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一些傑出的將領和人才甘願聽命於希特勒?

傷了心的人兒怎麼了


何止是一些人才甘願聽命於希特勒,在1944年之前,希特勒可是全體德國人的偶像,除了被鎮壓的異己分子,可以說絕大多數德國人都甘願為希特勒獻身。

一、希特勒符合德國人民的期待

在希特勒上臺之前,德國是一個什麼樣子呢?

1929年的大蕭條對德國經濟造成了致命打擊。經濟總量萎縮了一半以上,大量工廠破產,工人失業。農田大量荒蕪,無法提供足夠的農產品。人們沒有工作,沒有食物,處於飢寒交迫之中。

這種窘境之下,《凡爾賽和約》要求的鉅額賠款還得還。這筆賠款在大多數德國人看來,其實是戰勝國的敲詐,但是德國領導人的無能和軟弱,讓大家跟著受苦。

德國社會的各個階層,上層的大資產階級、被凡爾賽和約緊緊束縛的國防軍、希望德國強大的知識分子、下層的失業工人和農民,都希望有一個強有力的領導人,能夠帶來德國人民走出黑暗。

希特勒剛好符合所有人的期待,他給德國人民造了一個民族復興的夢,並且能夠帶領德國人切實行動,去實現這個夢想。

二、希特勒給了德國人民麵包

1933年希特勒上臺後,納粹黨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來解決經濟危機造成的問題。在很短時間內,德國就解決了就業問題,納粹宣稱當時德國沒有一個失業者,實際上當時納粹宣揚女性應該留在家庭,女性失業問題被掩蓋了,表面上看希特勒確實解決了就業問題,每個人都衣食無憂。

納粹黨大興土木,創造了鉅額財政赤字,解決了就業問題。表面上看,底層人民關心的就業和生存問題已經解決了,大資產階級期待的工廠訂單問題也解決了。

但是財政赤字怎麼辦?德國實際上已經瀕臨破產,英法等國甚至認為由於德國經濟不具有可持續性,納粹黨會很快下臺。但對於民眾來說,眼前得到的利益是實實在在的,至於以後的日子怎麼過,他們聽元首的。

三、希特勒給了德國人民信仰

麵包有了,那麼接下來還需要有信仰,不然活著的意義是啥呢。

納粹黨用飲鴆止渴的方式解決了麵包問題,那麼明天的麵包從哪裡來,只能去搶了。

希特勒向德國人民灌輸種族理論,生存空間理論,利用人們對凡爾賽和約的不滿,渲染民族復興。

今天的麵包是希特勒給的,希特勒已經是英雄。那麼明天的麵包怎麼辦?希特勒會帶領大家去搶。

為什麼要搶?因為雅利安人是神族後代,是優秀種族,劣等民族就該為優秀種族提供麵包,優秀種族不需要自己製造麵包,他們只需要接受劣等民族的供奉即可。

本質上來說,這種理論就是鼓吹不勞而獲。不過不勞而獲是人類的通病,貪婪和懶惰推動著文明的發展。

在這種信仰的驅動下,德國民眾視希特勒為英雄,會帶領德國走上人生巔峰。

一直希望德國強大的那些人,自然甘心受希特勒驅使。在他們心中,他們服從的不是希特勒這個人,而是自己心中的夢想。而這就是民族主義發展到極致的另一面。


我是迷蝶夢,以上為個人淺見,如果你有不同看法,歡迎留言喲。



迷蝶夢文史社


原因很簡單,因為特別講職業精神的德國人當初聽命於他的時候他是完全合法的,而後來發現好像這個大家公認的合法領袖居然玩爆了......

首先我們必須說明的是,納粹德國元首希特勒並可不是街上隨便哪裡冒出來一個流氓篡權奪位,事實上他是德國社會高層認可,底層人民投票選出來的,代表了當時大多數人的利益。

1930年9月14日,納粹獲得6,409,600張選票,在國會獲得107個席位,是全國第二大黨。

作為納粹黨代言人的希特勒,除了獲得德國民眾的支持,還獲得了德國大資本家,德國軍方的支持。而且最主要是獲得了高層的認可。

1932年,作為奧地利人的希特勒連德國公民都不算,卻想參選德國總統。於是同年2月,布朗斯威克邦政府任命希特勒為非主要的行政官員並因此在1932年2月25日給他發放德國公民權。就在幾天之後,其它邦也給予了希特勒公民權。

連公民權都沒有就想參選的國際友人希特勒,當時在德國是很受歡迎的。全世界都在羞辱德國,只有這個國際友人說要給大家一個膠帶。這膠帶足夠封上很多理性思考的人的嘴了。

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在興登堡總統辦公室被任命為德國總理,這一次,已經擁有大多數席位的納粹黨覺得自己還不夠佔優勢,沒成為絕對多數,於是2月27日,納粹在國會放了把火,栽贓給政敵。放完火以後,重新選舉中納粹黨獲17,277,000張選票,佔比百分之43.9,獲得288個席位,絕對多數。

對於這把火,合法還是非法,沒有人糾結,德國民眾要的就是希特勒當他們的領袖。心花怒放,心甘情願!

對於這樣一個民眾、資本家、政治家、軍方大家同意了,通過合法大選選出來的元首,作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的德國職業軍人,有什麼理由要不服從呢?

當然,即便如此,德國還是有看不慣希特勒的軍事將領,而且還不佔少數。

他們絕大多數人不爽希特勒,並不是因為政治立場上有分歧,或者不甘願聽命於他,而是他們比較現實,覺得二戰後期的希特勒已經是浪漫主義和神經病。最初職業使然,他們只是想在元首的帶領下,用武力為德國爭取利益,但是並不想在絕對失利的情況下,跟隨一個瘋子,帶領日耳曼民族自殺。

著名的將領,閃擊戰理論奠基人,現代坦克戰之父,古德里安,他就覺得希特勒是個棒子,當然希特勒也看不上他,兩個人互相噁心。1940年6月,古德里安組建古德里安兵團的時候,手下的師長,軍長們是隆美爾、莫德爾、曼施坦因等,後來都封了元帥,但是唯獨古德里安只是大將。

還有貴族,職業軍人埃爾溫·馮·維茨萊本,非但是看不慣希特勒,直接就看不慣納粹,親自組織策劃參與刺殺希特勒事件想用非法手段把這個合法老大做掉。

這可是德國職業軍人,貴族喲,都被希特勒搞抓狂了。

實際上,看不慣,參與刺殺希特勒的有一大票將領,近200多名納粹德國各界高層參與7月20日密謀案(刺殺希特勒),其中包括陸軍元帥埃爾溫·馮·維茨萊本、19名將官、26名校官、2名大使、7名外交官、1名部長、3名國務秘書與各種行政官員......

如果說三幾年希特勒帶著德國人在歐洲搶劫,大家嚐到了流氓強盜的甜頭不說話,那麼到了一九四幾年的時候,惹了蘇聯和英美,腹背受敵的時候,大家都覺得希特勒是個會把德國帶向地獄的棒子,所以這個時候,也不是都甘願聽命於裝睡叫不醒的希特勒了。

所以說德國人聽希特勒的,敬業精神,文化習慣使然,也參雜了個人利益在裡面。剛剛吃了一戰的敗仗,有個隔壁跑來的愣頭青說要帶我們用我們的劍去犁隔壁土豪家的田,這是多解氣的一件事?我照著做就好了!

說實話這些照著做的人,良心才是大大的壞了。


HannibalLecter


拋開德國侵略者的身份,希特勒對德國人來說也是英雄人物。我們看看德國進攻蘇聯以前希特勒的一些行政舉措。第一件事是廢除所有一戰時期德國跟英法籤屬的所有不平等條約,當時德國因為一次世界大戰打敗仗,德國被要求賠償英法在一戰中的損失,累積二十年還清要還到1939年。這造成的連鎖反應就是德國的高工作強度與高失業率。由於大量的企業產品被拿去抵償債務,企業只能壓縮成本,儘量的少僱員儘量的讓僱員多幹活,當時的德國人每天平均工作時間是13.5個小時,而他們所得的報酬收入不如戰前的十分之一。希特勒一上臺後就宣佈廢除這些賠償條款,企業獲利,老百姓收入增加,就業率增加。

希特勒做的第二件事,投資建設德國基礎設施。由於德國在過去14年時間裡,大量的國家財政都用來賠償,使得德國的醫療教育乃至公共交通都沒有發展。希特勒掌權後大量發展這些設施,1935年就實現了醫療教育全部免費,到1938年建成德國高速公路網。希特勒本人粗茶淡飯煙酒不沾,整個德國官方找不到一個貪汙犯。這個數據來源來源於後來的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當時他是盟軍統帥,他下令調查德國的經濟。

希特勒做的第三件事,收復一戰時的失地。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德國的領土高達56.7萬平方公里,比法國還大。但是一戰以後德國領土被劃分出去,損失近一半。希特勒在二戰爆發前期時不斷對鄰國威逼利誘實際上是討還失地而已。包括後來爆發的波德戰爭,實際上也是因為德國向波蘭討要曾經的德國領土旦澤走廊波蘭不允許而已。

希特勒做的第四件事,復仇法國。由於法國是製造一戰德國戰敗的主要責任人之一。德國人把這二十年的恥辱都算在法國身上,而且還是法國主動向德國宣戰的,德國還擊沒啥不對。所以呢,從德國人角度來看,希特勒做的每件事都是符合國家民族大義的,沒理由拒絕。


優己


為什麼有一些傑出的將領和人才甘願聽命於希特勒?

德國戰敗後赫爾曼戈林在巴哥蒙多夫戰俘營裡有一句經典語句表現出了日耳曼民族的民族特性:一個日耳曼人是個白痴!

兩個日耳曼人聚集到一起就是一個聯盟!!

三個日耳曼人聚集到一起就是一個國家!!!

一群日耳曼人聚集到一起就會發動世界大戰!!!!

為什麼那麼多德國傑出的將領和人才甘願聽命於希特勒就是因為日耳曼民族的民族特性比較團結還服從於精英!!!!!!

說句現實骨感的話可能我們中國人不願意聽,但是是事實:一箇中國人就是一條龍!

兩個中國人聚集到一起就是一對冤家!!

三個中國人聚集到一起就是一盤散沙!!!

一群中國人聚集到一起就是一堆飯桶!!!!

這就是我們中國人最現實最骨感的特性!!!什麼時候我們中國人能像日耳曼人那樣團結的時候,那麼我們中國一定成為世界第一!!!!!!


富貴如意天師慶平


元首實質上是一個藝術家,他的思維中感性的東西就相對多了一點,依靠直覺和靈感的看問題做事情。元首說過:他感覺最緊張的時候是1936年派軍隊去“收復”萊茵蘭非軍事區,如果法國反擊自己的那點軍隊根本無法抵抗,政治後果是無法想象的,但元首為什麼這樣做直覺告訴他,英法是不會干涉的他們不會為此冒發生戰爭的風險。但元首此舉可是嚇壞了國防軍的那些高級將領們,理性告訴他們這是一個“瘋子”才能做的事。但元首事實上成功了,也由此開啟了德國軍事冒險行為的暴走模式,後來的兼併奧地利《慕尼黑協議》對捷克的全面佔領,乃至於進攻波蘭後對英法反應的評估更甚者阿登森林出奇兵擊潰法國,種種件件的勝利讓那些固執國防軍的軍事貴族和嚴謹的德國人民,不得不佩服元首的天才表現。當然,任何人不能憑直覺做事,元首的一意孤行最後也是摧毀了德國和自己!


微瀾256


首先我來講一個故事吧,如果能夠從中感受到興登堡當時的情感,結合德國人的民族性格就能知道希特勒切中了德國軍人生命中最重要的東西——榮譽。

第三帝國第一屆國會選了3月21日作為隆重的開幕日期,這是飽含深意的,因為這也是俾斯麥在1871年主持第二帝國第一屆國會開幕的日子。

當身穿金光閃閃的身制服的帝國時代遺留下來的老元帥和海陸軍將領們,在頭戴骷髏驃騎兵頭盔,身穿威武制服的馮·馬肯森元帥的帶領下進入會場時,


人們彷彿又重新回到了那個德意志戰車縱橫捭闔的時代,那個俾斯麥揮舞著戰刀在巨炮轟鳴聲中締造血色輝煌的時代,

那種輝煌和強盛,是一戰戰敗後的所有德國軍人所永遠銘記的。

就像一戰戰敗後的德國海軍,面對投降公告,神色堅定地鑿沉了自己的戰艦,寧可讓他們沉沒在德國的港灣深處也不讓他們成為英國人的戰利品,他們望著北大西洋的落日,在心中發出悲憤的咆哮——“公海艦隊,永不沉沒!”

興登堡老元帥熱淚盈眶,中途向空著的德皇威廉二世的座位敬禮,心中對於希特勒更是多了份信任。

所以第一點,希特勒的確喚醒了德國軍人內心深處的強國強軍之夢,響應了他們對榮耀的追求,一個激進的想要改變國家屈辱悲哀生存境況的領袖是符合軍官團內心的期望的,典型就是隆美爾,鄧尼茨這一批名將粉絲。

第二就是普魯士軍事傳統的忠誠,這種特性在老牌將領身上更多見,比如龍德施泰特,其儘管不認可希特勒,但還是選擇效命到最後。

普魯士的傳統就是軍事不干預政治,軍事機器隸屬於國家,而軍隊的天職就是聽從於當政者,而不是自己去主動干預政治,當然戰後的魏瑪共和國期間境況有些複雜。不過這種傳統式的忠誠自然也在某種程度上帶來了僵滯和盲目。德國其實還是崇尚服從和秩序等級的。

第三就是一些已經死了心,聽天由命,與其反駁希特勒,不如狂熱追隨或者麻木追隨的軍官。典型代表凱特爾和約德爾。這兩人本來都是有自己的主張,有自己對於戰略的一些看法。但希特勒在大的分歧上基本很難聽進去別人的建議。知道反駁再也無效的凱特爾乾脆就全心全意輔佐起希特勒來了。


而約德爾就是麻木追隨的代表,其是有自主內心想法的,但鑑於元首政體,最終決策權永遠是在希特勒那裡,就像古德里安曾經讓約德爾幫他一起想辦法限制希特勒的權力,約德爾回答道——您能舉出一位比希特勒更好的統帥嗎?”

約德爾就這樣最終乾脆只盡心做好自己分內工作,不再過問大的戰略決策和人事處理了。


普魯士之魂


因為他們不是政治家!就這麼簡單



大森林818


人皆有怕死的弱點,希魔殘酷的獨裁統治,敢不服從,舉例,當時德國(二戰將發生前)西線戰士就不服希魔,後希魔到西線,槍斃了所有不服士兵軍官,一下子希魔要西線軍隊幹什麼軍隊就做什麼,所以酷政之下,國家會出現短暫的強大,全國百姓會出現曇花一顯的崇拜獨裁者很正常。


手機用戶55104446437


你這個問題問的真好!我大中華有句名言:千里馬常有,伯樂卻常無。都是一個道理。在傑出的人才和將領,沒有伯樂的發現與賞實也就是個屁。希特勒的長處就是發現了這些埋在黃沙中的金子。當時德國在傑出的人才和將領如果離開了希特勒這個舞臺,只會埋在黃沙中。說實話對大多數人而言,只要有人給你一次登上"舞臺"機會,我想他們都會玩命的表現的!


天河水鄉


因為希特勒是國家元首,那些能人不是聽希特勒的話,是服從德國統帥部的最高命令……

希特勒要不是國家元首政府首腦你覺得那些個大佬會不會理他,肯定是不得的

所以要搞清楚個人和組織的區別

我要是中國的國家元首一聲令下照樣會有百萬雄師前赴後繼執行,沒毛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