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鍋,交易所兩大重磅消息,一好一壞!未來行情或因此徹底改變!

炸鍋,交易所兩大重磅消息,一好一壞!未來行情或因此徹底改變!

昨天,股市再次大跌,之前的反彈已經摺損了大半,一場股市的“倒春寒”讓大家感受到的是“絕望”,而就在昨天晚上從滬深交易所傳來了兩個消息,一個可以看作是重大利好,另一個呢就可以看作是利空,那麼問題來了,你想先聽哪個呢?

周教授還是先來傳遞點正能量,先說利好吧!

昨天滬深兩大交易所發佈了回購股份的實施細則,主要有六大方面:

第一、上市公司為維護公司價值進行回購的股份,在持有半年後可以賣出;第二、上市公司可以用自有資金借款及融資進行回購;第三、回購期限由半年延長至一年;第四、防止內幕交易等違法違規,規範實控人、董監高回購期間交易行為;第五、控制好回購的節奏和數量,避免影響市場正常的交易秩序;第六、上市公司必須明確回購數量或者資金總額的上下限和上限,不得超過下限了一倍!

很多做股票的朋友都在問,這是什麼意思呢?這個細則就是要督促上市公司儘快回購並,自己管理好自己的市值和股價,

甚至全面鼓勵回購股份推升股價的行為

但之前很多人也在擔憂鼓勵回購會不會造成上市公司自己坐莊?自己瞭解內幕消息,所以會配合回購行為,先用利空打壓股價,然後回購之後呢,再通過釋放利好推升股價,達到減持的目的。細則規定,僅允許護盤式回購通過集中競價方式出售已回購股份,其他情形的回購應當按照披露的用途進行轉讓或者註銷。而且細則還設計了一些限制,比如6個月鎖定期,提前15天披露等等。

另外的此次細則還打擊了忽悠式回購,也就是之前我所最痛恨的,一邊大張旗鼓的喊回購,另一邊不聲不響的趁著股價的提升而減持,而且這次也明確了你必須要把回購的數量和金額寫出來,並框定一個範圍,這個範圍必須在一倍以內。這樣一來,減少了公司回購的忽悠,很多公司為了忽悠拉昇股價,放出“不少於幾億的回購計劃”,結果僅僅回購了100股而且還要減持,這真的是可惡。這樣一來打擊了那些玩文字遊戲,瞎喊回購加碼,可以是五億到十億,但不能是一塊錢到十億,這樣用嘴回購的黑心上市公司也肯定會減少甚至消失。

總之,通過這次的細則,我們可以看出監管是鐵了心,要促進上市公司自掃門前雪,現在股市已經跌成這樣,基本可以算是護盤式回購了,所以給大家一個很好的賺錢的理由,也就是說特殊的情況下,上市公司你可以低買高賣,自己炒高自己的股票是允許的,而且還可以給你提供融資便利,你可以借錢炒高自己的股票,這就相當於看著標準答案去考試,如果這次再不贏,那就簡直沒天理了,所以這對於上市公司來說就是白給錢的機會,我預測一大波上市公司正在準備大力回購股票護盤,這些公司有很強的動力去這麼幹,然後把年報業績做得漂漂亮亮的,保證超出市場的預期,從而通過回購賺上一把差價,這對於市場來說肯定是個大利好,上市公司只有炒高自己的股票才能收下這個大紅包兒,炒股票的前提呢,是釋放出更好的業績。

如果明年年報披露出來超預期太多,業績太好,反而要小心了,小心上市公司寅吃卯糧,透支業績,推高股價衝高減持,這樣突如其來的高業績通常是很難持續的。

說完利好的這個事情,再跟大家講一下一個利空的消息。

昨天同樣是滬深交易所,發佈了高送轉指引:

【滬、深交易所正式發佈高送轉信息披露指引】上市公司披露高送轉方案的,其最近兩年同期淨利潤應當持續增長,且每股送轉比例不得高於上市公司最近兩年同期淨利潤的複合增長率。上市公司送轉股方案提出的最近一個報告期淨利潤或預計淨利潤為負值、淨利潤同比下降50%以上、或者送轉後每股收益低於0.2元的,不得披露高送轉方案。上市公司提議股東、控股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董事、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在前3個月存在減持情形或者後3個月存在減持計劃的,公司不得披露高送轉方案。

歷來高速都是年報行情中最熱鬧的一塊,而這其實就是一個拆分遊戲,把你的一股變成兩股,這就叫做十送十,總市值是不變的,然後高送轉之後股價能走出填權的行情,但其實往往發生了割韭菜,通過高送轉製造股價要拉昇的假象,把股價先打折來吸引更多的散戶跟進,結果小漲了一下,跟著就是大幅度下跌,歷史上曾經甚至出現過極端的10送30的亂象,完全就是投機炒作。

這個新規,規定比例不能高於最近兩年淨利潤增長率,比如你要是每年淨利潤增長率達到60%,那麼頂多就是十送六,或者要麼你就最近三年每股收益不小一塊錢,而且你送股後每股收益還不能低於五毛錢,只有這樣的績優公司才能夠高送轉,業績不行甚至虧損的,你就別起哄了,這消息一出,貌似今年的高送轉行情就要來。一些業績差的垃圾股,每年就指著這個題材吃飯呢,現在吃飯的飯碗被交易所給砸了。

而且還規範了借高送轉才叫是減持的行為,主要股東前三個月後三個月要減持的都不能披露高送轉方案,這一下可就半年沒有了,所以今年估計十送五以上的高送轉比例大幅度減少,而整體上送轉也會得到明顯的抑制,績差股又捱了一刀。這對行情肯定會有一定的利空影響,但從長遠來看,確實也保護了股民的利益,把更多的資金吸引到績優股上面。

這就是給我們出了一道縮小範圍的命題,高送轉的主要兩個指標:“每股未分配利潤”、“每股公積金”,在加上高送轉的附加條件“最近兩年同期淨利潤應當持續增長”,這大大的縮小了高送轉的炒作範圍,變相的思考也算是一個送分題。

綜合來看,這兩個消息對事後可能會引起嚴重的兩極分化作用,很多成長股可能會藉助業績釋放而大力回購,從而加速其增長。但是業績差的股票可能沒有好日子過了,失去了高送轉的題材炒作,很可能會“自暴自棄”。

所以,這兩個消息,很有可能會把行情再次引導回去年的節奏上,炒作績優股!

最後,祝大家週末愉快!

留兩個彩蛋

既然高送轉的範圍又被縮小了,再次進行篩選會不會成功率更大?這個我自己先研究一下,再把研究結果給大家說!

第二個彩蛋,既然節奏上強行引導到績優股了,前期殺跌的績優股又有哪些?這個也需要篩選,篩選出來研究一下再給大家說。

如果想拿到兩個彩蛋的結果,就要關注“周教授情報中心”!後期有機會在這裡給大家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