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ofo的倒掉


论ofo的倒掉



ofo倒下了。

一年前的这个时候,看着满大街的小黄车,谁能想到会是这样的结局?

但这就是事实:线上线下,成千上万的用户排队退押金,让本就债务缠身、经营困难的ofo喘不过气来。创始人戴威也被法院限制消费。他们为用户退押金设置了层层障碍,还拖欠合作伙伴货款,这样的处罚不算过分。

如今的资金困局难解:看不到赚钱的希望,就融不了资,而退押金事件,也失去了用户的信任。它现在唯一的资产,就是那些大街上的小黄车,可那些很少人用的小黄车,还值钱吗?

除非出现奇迹,ofo应该是黄了——说来真是讽刺,它主打的颜色就是黄色。这有点黑色——哦不——黄色幽默。

仅一年多的时间,ofo经历了天上地下的转变。去年的这个时候,钱多的花不完,四处扩张,现在,成千上万的人排队追债,可以说焦头烂额。

为什么会沦落到此?具体的原因有很多,但最核心的原因,我赞同有人指出的:商业的核心是赚钱,这一点没有变。这看起来是一句废话,但是否真的实践,会关系一家公司的存亡。如果没有外部投资,一家只会烧钱不会赚钱的企业,倒闭是早晚的事情。而外部投资,看的也是你的赚钱能力。虽然很多没有赚钱的初创公司可以获得大笔融资,但那是因为投资人相信它未来会有赚钱的能力。没有人会做没有预期回报的投资。

ofo这一年多,疯狂扩张,不计成本的拍广告、做活动,拿着投资人和用户的钱猛砸,但始终没有解决最核心的问题:如何盈利。

当然,如果共享单车独此一家、别无选择的话,它也许还有生机,但问题在于不是:对用户而言,有更方便、更好用、还不用充押金的共享单车可供选择,对投资者而言,也有运营状况和发展势头更好的团队可供选择,那ofo的落败也就成必然了。

你可以说资本无情。但资本无情其实是对的,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如果资本有情,继续砸钱让ofo无度扩张,将会造成更大的浪费。

ofo倒下了,戴威团队经历了梦幻般的两年,现在该还债了。商场毕竟是残酷的,这也是为什么创业成功后,老板可以享受很高的利润,而员工却只能拿死工资,最多加点奖金,因为员工不需要承担风险,企业倒闭了,辞职换个公司就是,但老板需要承担责任。利润不仅仅来源于资本,还来源于担风险的能力、勇气及魄力。

戴威团队决策失误,导致公司经营不善,陷入现在的窘境,这是他们该承担的代价。但用户的押金退不了就有点冤了,毕竟他们没做错任何事情,不该承担这样的责任。有人指责说这时候不该退押金,不然就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这种批评是不对的。毕竟钱的主人是用户,不管多少,哪怕只是一块钱,拿回自己的钱是他天然的权利,什么时候拿是他的自由。这点无可指责。

当然,退不回会是大概率事件。至少短期内是没希望了。作为理性的个人,也不该花太多的时间在这上面,不划算。

想拿回钱,也许只能等戴威团队东山再起的时候。可是,会有那一天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