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除去巨鹿之戰、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和淝水之戰,還有哪些以少勝多的戰役?

閃閃流螢


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的戰爭太多了,要一個一個列出來是不可能得,我來說一下我所熟悉的戰役。

1、長勺之戰:長勺之戰是春秋時期齊國與魯國發生的一場戰爭,發生於公元前684年。當時齊國是大國,魯國是小國,齊國的軍事力量強於魯國數倍。但在這次戰爭中,曹劌代替了卓越的軍事才能,以魯國3萬人的軍隊大敗了齊國以30萬的軍隊。“一鼓作氣”的成語就來源於這場戰爭。

2、陰晉之戰:陰晉之戰是戰國時期魏國與秦國發生的一場戰爭,發生於公元前389年。雖然秦國強大而魏國弱小,但在著名軍事家吳起的領導之下,魏軍以五萬餘人的軍隊大敗秦軍五十萬軍隊,成為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的典範。

3、牧野之戰:牧野之戰是周武王與商朝軍隊的一次戰爭,也是商朝滅亡之戰。周武王率領4.5萬人的軍隊大敗了商朝17萬餘人的軍隊,商紂王自殺身亡,商朝就此滅亡。

4、陳倉之戰:陳倉之戰是以漢軍與以章邯為首的楚軍之間於公元前206年發生的一場戰爭,當時漢軍三萬人,章邯等人有大約數十萬人的軍隊。在實力弱於敵方的情況下,兵仙韓信獻出奇謀,幫助劉邦打敗了章邯,為劉邦爭奪天下奠定了基礎。“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典故就來自這裡。

5、彭城之戰:彭城之戰是楚漢爭霸時期劉邦和項羽發生的一場大戰,發生於公元前205年,當時劉邦有軍隊56萬人,項羽有軍隊3萬人。在兵力懸殊如此之大的情況下,項羽代替了自身卓越的軍事才能,以3萬打敗劉邦56萬大軍,重創漢軍,致使漢軍傷亡數十萬人。

6、昆陽之戰:昆陽之戰是光武帝劉秀與王莽軍隊的一次戰爭,發生於公元23年,劉秀的成名之戰,堪稱世界軍事史上的奇蹟。劉秀以17000人大敗王莽43萬人,於人數低於敵方二十多倍的情況下取得了勝利,比淝水之戰實力的懸殊更加之大。

7、襄樊之戰:襄樊之戰東漢末年發生於曹操與劉備之間的一場戰爭,發生於219年,劉軍約有三萬人,而曹軍人數在五萬以上。武聖關羽,水淹七軍、威震華夏,打敗了曹操的軍隊,而且生擒了名將龐德。

8、白江口之戰:白江口之戰是唐朝的一次戰爭,發生於663年,是唐軍與倭國、百濟聯軍之間的一次水戰。唐軍有13000人,戰船170艘;敵軍有42000人,戰船1000多艘。唐軍最終取得多勝利,殺死敵方一萬多人,成為了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的經典水戰。

9、鄱陽湖之戰:鄱陽湖之戰發生於1363年,是明太祖朱元璋與陳友諒之間發生的一場戰爭。朱元璋率領二十萬軍隊打敗了陳友諒的六十萬大軍,朱元璋損失一萬多兵力,而陳友諒的軍隊死傷無數,陳友諒也最終兵敗身亡。這一戰是明朝統一戰爭中比較關鍵的一次戰爭,為明朝統一江南奠定了基礎。

10、孟良崮戰役:孟良崮戰役發生於解放戰爭時期的1947年5月,是由偉大的革命家陳毅元帥以和粟裕將軍領導的一次戰役,當時解放軍有27萬人,而國民軍有45萬人。在陳毅元帥與粟裕將軍的領導之下,解放軍最終取得了勝利。


空世界人也空


中國歷史的巨幅長卷上,多次上演了以少勝多的戰場傳奇,除了鉅鹿之戰、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和淝水之戰等耳熟能詳的著名戰役以外,還有許多其他的傳奇戰役,在這裡簡要列舉幾個:

牧野之戰。牧野之戰即我們熟知的“武王伐紂”,是周武王聯軍與商朝帝辛軍隊在牧野進行的決戰。周武王即位四年,抓住商王朝分崩離析、主力軍隊遠征東夷之際,聯合8個方國部落直搗朝歌,帝辛慌忙武裝數倍於武王軍隊的奴隸大軍連同衛國軍隊開赴牧野迎戰。周武王盡得人心,戰前聲討,奴隸紛紛倒戈,武王猛烈突擊,商軍潰散,帝辛登鹿臺自焚而死。

彭城之戰。漢二年三月,劉邦以項羽殺義帝楚懷王為口實,分派使者向諸侯傳檄號召盡發關中之兵,與諸侯共擊項羽,各路諸侯分路開進,直逼彭城。當時彭城所有精兵猛將都隨項羽伐齊,只剩老弱數千留守城中。項羽留下諸將攻齊,自率精騎三萬疾馳南下,漢軍對項羽軍的突然襲擊,無法組織有效的抵抗,自相踐踏,亂作一團,被項羽軍於彭城近郊斬殺10餘萬人。漢軍幾乎全軍覆沒,依附於劉邦的諸侯紛紛背漢投楚。項羽以3萬擊潰50餘萬,堪稱戰爭史上的奇蹟,閃電戰的鼻祖。

金鄉之戰。北周大象二年,北周在消滅叛將尉遲迥後,尉遲迥的部將席毗羅仍擁兵10萬,駐紮沛縣意欲進攻徐州。北周於仲文得知席毗羅家人均在金鄉,便派兵俘獲席席毗羅的家屬,並在席毗羅回救途中設伏,以8000兵力大敗席毗羅軍。

虎牢之戰。虎牢之戰是唐與鄭、夏定奪天下歸屬的關鍵一戰,李世民身先士卒,機智果敢,在竇建德率領精銳主力十餘萬人支援王世充之際,李世民僅用3500精兵大破竇建德十萬之眾於虎牢關,進而消滅了洛陽王世充。此戰以後,唐掌握了天下歸屬的主動權。

護步達岡之戰。天慶五年,黃龍府陷落後,遼天祚帝耶律延禧御駕親征,企圖一舉殲滅金軍。面對浩浩蕩蕩的遼軍,完顏阿骨打正面迎敵,趁耶律章奴率兵叛奔上京、天祚帝中途回撤之際,發兵猛攻,以2萬之師於護步達岡大敗遼軍近數十萬之眾,金軍從此由抗遼轉為全面進攻。

渾河之戰。明萬曆十三年四月,努爾哈赤在征討哲陳部途中遇洪水氾濫,行軍艱難,便命令主力回營,自己不足百人繼續北進。託木河、章佳、巴爾達、薩爾湖、界凡5寨合兵800人於渾河附近阻擊努爾哈赤。兵力懸殊、大敵當前,努爾哈赤率其弟穆爾哈齊等4人突入重圍射殺數十人。5寨聯兵互不相屬,陣腳大亂,被努爾哈赤氣勢震懾頓時潰散,努爾哈赤創造了歷史上4人勝800人的戰場神話。


國家人文歷史


中華上下五千年,在這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戰爭是一直存在的話題。做為一個君主,作為一個將軍帶領軍隊取勝是必須的,戰場上瞬息萬變,沒有到最後一刻誰也不能下結論。以多勝少不足論,以少勝多才值得去研究。在這漫長的五千年中有哪些以少勝多的戰役呢?

陰晉之戰:吳起率領五萬魏武卒大破秦軍50萬。公元前389年,秦軍出兵50萬準備一舉拿下河西,但是在魏國河西郡守吳起的帶領下,以五萬戰勝秦軍50萬。


彭城之戰:項羽以三萬楚軍打敗劉邦聯軍56萬。公元前205年,劉邦趁項羽北上伐齊,以項羽誅殺楚懷王為名,率領56萬聯軍,攻佔楚國都彭城,之後項羽率領三萬鐵騎,一路南下,一戰而勝,大破劉邦56萬聯軍,殲滅十餘萬人。

昆陽之戰:劉秀以不足兩萬人打敗王邑42萬大軍。“一戰摧大敵,頓使何宇平”,公元23年,新朝末年,王莽命王邑,王尋為統帥,領軍42萬(號稱百萬大軍),佔穎川之後向昆陽前進。昆陽隨即被圍的水洩不通,劉秀以不足兩萬人,精選3000人敢死隊打敗42萬,可以說是奇蹟,此戰也奠定了劉秀日後統一天下的根基。



朱仙鎮大捷:岳飛八百破十萬,岳飛以八百岳家軍大破金兀朮十萬金軍,這場戰役,金軍至少損失3萬以上。


鄱陽湖之戰:朱元璋以20萬明軍打敗陳友諒60萬。公元1363年,陳友諒朱元璋在鄱陽湖決戰,朱元璋以火攻,斷其後路,集中兵力殲滅陳友諒主力,之後全殲陳友諒部隊。此戰也被稱為中世紀最大規模的水戰。

淮海戰役:粟裕,劉伯承以60萬解放軍打敗國民黨80萬大軍,殲敵55餘萬人。淮海戰役也是解放戰爭中影響最大的戰役。


小伍講歷史


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的戰役太多了,以至於幾乎變成了一條“定律”:在大戰役中,人數少的一點都不吃虧,甚至還有些優勢。

除了題目中“鉅鹿之戰、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和淝水之戰”這四個有名的,我再按時代為序說一些吧,實在太多,所以只能挑了10個有決定性意義的說,請恕不能一一歷數。


牧野之戰(公元前1046年)

武王伐紂的決定性戰役。據說商紂王那邊的軍隊是70萬人,而周武王這邊是5萬人左右,但由於紂王的軍隊是由戰俘奴隸拼湊而成,開戰沒多久就紛紛倒戈,周王朝八百年基業一戰而定。


彭城之戰(公元前205年)

楚漢戰爭中的非決定性戰役。很遺憾,項羽的這一戰雖然蕩氣迴腸,甚至比鉅鹿之戰還要顯露他的軍事天賦,但仍然沒有改變楚漢戰爭最後的結局。在彭城之戰中,項羽以在半日之內,以寥寥3萬之師,擊潰漢軍56萬之眾,讓劉邦遭遇了起兵以來的最大慘敗。此戰,楚霸王的雄風一展無遺。


井陘之戰(公元前204年)

也就是著名的“背水一戰”。井陘之戰的關鍵性在於,就是因為了有了這一戰,漢軍才扭轉了彭城之後的頹勢,掃平了項羽的羽翼。這一戰也可以看作韓信的封神一戰,以三萬之軍,擊敗了支持項羽的20萬趙軍。


昆陽之戰(公元23年)

王莽敗亡的決定性戰役。在昆陽之戰中,劉秀一舉成名,以三千敢死隊為首,一舉殲滅新莽的43萬大軍。


護步達岡之戰(1115年)

金滅遼的決定性戰役。在這一戰中,完顏阿骨打以兩萬軍隊,大敗遼天祚帝御駕親征號稱70萬的遼軍主力。此戰過後,金遼實力徹底逆轉,遼帝國滅亡也就只是時間問題了,


采石之戰(1161年)

南宋擊敗完顏亮南侵的決定性戰役。完顏亮率60萬大軍南侵南宋,宋軍在文臣虞允文的帶領下,以不到兩萬人萬人大敗17萬金軍前鋒,直接導致了金軍內訌及完顏亮被殺,南宋由此熬過了最大的一次國家危機。


三峰山之戰(1232年)

蒙古滅金的決定性戰役。在河南三峰山,蒙古軍在拖雷的帶領下,以4萬人在寒冬大雪天擊敗15萬金軍。此戰過後,金軍喪失了最後一支成建制的野戰兵團和主要將領,從此再無與蒙古騎兵正面對抗的實力。兩年後,金帝國滅亡。


鄱陽湖之戰(1363年)

朱元璋擊敗陳友諒,統一中國的決定性戰役。在此戰中,朱元璋以20萬人擊敗了陳友諒的60萬大軍。這一戰也是中國戰爭史上罕見的以少勝多的水戰。


土木堡之戰(1449年)

明英宗朱祁鎮親征瓦剌,在土木堡被瓦剌騎兵追上倉促應戰,20萬大明朝京營精銳被5萬瓦剌精騎幾乎全殲,明英宗也在此戰中被俘。


薩爾滸之戰(1619年)

明亡清興的決定性戰役。在短短5天時間裡,兵分四路的明帝國11萬野戰精銳,被努爾哈赤的6萬八旗軍一舉擊潰。從此,明軍在關外完全喪失了戰略主動權,只能被動據城防守,野戰已成往事。


張明揚不說話


大家好,我是沒腦子的小魚。翻開浩如煙海的中國歷史,各種戰爭從古至今從未中斷,用人數的優勢取得勝利那不叫能耐,以少勝多才是真本事。我國曆史上牛人無數,以少勝多的戰例自然也是數不勝數,一些著名的戰役朋友們大都瞭解,電影、電視、小說也都多有描述。今天我說一個很少有人提及的人,他指揮的幾場戰役堪稱以少勝多的典範,只可惜時勢造就了他的悲劇人生,英年早逝,全部才華都隨著他的逝去而煙消雲散,甚至險些背上“食人惡魔”的罪名。他就是大唐軍事奇才,以一己之力挽救大唐於將傾的張巡。

張巡(708年—757年11月24日),山西永濟人,自幼博覽群書,曉通戰陣兵法,開元末年中進士,歷任太子通事舍人、清河縣令、真源縣令。安史之亂時起兵抵抗叛軍,先後指揮了雍丘之戰、寧陵之戰、睢陽之戰,與20倍的叛軍周旋2年時間,先後交戰近千餘次,殲敵14萬之眾,成功阻止了安史之亂叛軍向江淮方向發展,為唐朝平定安史之亂立下奇功。但最終因糧草耗盡、士卒死傷殆盡而被俘遇害。

據守雍丘,奇襲叛軍

唐玄宗天寶十四年(755年)冬,安史之亂爆發。數月後,安祿山攻陷洛陽稱帝,國號“大燕”。時任真源縣令張巡、單父尉賈賁、閬州刺史璇之子等忠臣賢士舉兵討逆,幾人合兵一處約3000餘人據守雍丘。756年2月,原雍丘縣令令狐潮率燕軍一萬五千與眾意圖奪回雍丘,賈賁戰死,張巡力挽狂瀾,在身上多處受傷的情況下,力敵數將,殺退來敵。回城後,兵士們大受鼓舞,一致推薦張巡為主將,從此張巡兼領賈賁的部隊,自稱河南都知兵馬使吳王李祗的先鋒官。在張巡的指揮下,唐軍擊退燕軍多次攻城,殺敵近萬人,使得令狐潮無奈退兵。吳王李祗聽說後,舉薦張巡為委巡院經略。

3月,令狐潮會同燕軍其他人馬四萬餘人再次進攻雍丘城,張巡守軍只有2000人,城內軍民大為恐懼。張巡冷靜分析:“敵知城中虛實,有輕我心。今出不意,可驚而潰也,乘之,勢必折。”眾將士聽後,大為鼓舞。於是,張巡派1000人負責守城,另外1000人分成數個小隊,他親自率領突然從城中殺出。張巡身先士卒,直入燕軍陣中,燕軍大駭,視張巡等如天神一般,頓時亂成一團,被唐軍斬殺、自相踐踏死傷無數,後退數十里。

第二天,令狐潮大軍經過修整再次攻城,用石炮轟擊城樓和城牆,然後燕軍如潮水般緣而上,張巡命軍士用蒿草束灌上油脂,點然後往下投,燕軍被燒得焦頭爛額,紛紛退下。張巡待燕軍鬆懈,出城突襲,又把燕軍殺得落花流水。夜晚,張巡趁敵人疲憊不堪,帶領唐軍偷襲敵營,敵軍以為張巡也疲憊,毫無防範,被張巡殺得又兵敗二十里。就這樣,張巡身先士卒,帶甲而食,裹傷而戰,堅守雍丘達六十多天,經歷大小戰鬥三百餘次。令狐潮折損近半,士氣衰落,只好撤兵。張巡得密探報告燕軍要撤退,率軍乘勝追擊,唐軍氣盛燕軍氣衰,唐軍大獲全勝,俘虜叛兵兩千多人,得糧草輜重無數,差一點兒活捉了令狐潮。雍丘守軍如果年一般歡天喜地,士氣大振。

鬥智鬥勇,如貓戲鼠

令狐潮兩次損兵折將,惱羞成怒,回頭又糾集了數萬人馬第三次圍攻雍丘。令狐潮本來與張巡是鄰縣縣令,素來相熟,見強攻不下,便想誘降:“天下事去矣,足下堅守危城,欲誰為乎?”張巡答曰:“足下平生以忠義自許,今日之舉,忠義何在?”說得令狐潮啞口無言,慚愧而走。

打也打不贏,勸也勸不了,令狐潮只得圍而不攻,想把張巡困死。一日,有數百艘為燕軍補給的運糧船駛來靠在河邊,張巡發現這一情況,便在夜間把軍隊集中到城南面,裝出好像要出戰的樣子。令狐潮見狀也把軍隊調到城南佈防。張巡派遣精兵來到河邊,把燕軍運糧船上的糧食奪走千多斛,然後一把火把剩下的糧食燒個精光。

令狐潮惱羞成怒,下令全力進攻。接連數日,燕軍強攻,唐軍死守,很快就把準備的箭全都射光了。是夜,張巡命士兵們把事先準備好的稻草人穿上黑衣,用繩子綁好從城上慢慢放下。黑暗中燕軍看不真切,只隱隱約約見成百上千的士兵沿繩索而下,認為是唐兵偷襲,一聲令下萬箭齊發,一直射到天亮,才看清竟是草人身上密密麻麻地插滿了箭羽。唐軍歡天喜地地把草人拉上城頭,共得敵箭數十萬支,一下解了燃眉之急。

第二天,張巡故伎重演,一到夜裡就讓士兵把稻草人放下去。令狐潮見狀,鼻子差點沒氣歪,手指雍丘破口大罵張巡欺他愚鈍。之後一連幾天都是這樣,令狐潮不氣反笑,開始嘲笑張巡窮瘋了,貪得無厭,遂不再防備。幾天後,張巡挑選了五百精兵,趁著夜色把他們放下城去,在燕軍毫無防備的情況下殺入令狐潮的大營。燕軍頓時大亂,不辨敵我,自相沖撞踐踏,令狐潮來不及組織抵抗,直到逃出十幾裡外才收攏人馬重新紮寨。雍丘被圍日久,城中木材用盡,水源枯竭。於是,張巡故意裝出棄城的樣子,對令狐潮放話道:“我想率軍棄城撤退,請你的軍隊向後退出六十里,以便我逃走。”令狐潮知道張巡已經走投無路,信以為真,欣然應允。張巡見燕軍一退,便率領所有城中軍隊把城外的燕軍營房全部拆掉,將木材帶回作為護城工具,令狐潮回過味來氣得直跺腳,卻也無可奈何,只得再把雍丘圍住,發誓再也不上當。

不久,張巡又向令狐潮傳話:“如果你要想得到雍丘,可以送來三十匹馬,我好快點逃跑,到時你就可以不血刃而得到雍丘。“令狐潮百爪撓心,又想信又想不信,但最終取城心切,照數送了三十匹馬給張巡。張巡得到馬後,挑選出三十位驍勇將士,命令他們:“燕軍若來,每人殺一敵將。”第二天,令狐潮率兵來到城下,責備張巡失約。張巡含笑答道:“我想逃,但將士們不讓我走,我有什麼沒辦法?”令狐潮知又中計,氣的怒髮衝冠,在城下暴跳如雷。此時,早已埋伏在城門下的三十名勇士率數百名唐軍士兵突然殺出,燕軍大亂。此一戰,唐軍擒獲十四名叛將,斬百餘首級,還繳獲不少兵械牛馬。令狐潮率殘部退到陳留(今河南開封),一時不敢再攻雍丘。河南節度使虢王李巨授張巡為先鋒。

戰略轉移,共守睢陽

12月,叛將楊朝宗率步、騎兵二萬意圖攻取寧陵,以斷張巡後路。於是,張巡主動放棄雍丘,率將士三千餘人移師向東,堅守寧陵,與睢陽太守許遠、城父令姚誾等在寧陵合兵,約7000餘人。楊朝宗率兵進至寧陵城西北,張巡、許遠派部將雷萬春、南霽雲領兵迎戰,經過一晝夜激烈廝殺,大破楊朝宗部,殺叛將二十員,斬首萬餘級,楊朝宗逃走。唐肅宗下詔任命張巡為河南節度副使。


睢陽地處中原連接江淮之要衝,位置非常重要。 757年,安祿山死後,其子安慶緒派部將尹子琦率同羅、突厥、奚等部族精銳兵力與楊朝宗合兵一處進攻睢陽,共18萬人。面對強敵,張巡、許遠激勵將士固守,從早至午,接戰20餘次,士氣不衰。許遠自知才能不及張巡,於是推舉張巡為主帥,自己籌集軍糧和物資。張巡任主帥後,首先清除了內部叛將田秀榮,然後率軍出城主動襲擊叛軍,將叛軍打得大敗而逃,繳獲了大批車馬牛羊。張巡把這些戰利品全都分給了將士們。這次大捷之後,朝廷拜張巡為御史中丞,許遠為待御史,姚誾為吏部郎中。

五月麥熟,燕軍在城外收麥以充軍糧,張巡集結士兵,擂鼓作出欲出戰的樣子。燕軍見狀,立刻停止收麥,準備戰鬥。這時,張巡止鼓,讓軍士休息。燕軍見狀,也放鬆了警惕。張巡抓住時機,命南霽雲率軍突然殺出,直搗尹子琦大營,把燕軍殺得人仰馬翻。但是尹子琦也有安排,在唐軍城中空虛的同時,有叛軍大將率一千餘騎兵來到城下想逼迫張巡投降。張巡在城上一邊與敵將虛與委蛇,一邊暗命幾十名勇士手持鉤、陌刀、強弩從另側城上滑下,潛入無水的護城壕溝中,趁敵軍不備奮勇殺出,燕軍猝不及防,損傷了很多人馬敗逃。

隨後,燕軍故伎重演,對睢陽圍而不攻。張巡明白被圍下去不是辦法,於是想擒敵先擒王,他命人用蒿草削作箭頭,射向燕軍,然後讓手下大將神箭手南霽雲暗中埋伏。被射中的燕軍士兵十分高興,以為張巡他們的箭頭已用完,就去報告尹子琦。尹子琦來到陣前,端詳著草箭放聲大笑,正在得意之時,不料被南霽雲看個真切,一箭射來正中他的左眼,怪叫一聲跌落馬下,燕軍一時陷入混亂。張巡率唐軍將士趁勢出城掩殺,大破敵軍,差一點將尹子琦生擒。

七月,叛軍再次圍城強攻。這時,守城的軍士只剩下千餘人,每人每日只能分到一勺米,瘦弱得連弓箭都拉不開。張巡殺了他的愛妾煮,熟犒後強逼將士們吃下,許遠也殺了他的奴僮給士兵吃,城中的麻雀、老鼠以及鎧甲、弓箭上的皮子都拿來煮著吃了。但就在這樣的情況下,張巡還對接近城牆的燕軍將領曉以忠義,勸其反正,而被張巡策反的李懷忠等將士都能死心塌地的幫助張巡守城。

尹子琦知道睢陽城內早已彈盡糧絕,於是加緊攻城。先是製造一座高大如同半個彩虹的雲梯,上面安置了二百精兵,推至城下,想令士兵跳入城內。張巡在燕軍制作雲梯時便早有準備,事先在城牆上鑿開三個洞,等雲梯快臨近時,先從一洞中伸出一根大木,木頭末端上設置一鐵鉤,鉤住雲梯使不得退去,由從另一洞中出一根木頭,頂住雲梯使不得前進;在最後一洞中再伸出一大木,木頭上安置了一個鐵籠,籠中裝著火,焚燒雲梯,雲梯從中間被燒斷,梯上的士卒全部被燒死。之後又造鉤車攻城,用鉤車的鉤子破壞城上的城樓。張巡準備一根大木,在大木的末端安置個連鎖,並在鎖末安裝一個大鐵環。當鉤車攻城時,守軍就用大木末端的鐵環套住鉤車的鉤頭,將鉤車拔入城內,折斷鉤車的鉤頭,再把車砸下,傷其士兵。又造木驢車攻城,被張巡用熔化的高溫鐵水灌入,木驢全部燒燬。又在城西北角不斷堆砌沙土袋和木材,企圖構築成臺階登城。張巡佯裝不知,每天晚上把松明、乾草等易燃物扔到尚在堆砌中的階道上,一連扔了十多日燕軍也沒有發覺。張巡見時機成熟,選了一個風向有利的日子,出城與燕軍大戰,同時派人縱火焚燒臺階,熊熊大火沖天燃起,將尹子琦的陰謀付之一炬。

張巡守城,隨機應變,雷厲風行。連燕軍將領都深深折服,不敢繼續攻城,在城外挖了三道壕溝,並圍城設置木柵,想長期圍困守軍。

各自為政,孤掌難鳴

到8月,睢陽守軍僅剩六百。張巡派南霽雲殺出重圍尋求救援,無奈臨淮、彭城、真源等地駐軍主帥認為睢陽已成死城,都持觀望態度,不肯救睢陽之圍。張巡等人只得望天興嘆,眾人議論向東轉移,張巡、許遠認為睢陽是江、淮屏障,如果放棄,叛軍就會乘勝鼓譟南竄,江、淮必亡。而且,帶領飢餓士兵行軍,必然到不了目的地,遂繼續堅守。


10月,叛軍攻城,將士因傷病無法作戰。張巡向西叩拜說:“孤城防衛之計已窮盡,不能保全了,臣活著不能報告陛下,死也一定變成鬼來殺賊。”後睢陽城陷,張巡被俘,誓死不降,與姚誾、南霽雲、雷萬春等三十六人一同遇害,終年四十九歲。在睢陽城破前,唐肅宗已詔中書侍郎張鎬代賀蘭進明為河南節度使。張鎬得知睢陽危機,率兵日夜兼程,趕往睢陽救援,並同時發文書往浙東李希言、浙西司空襲禮、淮南高適、青州鄧景山四位節度使以及譙郡太守閭丘曉,共同發兵救援睢陽。閭丘曉在譙郡,距離最近,但素來傲慢張狂,竟然不從軍令,沒有出兵。等張鎬趕到時,睢陽已被攻陷三日。張鎬一怒之下,召來閭丘曉,用杖刑將其斃命。

雖然最終張巡兵敗,睢陽城破,但責任不在張巡。從雍丘開始,張巡能清醒地認識到堅守雍丘的重要意義。而當雍丘已不可守時,又能做到審時度勢,主動放棄雍丘,退守寧陵,變被動為主動,再敗叛軍。寧陵取勝後,又主動與許遠合兵,堅守戰略要地睢陽,雖然自知兵微將寡,但卻像釘子一樣牢牢地釘在那裡,使叛軍始終也沒有染指江淮。從756年2月雍丘守城開始,到757年10月睢陽陷落,在內無糧草、外無援兵的情況下,張巡與燕軍共對抗了二十一個月,共經歷大小千餘戰,先後導演出了火燒叛軍、草人取箭、出城取木、詐降借馬、鳴鼓擾敵、城壕設伏、削蒿為箭、火燒蹬道等一幕幕活劇,可謂計無窮出,已經達到了“無窮如天地,不竭如江河”的境界。更是憑藉幾千守軍斬叛將三百餘人,累計殲敵人十數萬,縱觀歷史實乃少見。由於張巡的堅守,阻擋了燕軍南下,使得大唐富庶的江淮地區得以保全,保住唐朝的經濟來源;同時牽制了大量叛軍,為唐軍組織戰略反攻贏得了寶貴時間。當時的翰林學士李翰等人認為:巡蔽遮江淮,沮敵勢,天下不亡,其功也。張巡死後,唐肅宗下詔,追贈張巡為揚州大都督,許遠荊州大都督,封其為鄧國公,史稱張中丞;贈張巡妻為申國夫人,賜帛百;又寵張巡子孫,拜張巡兒子張亞夫為金吾大將軍;又免除雍丘、睢陽徭役、兵役兩年。大中年間,更將張巡的畫像置於凌煙閣上。此後,歷代帝王對張巡仍有加封。

我是沒腦子的小魚,還原一段歷史,以表自己對先賢的景仰與崇拜,望朋友們都能暢所欲言,發表一下自己的見解和主張。歡迎您的評論點贊。


我屬魚沒腦子


一縷清風沁人心,撫於案上閒自適!大家好,我是清風撫案!如果喜歡清風文章的朋友可以關注一下並點點贊哦!

如果翻開

中國二十四史,你就會發現,中國歷史就是一部戰爭史,歷史上的戰役數不勝數。

言歸正傳,清風帶大家回顧一下幾個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的戰役


✦牧野之戰

地點:牧野(今淇縣南、衛河以北)

參戰雙方:周聯軍4.5萬人 VS 商朝約17萬人

結果:商朝戰敗,紂王自殺,商朝滅亡



✦陰晉之戰

地點:陰晉(今陝西華陰東)

參戰雙方:秦國(秦惠公)50萬 VS 魏國(吳起)5萬餘

結果:魏軍以少勝多,大敗秦軍



✦彭城之戰

地點:彭城(今江蘇徐州)

參戰雙方:楚軍(項羽)3萬 VS 漢軍(劉邦)56萬

結果:劉邦大敗,諸侯背漢向楚


✦昆陽之戰

地點:昆陽縣(今河南省葉縣)

參戰雙方:新軍(新朝將領)43萬 VS 綠林軍(劉秀)17000

結果:綠林軍決定性勝利


和尚原之戰

地點:和尚原

參戰雙方:南宋 數千 VS 10餘萬 金

結果:南宋獲勝


郾城之戰

地點:郾城

參戰雙方:南宋軍(岳飛)3千 VS 金軍(金兀朮)11.5萬

結果:南宋獲勝


✦陳家島海戰

地點:於膠州灣唐島

參戰雙方:宋軍水兵三千 VS 金軍七萬

結果:南宋獲勝(以少勝多,以弱勝強,在中國海戰史上留下了輝煌的一頁)



✦上峰嶺之戰

地點:上峰嶺

參戰雙方:戚繼光1500 VS 倭寇2000

結果:殲敵倭寇300餘人


✦寧遠之戰

地點:寧遠

參戰雙方:明朝(袁崇煥)2萬 VS 後金13萬

結果:明軍擊退後金軍


在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的戰役還有非常多!清風在這裡只舉這麼多戰役了,有補充的歡迎發言!!!


清風撫案


縱觀古今歷史,以少勝多的戰役多不勝數,其主帥必是當世名將,現在我們就以名將的角度來履歷一下那些以少勝多的經典戰役。 1.姜子牙 牧野之戰: 4.5萬---70萬 商全軍覆沒,紂王自盡

2.孫武 柏舉之戰 3萬——20萬 千里破楚,五戰入郢

3.曹劌 長勺之戰 魯國3萬——齊國30萬 間接促成數年後齊魯息兵言和

4.吳起 陰晉之戰 秦國50萬---魏國5萬 以少勝多大敗秦軍

5.白起 伊闕之戰 白起10萬——韓魏24萬 全殲 鄢郢之戰 白起 7萬餘-----楚國舉國之兵 全殲35萬

6.田單 即墨之戰 田單5000---- 10萬燕軍 逐出齊國

7.項羽 彭城之戰 項羽 3萬——56萬 漢軍陣亡20餘萬,劉邦輕車逃遁

8.韓信 井陘之戰 3萬——20萬 滅趙,俘趙王歇濰水之戰 數萬——20萬 滅齊,擊殺西楚大將龍且

9.劉秀 昆陽之戰 2萬——42萬 王邑僅率數千人逃回洛陽

10.耿弇祝阿、臨淄之戰 數萬——20多萬 滅張步,平齊

11.關羽 襄樊之戰 關羽3萬——于禁七軍(一軍萬人)水淹七軍,生擒于禁

12.張遼 合肥之戰 張遼7000——孫權10萬 大敗東吳,威震逍遙津

13.陸遜 彝陵之戰 陸遜5萬——劉備70萬 火燒連營800裡,劉備白帝城託孤

14.陳慶之 北伐之戰 七千——50多萬 從銍縣至洛陽,前後作戰47次,攻城32座,皆克,所向無前

15.宇文泰 沙苑之戰 數萬——20萬 伏擊戰,殲8萬餘人

16.於仲文 金鄉之戰 8千——10萬 全殲敵軍

17.李世民 淺水原之戰 3萬——10餘萬 消滅薛仁杲 虎牢之戰 5萬——10餘萬 殲滅竇建德

18.李靖 唐平蕭銑之戰 10萬——40餘萬 平蕭銑

19.李光弼 太原之戰 不滿萬人——10萬 城邑保衛戰,殲敵7萬餘人

20.張巡 睢陽之戰 6800——13萬 城邑保衛戰,殲12萬人

21. 耶律休哥 高粱河之戰 6萬-8萬——12萬 擊潰宋北伐軍,趙光義驢車逃遁

22.完顏阿骨打 達魯古城之戰 2萬——27萬 大敗遼軍 護步達岡之戰 2萬——70萬 大敗遼軍主力

23.吳玠 和尚原之戰 數千——10餘萬 俘萬餘,大敗金軍

24.劉錡 順昌之戰 1.8萬——10餘萬 城邑保衛戰,大敗金軍

25.岳飛 郾城之戰 3千——11.5萬(騎兵15000,步兵10萬),大敗金軍 八盤山之戰 8百(精兵)——10萬,大敗金軍

26.虞允文 采石之戰 1.8萬——17萬 水戰,大敗金軍

27.成吉思汗 邊堡寨之戰 2.5萬——30萬 大敗金軍 納忽山、不黑都兒麻之戰 4萬——8萬 全殲乃蠻,統一蒙古

28.伯顏 鄂州之戰 20萬——60萬 大敗宋軍 丁家洲之戰 10萬——15萬 大敗宋軍精銳

29.徐達 鄱陽湖之戰 20萬——60萬 水戰,全殲陳友諒

30.朱棣 白溝河之戰 1O餘萬——60萬明軍 死傷10多萬,建文帝慘敗再也組織不起來大規模征討

31.努爾哈赤 渾河之戰 80人——800人 奇蹟 薩爾滸之戰 4.5萬——約11萬 殲敵約5萬人

32.袁崇煥 寧遠之戰 1.7萬—— 6萬 擊退後金軍,炸傷努爾哈赤


人情冷暖138615629


名師大將莫自牢,千兵萬馬避白袍。陶先生和毛主席一樣、最喜歡讀陳慶之傳,讀起來熱血沸騰。他是歷史上最會打仗的書生,身經百戰、每戰必勝,而且都是以少勝多、大破敵軍。



徐州叛逃投靠梁朝,梁帝排陳慶之帶兩千兵馬接管徐州,這也是四十二歲的陳慶之第一次帶兵。但北魏不甘心,派遣兩位宗室大將領兵兩萬攻打徐州

這個時候徐州初定,突然有大兵壓境,人心慌慌。大家都想固守城池、等待梁朝的援兵。但陳慶之拒絕了。

陶先生推測,徐州雖然投靠了梁朝,但畢竟長期屬於魏朝領土,肯定有一些殘留的魏國“奸細”,守城容易出現叛徒。

於是陳慶之率領本部兩千兵馬來到魏國大營之前,一眼就看出了敵軍大營的薄弱環節,一次擊鼓、便打敗兩萬敵軍。

這是陳慶之第一次作戰勝利,也是他人數比最多、兵力最雄厚的一次(1比10)。

後來因為其他原因,主帥又轉投魏國。

這個時候梁國的部隊人心惶惶,又是陳慶之連夜破關、頗有關羽五關六將的氣勢

,帶領梁國官兵順利撤出。



幾年之後,陳慶之隨曹仲宗攻打渦陽(查不到資料了,但記憶裡不超過五千人),但是魏國遣徵南將軍率領士兵十五萬支援,敵軍數量將大量增多,梁朝軍隊陷入劣勢。

魏國援兵的先頭部隊接近渦陽。梁國的其餘將領認為敵人數量很多、並且先頭部隊肯定是精銳,堅持徐徐圖之、固守營寨。

但是陳慶之認為應該出其不意、一舉攻破敵軍,可是陳慶之到底沒有說服其他將領出兵,於是陳慶之帶領本部二百人,對、就是二百人,一舉擊破敵人前軍!

之後一年,雙方大大小小進行了幾百場戰鬥。但是雙方兵力太大了,幾十倍的差距,魏國甚至開始圍繞樑軍大營,修建魏國營壘、一共修了十三座營壘。

這個時候,其他將領就準備逃跑、撤軍了。確實正常人都要撤軍了,但陳慶之不是一般人,他是戰神。 他手持節杖、攔住眾人,慷慨激昂地勸導、激勵士兵。

於是梁軍向魏軍開始了總進攻,果然哀兵必勝!梁軍在陳慶之的帶領下,一夜就攻破了四座營壘、渦陽守將開城投降。之後陳慶之親自擊鼓,梁軍全力進攻,其他九座魏國營壘也被打破了!梁軍勝利了,陳慶之勝利了!



之後,就是陳慶之的傳奇之戰、率領七千士兵進攻魏國!第一戰就不同凡響!

第一戰進軍睢陽,睢陽的守將丘大千是陳慶之的手下敗將,特別害怕陳慶之。為了抵擋陳慶之的七千士兵,丘大千帶本部七萬人連築九座營壘。

但是陳慶之只用一上午就攻陷三座營壘,丘大千心服口服、帶領部下投降。之後元暉業率領兩萬人佔據考城防禦陳慶之,考城四面環水、易守難攻,但陳慶之迅速攻破考城、生擒敵將。

之後進軍洛陽,沿途敵軍紛紛投降、放棄抵抗。

為了保衛洛陽,魏國派遣大軍駐守滎陽、虎牢,其中滎陽七萬兵馬、虎牢一萬兵馬,又有大軍二十萬支援兩地、並試圖包圍陳慶之。但在包圍形成之前,陳慶之就攻破了滎陽。

在此之前梁軍孤軍深入、又陷入包圍,將士們都非常惶恐。陳慶之站出來激勵將士、親自擊鼓,一次擊鼓,梁軍就登上了城牆。

之後元天穆等魏國將領帶領20萬援兵包圍滎陽,其中有十五萬騎兵。陳慶之沒有撤退、也沒有據城而守,率領三千精銳騎兵擊敗二十萬敵軍,俘虜敵方將領。

之後,進攻虎牢,虎牢守將望風而逃。再後,洛陽守將投降。


感謝您的閱讀、如果對心理感興趣、歡迎關注其二心理,陶先生致力於提供專業知識、歡迎私信問詢

國內首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心理諮詢師

其二心理陶實覺


以少勝多,主要說的是兵力對比和戰鬥結果。

1、陰晉之戰

魏國西河郡郡守吳起5萬之兵,抵抗秦國50萬大軍討伐,擊敗秦軍。(據說真實性有待考察)

2、鄗代之戰

趙國派廉頗、樂乘統兵25萬,抗擊燕國60萬,戰車2000乘,燕國大敗。

3、彭城之戰

三日之內,項羽3萬大軍擊敗劉邦56萬人馬,殲滅劉邦主力部隊。

4、伊闕之戰

大將軍白起以12萬兵力(有的說兵力不詳),各個殲滅韓國、魏國和東周聯軍24萬。

5、濰水之戰

韓信以幾萬之兵(有的說兵力不詳)大敗楚軍20萬,楚軍全軍覆沒。

6、昆陽之戰

新朝末年(王莽時期),劉秀以1萬7千綠林軍大敗新軍43萬,綠林軍大勝。

7、虎牢之戰

李世民以8萬兵力,大敗王世充軍(不詳)、竇建德軍(10萬)聯軍,李世民大勝。

8、牧野之戰

武王伐紂的決定性戰役,周武王聯軍4.5萬人,商朝約17萬人,商朝以失敗告終。

9、柏舉之戰

吳王闔閭率領的3萬軍隊,擊敗楚軍20萬主力,佔領楚國都城。

10、井陘之戰

韓信以漢軍3萬擊潰趙軍20萬,大獲全勝,也是有名的背水一戰。

各位友人,我也就能找到這些了,謝謝。歡迎關注。


奔走的草原狼


彭城之戰,劉邦大軍和諸侯聯軍56萬佔領了項羽老巢彭城,但韓信沒在劉邦身邊。項羽親率3萬騎兵,夜襲彭城,劉邦大敗。劉邦大軍在逃離彭城渡河時發生踩踏,被項羽大軍追殺,河水為之斷流。此戰,劉邦失去了消滅項羽的最好機會,使劉邦集團實力大損,但項羽事後沒有全力反撲,給了劉邦喘息的機會。宜將剩勇追窮寇,說得就是這次戰役。

郾城之戰,岳飛人生最輝煌的勝利,金兀朮親率金軍主力近十萬進攻郾城,此時岳飛只有軍隊一萬多人。金兀朮光鐵浮屠柺子馬重裝騎兵就有一萬多人還只是先鋒部隊。岳家軍的騎兵只有幾千,步兵一萬。但岳家軍沉著應戰,在大平原上以劣勢兵力,重創金軍重裝騎兵,金兀朮損失上萬人馬,敗退退守汴梁。金國騎兵精銳損失慘重,再也無力對南宋發動大規模進攻。

土木堡之戰,蒙古瓦剌的也先領導數萬蒙古騎兵襲擊了明英宗朱祁鎮的50萬北伐大軍,其實此戰中,明朝的戰敗主要是因為皇帝和太監王震不懂兵法,胡亂指揮造成的,其實也側面說明也先過人的膽識和卓越的指揮能力。要知道北伐大軍兵種齊全,光騎兵就是蒙古的數倍,而且還有神機營的火藥部隊,取得這樣的成績很不錯。

雁門關之戰,太平興國五年(980年)三月,遼景宗發兵十萬攻雁門。楊業領數千騎兵從西陘而出,繞到雁門關以北,往南突襲遼軍,與潘美前後夾擊,大敗遼兵,殺死遼國駙馬侍中蕭咄李,活捉馬步軍都指揮使李重海。楊業因此被提升為雲州觀察使,依然兼任鄭州、代州的職務。

昆陽之戰,公元23年,新軍43萬人進攻昆陽,此戰中劉秀一戰成名,此戰過後新軍大敗,新朝也走向窮途末路。此戰也成就了劉秀,讓他名揚天下,為以後奪取天下奠定了基礎。劉秀之所以能用短短几年的時間建立東漢,一統天下,關鍵是一戰就把擺在起義路上的最大絆腳石給搬空了。


採石磯之戰,發生於公元1161年,金主完顏亮發動侵宋戰爭,宋金雙方在採石磯進行了一場決定性的水戰,宋軍在虞允文的帶領下,以1.8萬人大敗17萬金軍。此戰造成金軍內訌,金主完顏亮被部下殺死,侵宋戰爭徹底失敗。採石磯水戰告捷,阻止了金軍渡江,從而保衛了長江防線,使金朝攻滅南宋的戰略計劃遭到徹底破產,南宋得以轉危為安,保持長期偏安的局面。

鄱陽湖之戰,從雙方兵力對比來看,陳友諒號稱60萬,朱元璋僅有20萬;陳軍的戰船大多是新造的,形體高大,裝備精良,朱軍的戰船主要是收編和繳獲的,以小船居多,但機動靈活,進退自如。兩相比較,陳軍居優勢。但交戰的結果卻是朱軍以劣勢兵力戰勝了優勢兵力的陳軍。

野狐嶺戰役,公元1211年,蒙金迸發了決定兩國命運的戰爭--野狐嶺之戰,金國主力50萬大軍被蒙古10萬殲滅,隨後金朝再也無力抵禦蒙古鐵騎的打擊,很快金朝失去了首都,被迫遷都開封,20年後蒙古人像當年的金人一樣攻克了開封,最後在蒙古和南宋的兩面夾擊下滅亡。此戰大大加快了蒙古一統中國的步伐。也為蒙古帝國在歐亞大陸霸權的確立奠定了基礎。因為金朝是蒙古崛起最大的障礙。

釣魚城之戰,在公元1259年 ,蒙古號稱幾十萬人馬,圍攻釣魚城,卻始終無法攻克,戰亂中連蒙古大汗蒙哥也陣亡在城下,守將王堅將軍可謂中華英雄。之後忽必烈在漢臣擁護下建立元朝。直到南宋滅亡後,大勢已去,忽必烈又答應絕不傷害城中百姓,守將王立這才棄城投降,時間為公元1279年。棄城後,沒有一個人乞求憐憫,守城的32名(一說36名)將軍全部拔劍自刎,可謂忠烈千秋。從1235開始到1279年結束,中國四川軍民抗戰時間居然超過了40年!釣魚城戰役是中國古代史上城市防禦戰的典範。相當於800年前的斯大林格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