诫命即《申命记》6:5“你要尽心、尽性、尽力爱耶和华你的 神”是完全一致的。

《马太福音》6:24一个人不能事奉两个主。不是恶这个爱那个,就是重这个轻那个。你们不能又事奉 神,又事奉玛门

《论语•述而第七》: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祇。’”子曰:“丘之祷久矣。”

可见孔子是有病的时候向神祷告,所以孔子信神拜神,而且还向神做祷告。

《论语.八佾》:“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这就是说人如果违背上帝律法而犯罪了,就是祷告祈福消灾也是没有用的,上帝不会庇护有罪的坏人。

《论语》中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

孔子信奉的天就是昊天上帝,其实昊天上帝就是盘古如来,就是耶和华上帝。孔子不信邪神,不拜鬼,但信上帝。

孔子编辑的《诗经》中44次提到上帝。内容如:

诗云:“商之孙子,其丽不亿。上帝既命,侯于周服。”

(既然有上帝的命令,殷商的子孙过亿,都要臣服于周。)

《诗经· 大雅· 文王》 :“维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聿怀多福,厥德不回、以受方国。

(这位文王小心翼翼,恭敬而努力地侍奉上帝,怀有很对上帝赐予的福。其德行光明又磊落,因此承受王位管理国家。)

《诗经•閟宫》:“上帝是依,无灾无害。”

(依靠上帝就没有灾害)

《诗经》:“皇矣上帝,临下有赫,监观四方,求民之莫。维此二国,其政不获。维彼四国,爰究爰度。上帝耆之,憎其式廓。乃眷西顾,此维与宅。”

(上帝伟大而又辉煌,洞察人间慧目明亮。监察观照天地四方,发现民间疾苦灾殃。就是殷商这个国家,它的政令不符民望。想到天下四方之国,于是认真研究思量。上帝经过一番考察,憎恶殷商统治状况。怀着宠爱向西张望,就把岐山赐予周王。)

可见古代君权是由上帝所授予的,上帝让谁当王谁就是王,只有专心一意事奉上帝,从上帝那里获得足够的福德之人才能当王,只要真心依靠上帝就没有任何灾害。可见,上帝就是中国儒家的最高神。

孔子注解的《周易》也提到“上帝”,内容如下:

《象》曰:先王以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

(《象》上说:先王以音乐来崇尚德,虔诚向上帝呈报,以祖先之灵位配祭。)

《彖》曰:圣人亨以享上帝,而大亨以养圣贤。

(《彖》上说:圣人“亨”祭来事奉上帝,以“大亨”祭来供养圣贤。)

在马王堆出土的《易传•要》中,夫子自道:“吾与史巫,同涂而殊归也。”

(史巫即祝史和巫觋。古代司祭祀、事鬼神的人。)

这里说明孔夫子的最终目的也还是要祭祀神。

在儒家五经之《尚书》中有大量关于上帝的记载。

《尚书•舜典》:“肆类于上帝。”

(祭祀上帝)

《尚书•益稷》:“惟动丕应徯志以昭受上帝,天其申命用休。”

(行为目标应与上帝的旨意一致,才不至于受到老天惩罚。)

《尚书•汤誓》:“夏氏有罪,予畏上帝,不敢不正。”

(夏氏有罪,我畏惧上帝的命令,不敢不去征伐他)

《尚书•汤诰》:“惟皇上帝,降衷于下民。”

(上帝降福于人民。)

《尚书•伊训》:“惟上帝不常,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

(上帝降祸福并非固定不变,行善则降福,行不善则降祸。)

《尚书•太甲》:“先王惟时懋敬厥德,克配上帝。”

(先王勉励戒慎修德,与道相合,顺从上帝。)

《尚书•泰誓下》:“上帝弗顺,祝降时丧。”

(不顺从上帝,就降下丧亡的惩。)

《尚书•康诰》:“惟时怙冒,闻于上帝,帝休,天乃大命文王,殪戎殷,诞受厥命越厥邦民。”

(文王的功德被上帝听到了,上帝很高兴,就降大命给文王。让他灭亡殷商纣王,接受上帝的大命为王统治殷国殷民。)

在儒家《礼》中有关于天子祭祀上帝的严格礼仪制度,但在春秋张国时期被各诸侯国所遗弃,当时孔子跟道家的老子学《礼》就是想要恢复《礼》。

《周礼》:“祀昊天上帝,以实柴祀日月星辰,以燎祀司中、司命、观师、雨师”

《礼记·祭法》:“燔柴于泰山祭天也。”

《周礼·春官宗伯第三·大宗伯》:

“大宗伯之职,掌建邦之天神、人鬼、地示之礼,以佐王建保邦国。以吉礼事邦国之鬼神示,以禋祀祀昊天上帝,”

大宗伯即大祭司,禋祀为古代祭天的一种礼仪。先燔柴升烟,再加牲体或玉帛于柴上焚烧,就是犹太人的燔祭。

《周礼·春官宗伯第三·大宗伯》:

“凡祀大神、享大鬼、祭大示,帅执事而卜日,宿□涤濯,莅玉鬯,省牲镬,奉玉齍,诏大号,治其大礼,诏相王之大礼。”

凡祭祀大天神,大人鬼,大地神,[事先]率领有关官吏占卜祭祀的日期,[祭前三日]重申对百官的告诫,[祭祀的前夕]视察祭器是否洗涤干净,临视(行裸礼用的]圭瓒,察看煮牲体用的镬,奉上[盛黍稷用的]玉敦,告诉[大祝祭祀对象的]大名号[以便作祝祷辞],预习王所当行的祭祀礼仪(有严格的祭祀礼仪),[到祭礼时]教王并协助王行礼。

《周礼·春官宗伯第三·大宗伯》:

“国有大故,则旅上帝及四望。五大封,则先告后土,乃颁祀于邦国、都家、乡邑。”

国家有凶灾,就旅祭上帝和望祀四方名山大川。王大封诸侯,就先告祭后土。然后向各诸侯国、各采邑、各乡遂和公邑颁布[所当遵循的]祀典。

《尚书》记:“帝尧命令义和,敬顺上天。”

(尧帝命令义和要恭敬孝顺昊天上帝)

《诗经·商颂·玄鸟》有“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上天命神鸟九天玄女,下凡生商祖契)

《尚书•盘庚下》:“肆上帝将复我高祖之德,乱越我家。”

(祭祀上帝就将恢复我高祖成汤的大业,把我们的国家治理好)

尧帝大约在4300年前在位为帝,这比亚伯拉罕见到上帝要早约二百年,比以色列建国就更早了。由上可见,上帝并非从犹太人那里传到中国来的,而是从中国传到犹太人那里去的。犹太人所祭祀的上帝就是中国自古就祭祀的昊天上帝。黄帝和尧帝其实都是上帝下凡为人王。

儒家信仰的最高神上帝

昊天上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