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會考試一次過六科,總學時長超過1500h+……怎麼做到的呢?

寫在前面

此經驗帖可能並不適用所有人(也許相對比較適用於一年六門的人),所以請選擇性參考

背景介紹

本科雙非一本,會計專業,大四保研mpacc。大二下已通過初會,所以會計基礎還行。

注會考試一次過六科,總學時長超過1500h+……怎麼做到的呢?

一年六門適用人群

· 大四保研,有充足空餘時間

· 全職備考,有充足空餘時間

· 參加過cpa考試但都差一點,這次準備考六門且有充足空餘時間

· 少數效率極高的大神請隨意

關於科目搭配

以下僅根據個人感覺排名:

· 理解難度:會計〉審計〉財管〉稅法〉經濟法〉戰略

· 記憶強度:戰略≈經濟法≈審計〉稅法〉會計〉財管

考得門數較少的話,我挺難給意見的。我個人學下來感覺

“會計與稅法”、“財管與戰略”有交叉,可以一起報考。網上有挺多關於科目搭配的帖子,大家可以去搜索。隨便先甩個鏈接了(http://bbs.dongao.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099376&page=1)

注會考試一次過六科,總學時長超過1500h+……怎麼做到的呢?


關於備考時間

比較求穩,所以學習時間較長(17年10月至18年10月)。但!如果備考門數不多,不建議把戰線拉太長。我這人挺沒計劃的,平常也沒怎麼記錄,所以真的很難給出每門的備考時間,但我估計六門總學時在1500h+

1.從複習輪數角度

· 第1輪:17年10月至18年4月(700h)

這輪我是一門一門看的,看完一門再看下一門地滾動學習。順序是財管→審計→會計→經濟法→稅法→戰略。

· 第2輪:18年4月至18年6月(500h)

這輪我是兩門兩門一起

複習的,兩門最好是一門記憶型一門理解型

· 第3-n輪:18年8月至18年10月(300-400h)

根據自己複習情況吧,我剛開始還是兩門一起看的,最後階段有增加。

2. 從各個科目角度

這真的好難估計,只能通過比較了:會計〉審計〉稅法≈財管≈經濟法〉戰略

注會考試一次過六科,總學時長超過1500h+……怎麼做到的呢?

TOOLS

· 思維導圖

· 淘寶打印店

· Forest

· 一些刷題app

注會考試一次過六科,總學時長超過1500h+……怎麼做到的呢?


關於各科的具體學習情況

備考最後階段用的比較多的打了***

1. 會計

· 網課:17&18基礎班

· 紙質:17&18基礎班講義***+17&18輕一+18輕四+真題

· 變化:19年會計會有新增內容,收入、金融工具都在細化,租賃準則也修訂了,還有今年磨人的政府會計orz 所以我覺得前期可以去複習那些變動不大的章節,先別看租賃吧。

· 學習過程:

第1輪:先聽了17年的基礎班,打印了講義,邊聽邊劃比較容易集中注意力,網課全聽完後才寫的輕一,然後大題在A4紙上寫(其實這時候很多大題我都是看著答案寫的)。

第2輪:因為會計變化過大,又聽了遍18年基礎班,我等18年課更完才看的(比較喜歡一氣呵成),所以會計是我第二輪複習的最後一門了。依舊是網課講義後,寫輕一。

第3-n輪:基礎班講義看了好多遍吧,第一遍仔細看,之後一些簡單的必會的就沒必要再看了,主要就看之前做記號的部分(其實還是有很多的),總之我會計備考的最後階段都是靠講義複習,輕一沒看過第二遍(有時間最好再看看吧)。輕四算是必需品,考前還是需要練練手。真題(根據新大綱更改過的版本)我做的挺隨便的,因為大多數題目在講義和輕一出現過。

· 有人問到怎麼學長期股權投資、合併報表和金融工具,這的確是會計中的重點以及難點。我覺得,首先是反覆看、儘量去理解,然後也要嘗試去記憶,

總結多個情形下的處理方式、差別點在哪裡以及原因是什麼,最好看到關鍵詞就能條件反射出可能出現的考點(題目儘管塗塗畫畫圈出關鍵點)。如果還是不懂,就是看的次數不夠多,繼續看吧!ps:講義裡這些知識點總結的不錯。

2.審計

· 網課:17基礎班+17習題班

· 紙質:17基礎班講義+17習題班講義+17輕一+18輕四+18教材***+真題

· 變化:審計18年好像就沒啥變化吧,但是19年可能會有變化,之前看到說主要會涉及利用內審人員工作,應對違反法律法規行為,財務報表披露等。

· 學習過程:

第1輪:聽了17年劉聖妮基礎班,同樣也是網課講義輕一(大題幾乎都是看答案寫的,因為我真的不會寫…)

第2輪:回看一章節的17年講義以及輕一,再看一章節的18教材,自己還在A4紙上瞎畫了思維導圖(對於我來說挺雞肋的,看個人吧)。這一流程走完,我感覺自己終於入門了審計!我又快速回看了一遍教材,這時候的看不是單純的看了,我記憶了挺多零零散散的知識點。(關於怎麼背,請見tips第3條)

Ps:審計我還是挺推薦買本教材的,有助於理解,容易形成框架,而且教材知識點更全面。但!看教材第一遍挺痛苦的,做好心理準備。但是還是有很多人不看教材就可以過的,自己根據時間決定吧。

第3-n輪:教材看了兩遍,每次看都在記憶知識點,第一遍比較仔細,第二遍根據之前的標記記憶重點。期間也做了輕四,做了

真題,做完題對答案的時候不斷翻教材記憶。

3.財管

· 網課:17基礎班

· 紙質:17基礎班講義***+17輕一+18輕四+真題

· 變化:財管是我最早開始的一門,每年變化都不大,且重理解不用背,所以建議放在前期複習

· 學習過程:

第1輪:聽了閆華紅基礎班,依舊網課講義輕一(第1輪寫大題經常卡殼,瞄一下答案hhhh)。

第2輪:回看一章節的17年講義,再回做一章節的輕一,也瞎畫了思維導圖,總結了些公式。這一輪,一定要把知識點都

理解透,計算題各種考點的做法要牢記於心了。財管沒有買任何18年的資料,我只看了網上總結的有變化的知識點。

第3-n輪:講義看兩遍差不多了,也做了輕四真題做了點沒做完,真的做來做去也就是那些考點。我覺得財管只要理解了,計算題各種做法熟悉了,其實不用花很多時間複習。

4.經濟法

經濟法比起其他門,我其實考的不太好,大家謹慎參考吧。

· 網課:17基礎班

· 紙質:17基礎班講義+17&18輕一***+18輕四+真題

· 變化:19年變化應該不大,公司法內容會有略微調整。

· 學習過程:

第1輪:聽了郭守傑

基礎班,依舊網課講義輕一(大題都是自己憑空想想,劃下答案就算過去了)。

注:輕一除了沒有老師手寫的圖,其他跟講義是一樣的,所以講義可不打

第2輪:買了18年輕一又做了一遍,做完一章再在A4紙上總結一章的內容(算是輕一的簡略版吧,經驗貼的最後我放了圖可以參考下),並記憶各章節歷年真題大題的知識點。(關於怎麼背,請見tips第3條)

第3-n輪:繼續看輕一以及自己總結的簡略版並記憶,重新背一遍各章節歷年真題大題的知識點。然後做了輕四的客觀題,大題沒來得及做。

真題也沒做多少,就做了幾份的客觀題。

5.稅法

· 網課:17基礎班

· 紙質:17基礎班講義+17輕一+18經典題解+18輕四+18教材***+真題

· 變化:19年稅法變動會比較大,國地稅劃分、增值稅、個人所得稅等內容都有改革。

· 學習過程:

第1輪:聽了基礎班,同樣網課講義輕一

第2輪:回看一章節的17年講義以及輕一,再看一章節的18教材,標出了18年有變化的知識點。這一流程走完,我就迅速花了幾天把18經典題解寫了。

第3-n輪:先把教材認真翻了一遍,也再看了遍經典題解,然後就是寫輕四,寫真題,最後考前又快速翻了遍教材。期間也總結了些自己的易錯點易忘點(數量無需太多但要精)。

· 稅法要善於總結,舉下例子吧(放了幾張圖在經驗貼的最後)

(1)記得在A4紙上總結下建築服務、不動產租賃、不動產轉讓、房企不動產轉讓的增值稅徵收管理辦法,不總結的話這個知識點可能有點亂,這張A4紙我估計看了幾十遍吧。

(2)總結一些容易搞混的知識點,比如說各個稅種的納稅期限、什麼稅用定額稅率、一些特殊情況的稅率等等,自己學下來肯定會有感覺要做些什麼總結的。

· 稅法其實不難,但是知識點比較細,所以便利貼在這門挺有用的。而且稅法大題比較坑,因為很容易連環錯(比如說第一小題叫你求進項稅額,第二小題求增值稅應納稅額,第三小題求城建稅及兩費,第一小題錯之後就會連環錯)。

6.戰略

· 網課:17基礎班

· 紙質:17基礎班講義***+17輕一+18輕四+18教材+真題

· 變化:戰略每年雖然變動不大,但這是需要背的科目,不建議太早開始。

· 學習過程:

第1輪:聽了基礎班,同樣網課講義輕一。(我記得戰略看得很快,沒用幾天第1輪就ok了,可能是因為大題直接看答案吧…)

第2輪:開始對著講義自己畫框架並記憶。我怕之後六門堆一起時間會來不及,所以就早點開始背了一些,準備門數不多的可以放後面背吧。(關於怎麼背,請見tips第3條)教材沒時間看了,只是翻了下18年變動的部分。

第3-n輪:抽點時間再次背講義,做了輕四客觀題,大題依舊划水,真題的客觀題也做了點但沒做完。同樣也拿各種網上總結的主觀題重點背了幾個來回,不是完全背的那種,記到能寫出些話的程度吧,全揹我真的來不及了(別學我,能好好背就好好背)。

· 其實10月我幾乎就再也沒看過戰略(只利用國慶假期邊吃飯邊瞎背了點網上總結的主觀題重點),六門要我放棄一門只能選擇你了dbq。不過幸好前面基礎打的還行,最後還是過了。

TIPS

1. 可以同時報考稅務師

報考了cpa稅法可以順便把稅務師的稅法一和稅法二報上,報考了cpa會計和財管可以順便把稅務師的財務與會計報上。我今年報了稅法一,稅法二以及財務與會計,三門考前差不多總共就看了6小時。因為都是選擇題,感覺過的可能性很大。

2. 關於記不住怎麼辦?

有小可愛問“看了就忘怎麼辦”?答案只能是多看幾遍。理解型的科目要注意理解,明白步驟之間的邏輯關係,記住關鍵要點和解題思路。記憶型的科目多看幾遍,對於比較重要的容易忘的,寫在便利貼上貼在眼前多看看。實在記不住就記關鍵詞就好了,別勉強自己了,想要記住全部的話往往什麼都記不住。

3.怎麼背?

· 不要一下子記很多,一定要把它們分散分散再分散!

比如說,每天利用飯後時間邊站著消食(不容易犯困)邊背半小時,利用睡前半小時背完再睡覺等等。不管你怎麼做,反正原則就是每天固定抽出1段或幾段時間(每段不需要太長),每天背一點,自己估計下吧,每科情況存在差別的,emmm大概20天內背完一科就差不多了。

以上是時間上的分解。我現在再提一下知識點的分解。當我們面對厚厚的講義或教材時,有時真的感到背不下去,我的方法是把要背的條條框框扣下來(電子版截圖,紙質版拍照),然後就是通過分散的時間記憶分散的知識點,最後根據思維導圖串串就ok了。

· 把話稍微改變成比較好背結構比較簡單的句子,實在背不下就記關鍵詞(比如戰略的內控指引)

我的戰略講義就是這樣被我圈圈關鍵詞,刪刪冗餘的句子,最後挺面目全非的hhhh

· 考慮下換資料背、換方式背

我記得我背戰略時,一直背一樣的資料挺容易疲勞的,所以也可以選擇不同老師總結的資料換著背。單純默背背無聊了,也可以換電腦打字背,手默寫著背等等。

4. 怎麼做題?

做題儘管塗塗畫畫,這個選項錯的,就要把記得的正確答案寫在旁邊,甚至還可以把你聯想到的知識點寫上,通過這種方式不斷加深記憶。

寫完後仔細對答案也是非常重要的!我對答案的時間肯定比做題時間長。對答案時我會把每道題的每個選項再快速看一遍,不管做對做錯,一定要保證每個選項都理解了。理解很重要,前期理解了,後期複習會輕鬆很多,也能省很多時間,不用再次頻繁翻書找知識點了。

5. 關於心態崩了怎麼辦?

那就刷個劇放鬆下,吃點好吃的獎勵下自己,發微博吐槽下,離開圖書館溜達一圈,睡一覺… 其實,我心態也經常崩,但我能怎麼辦,繼續學啊(ง'-̀'́)ง

6. 關於實戰考試

· 考前記得熟悉下機考答題環境,尤其是

財管,計算量很大,最好提前在word裡練練手。其實有很多簡便方法的(比如搜狗的V模式,設置計算器保留4位小數等),大家可以自行搜索下。

· 考試的時候選擇題儘量做快一點,會就是會,不會就是不會,不要浪費太多時間,以免影響主觀題。我差不多每科都是最先開始噼裡啪啦答主觀題的…

7. 如果不在圖書館學習的話,可以利用語音記些筆記,比較省時間

一些筆記

沒有筆記本,也沒有錯題本,就自己在A4紙上總結了一些。

我的筆記不是很多(六門總共就20幾張吧),也沒必要很多。

首先是經濟法,下圖是我根據輕一摘出來的簡略版,大概每章一面或兩面A4紙。

注會考試一次過六科,總學時長超過1500h+……怎麼做到的呢?

然後是稅法,下圖是我總結的部分內容。

注會考試一次過六科,總學時長超過1500h+……怎麼做到的呢?

注會考試一次過六科,總學時長超過1500h+……怎麼做到的呢?

最後放張戰略的吧,就是背誦的分散知識點,可以通過思維導圖串串。

注會考試一次過六科,總學時長超過1500h+……怎麼做到的呢?

寫在最後

我能給的建議差不多就這些了,大家加油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