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地表最強鋼鐵俠MK50!

深度解析!地表最強鋼鐵俠MK50!

因為原內容發佈地服務器水平爛到無語的地步,只好將原文的第12次更新裡的MK50內容單獨截取出來轉移到此地。本文雖然對電影畫面和外網設定有過細緻考據,但難免會有錯漏,歡迎友好指正或討論。

當然,如果以後有時間,應該會把所有內容按順序轉移過來~

全包覆式動力外骨骼裝甲-Mark 50/馬克50

簡介:納米化通用型裝甲。首款機體全面採用納米組裝技術的裝甲,在攻擊力、防禦性、便攜性、機動力上全面超越了之前的49款裝甲。無縫切換的變形技術也使其首次集成了馬克8~40的全部特化功能,裝備種類也異常豐富。

深度解析!地表最強鋼鐵俠MK50!

·武器/裝備:

①掌部衝擊束流發射器,最新一代的衝擊束流發射器,與掌部推進器共用噴口。該武器功率可以調節,大致可以分為對人非致命、對人體致命、反器材三種輸出功率模式或點射、持續射擊兩種射擊模式。不同輸出功率,武器發射準備時間(蓄能)不同,蓄能時間與威力呈正比關係。發射出去的介質(“彈藥”)具有強衝擊、高溫度的特性。片中顯示強化了穿透性,並展示了馬克17/24驗證過的,原本是胸炮應用的改變衝擊束流的技術——掌部衝擊束流發射器擴散力場盾模式,即光牆。

深度解析!地表最強鋼鐵俠MK50!

深度解析!地表最強鋼鐵俠MK50!


深度解析!地表最強鋼鐵俠MK50!


持續射擊,威力高於以往的衝擊束流

深度解析!地表最強鋼鐵俠MK50!

深度解析!地表最強鋼鐵俠MK50!


深度解析!地表最強鋼鐵俠MK50!


擴散力場盾模式,一種經由馬克17/24驗證過的技術。可以看到馬克50打出一道光牆推飛而不是穿透汽車

②胸口大功率衝擊束流發射器,胸盔中央貫穿聯通反應堆,表層由高強度透明材質覆蓋。一般來說,胸口大功率衝擊束流發射器的輸出功率上限是遠遠高於掌部衝擊束流發射器的。片中未使用。

③臂部導彈。經由納米無縫組裝,快速形成在手臂甲上,併發射出去。導彈相比以往型號擁有更高的機動性和威力,能在狹窄空間追逐靈活飛行的星爵並破壞外星材質的飛船部件。表現了碰撞殺傷引信,制導方式為多模製導。

深度解析!地表最強鋼鐵俠MK50!

深度解析!地表最強鋼鐵俠MK50!


深度解析!地表最強鋼鐵俠MK50!


④肩部導彈。分為肩部分列式導彈發射器+肩部集成兩聯裝導彈兩種。第一種發射器出現在泰坦星並用於發射威力巨大的導彈轟炸滅霸,爆炸後產生了巨大的爆燃效果;每部發射器為單管結構,能速射納米形成的多枚導彈。

深度解析!地表最強鋼鐵俠MK50!


深度解析!地表最強鋼鐵俠MK50!


第二種發射器出現在烏木喉駕駛的飛船上,每部發射器雙管發射箱結構,導彈能輕易破壞外星材質的飛船艙壁。

深度解析!地表最強鋼鐵俠MK50!

深度解析!地表最強鋼鐵俠MK50!

⑤場能增幅質子炮。該武器系統由場能增幅器和手部質子炮構成,威力巨大,能輕易擊飛大型怪物。場能增幅器是一種自帶懸浮動力裝置的弧形面板,能對質子炮的能量場進行聚能;質子炮則是在手臂甲形成鉗子形狀,並手腕下方形成發射口,發射時機體調動很高程度的能量,機身多處發光。由於納米無縫切換變形支持,因此該武器系統展開速度很快。

深度解析!地表最強鋼鐵俠MK50!

深度解析!地表最強鋼鐵俠MK50!

深度解析!地表最強鋼鐵俠MK50!


深度解析!地表最強鋼鐵俠MK50!


⑥手部衝擊束流增幅炮。對常規衝擊束流增幅強化,能對黑矮星的高科技“皮甲”和裸露皮膚產生明顯的灼燒痕跡與衝擊震感。結構上和質子炮的結構擁有很高的相似度。同樣擁有點射與持續射擊多種模式。

深度解析!地表最強鋼鐵俠MK50!

深度解析!地表最強鋼鐵俠MK50!

深度解析!地表最強鋼鐵俠MK50!

⑦手部等離子炮。另一種鉗子型炮,結構上相比前兩種擁有更長的延長前端,側面條狀反應堆的佈置也略有區別。在炮口前端區域形成約束電場,匯聚電漿後激發出去。在威脅銀河護衛隊時瞄準過德拉克斯,並被在場的人判斷德拉克斯無法承受。後來在泰坦星上的戰鬥中,對抗過滅霸用現實寶石變化過來的飛翼生物群。

深度解析!地表最強鋼鐵俠MK50!

深度解析!地表最強鋼鐵俠MK50!

深度解析!地表最強鋼鐵俠MK50!


深度解析!地表最強鋼鐵俠MK50!


⑧手部火箭彈快速發射器。在增幅炮的結構上增加了橫向的發射機構(位於缺口處),能快速發射複數的小型火箭彈,但被黑矮星抵擋住。

深度解析!地表最強鋼鐵俠MK50!

深度解析!地表最強鋼鐵俠MK50!

深度解析!地表最強鋼鐵俠MK50!


⑨衝擊樁。在雙手快速組裝成類似打樁機的單人設備,並依靠後部的大功率推進器結合機械臂出力提供的強大推力擊退滅霸。

深度解析!地表最強鋼鐵俠MK50!

深度解析!地表最強鋼鐵俠MK50!

深度解析!地表最強鋼鐵俠MK50!


深度解析!地表最強鋼鐵俠MK50!


⑩鐳射切割裝置+磁吸附器。這一版本的鐳射切割裝置依然位於手臂甲上,啟動響應速度快於以往版本,切割能級能輕鬆切割外星飛船外壁。磁吸附器能在手臂上快速展開四足吸附器,能幫助裝甲吸附固定在高速移動物體表面。

深度解析!地表最強鋼鐵俠MK50!

深度解析!地表最強鋼鐵俠MK50!


⑪合金盾。I類長牌盾、II類長牌盾 & 圓盾。馬克50能夠快速在手臂上形成一個一體式的盾牌,幫助裝甲直接抵禦敵人攻擊。盾牌的防禦力很高,能較好地防禦各類外星的物理與能量攻擊。I類長牌盾被用於在地球上抵擋黑矮星的第一次攻擊,未受損;

深度解析!地表最強鋼鐵俠MK50!

II類長牌盾被用於在泰坦星上抵禦滅霸的力量寶石能量束釋放,雖然沒有被直接破防,但仍然處於被分解的狀態;

深度解析!地表最強鋼鐵俠MK50!

深度解析!地表最強鋼鐵俠MK50!

深度解析!地表最強鋼鐵俠MK50!

HT產品在盾牌細節上與電影畫面有所不同(出現了多處反應堆)


深度解析!地表最強鋼鐵俠MK50!


圓盾依然是用來抵擋黑矮星的攻擊,相比長牌盾,圓盾在防禦靈活性上更加突出。

深度解析!地表最強鋼鐵俠MK50!

深度解析!地表最強鋼鐵俠MK50!

深度解析!地表最強鋼鐵俠MK50!

⑫合金兵器。馬克50可以依靠納米技術快速組裝出各種臂刃或手持式劍刃,補強自己的物理輸出能力。片中用過刺刃、弧形雙刃、直刃長刀三種。一體式刺刃見於鐵人在戰鬥尾聲孤注一擲時,用殘餘納米材料組裝的合金兵刃,但不幸被滅霸折斷並反刺鐵人;

深度解析!地表最強鋼鐵俠MK50!


深度解析!地表最強鋼鐵俠MK50!


手持式弧形雙刃見於鐵人衝鋒滅霸的時候,但不幸被格擋(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款武器的刀刃部分融合了大量的反應堆發光部件,推測具有某種能量切割能力);

深度解析!地表最強鋼鐵俠MK50!

深度解析!地表最強鋼鐵俠MK50!

一體式直刃長刀具有非常長的揮砍穿刺範圍,見於進攻烏木喉與黑矮星,但都被阻擋。

深度解析!地表最強鋼鐵俠MK50!

深度解析!地表最強鋼鐵俠MK50!

深度解析!地表最強鋼鐵俠MK50!

⑬大推力發動機。馬克50在增加推進器功率的同時,還能在腳底合併、延展出一個圓筒形的大推力發動機,使得裝甲能夠短時間內達到第一宇宙速度突破大氣層。同時該設備還可以用來進行某種程度的飛踢,結合能量散溢來傷害敵人。


深度解析!地表最強鋼鐵俠MK50!

深度解析!地表最強鋼鐵俠MK50!

深度解析!地表最強鋼鐵俠MK50!

深度解析!地表最強鋼鐵俠MK50!

深度解析!地表最強鋼鐵俠MK50!

AR HUD發動機啟動界面

⑭多極衝擊束流力場炮。某種意義上的炮擊拳鎧,通過機械臂出力+貼身炮擊+能量散溢劃破了滅霸臉部皮膚,如果換個目標的話,應該是一種表現效果更強的攻擊方式。

深度解析!地表最強鋼鐵俠MK50!

深度解析!地表最強鋼鐵俠MK50!


深度解析!地表最強鋼鐵俠MK50!


⑮反握撐指機。一種具備自主飛行能力的拘束器設備,自身攜帶大型反應堆,能夠吸附在滅霸手掌表面,並限制住滅霸手指進行握拳。這項裝備意味著馬克50具備臨時設計和製造新裝備的能力。

深度解析!地表最強鋼鐵俠MK50!

深度解析!地表最強鋼鐵俠MK50!

⑯固定拘束裝置。一種腳底衍生的部件,既可以當做固定機身的助犁或基座裝置,也可以用來限制敵人的肢體活動。

深度解析!地表最強鋼鐵俠MK50!

深度解析!地表最強鋼鐵俠MK50!

⑰背部四元支架型矢量助推發動機。當裝甲雙手都變形出武器進行作戰時,為了保持高機動飛行,背部能變形出一種異形翼裝助推器輔助機身靈活飛行。該裝置除了尾端的主推進器,主幹部位也有多節點的輔助推進器。相比以往的固定式助推器,該裝備助推方向更加靈活多變。

深度解析!地表最強鋼鐵俠MK50!

深度解析!地表最強鋼鐵俠MK50!

⑱緊急維修填充物噴霧器。一種在手臂上變形的雙孔式噴霧器,能夠在短時間內噴出大量的霧狀納米材料並快速冷凝堵住船體缺口,是一種緊急損管裝備。

深度解析!地表最強鋼鐵俠MK50!

深度解析!地表最強鋼鐵俠MK50!

凝固後的材料紋路十分有規律,因此智能合流的潛在性存在

⑲殺傷干擾混合導彈。在背部變形出來的三翼面微型導彈,多模態複合制導,兼具一定殺傷力的同時主要通過聲光和煙霧干擾敵人的感知,掩護自己的行動。

深度解析!地表最強鋼鐵俠MK50!

深度解析!地表最強鋼鐵俠MK50!

AR HUD準備界面


深度解析!地表最強鋼鐵俠MK50!


⑳醫療噴霧。在遭受穿刺傷後,託尼臨時用殘餘材料製造的救護設備,能夠快速高效處理傷口,使其止血並防止惡化。

深度解析!地表最強鋼鐵俠MK50!

·能源:第5代電弧反應堆,大幅擴增了能量功率和儲能的版本,併兼具裝甲初始狀態下的納米粒子材料儲存器。該設備通過手術依附在鐵人胸口表皮,在鐵人需要戰衣時快速產能激活納米材料覆蓋穿戴者體表。繼承了馬克46的分佈式分能源設計,並將這種設計擴展到裝甲能夠變形的部件上,使得裝甲分部件或者設備能夠快速變形。

深度解析!地表最強鋼鐵俠MK50!

深度解析!地表最強鋼鐵俠MK50!

這裡託尼之前裡面穿的貼身衣服突兀消失了,可以明顯看到反應堆與身體的連接點,同時也反映出這件貼身衣服有可能和眼鏡一樣是納米材料製造的

·結構設計:

得益於全新的納米組裝技術,馬克50擁有前所未有的緊湊型、柔韌性和穿戴舒適性。機身整體相比以往任意型號都更為平整光滑,沒有太過明顯的接縫設計。由於納米技術帶給裝甲的自由擴展能力,裝甲表面不再存在專門的設備開口了。

深度解析!地表最強鋼鐵俠MK50!

深度解析!地表最強鋼鐵俠MK50!

同馬克46/47一樣,繼承了全面收縮頭盔的能力,但此狀態被狙擊的風險並未被更快的穿戴頭盔速度抵消


深度解析!地表最強鋼鐵俠MK50!


裝甲的納米組裝過程精密而迅速,觀感上像某種液態顆粒金屬在流動

納米組裝技術來源於美隊3裡那款智能手錶的技術驗證,只不過延展時的自主性遠高於手錶。但大體上都是相同的先鋪展結構骨架,再覆蓋外殼材料。當然,裝甲在這兩個步驟的相隔時間極其短暫,幾乎處於同步狀態。

深度解析!地表最強鋼鐵俠MK50!

深度解析!地表最強鋼鐵俠MK50!

深度解析!地表最強鋼鐵俠MK50!

深度解析!地表最強鋼鐵俠MK50!

深度解析!地表最強鋼鐵俠MK50!

深度解析!地表最強鋼鐵俠MK50!

·總評+補充說明

作為目前為止最先進的一款裝甲(復聯4之前),鐵人在繼承了之前所有裝甲優點的同時,也全面超越了之前所有制造的裝甲(包括反浩克系列)。

首先是便攜性上,馬克50具備前所未有的小體積和易攜帶性能,這使得裝甲能完全融入托尼的休閒生活中,方便使用者隨時切換狀態。

其次,攻擊力方面,標配的武器威力進一步得到升級,同時之前所有經過驗證的特殊武器裝備也在經過強化後全面集成進一款裝甲內卻不用擔心容積問題。這也使得馬克50具備了豐富的輸出手段,能單獨處理更多的狀況,成為真正意義上的通用型裝甲。而在傳統機械臂出力上,相比於之前各種小打小鬧的所謂的伺服機構升級,馬克50直接突破老型號十噸以內的出力範圍,使其光單獨機械出力也能對黑矮星產生一定效果,並能和蜘蛛俠一起參與對致暈滅霸的手套拉扯。

第三,防禦性能上,馬克50因為納米技術的採用,機身密封性因為接縫設計的減少而大大增強,集體因為整體性提升而強度間接增強;同時機體各部位的柔性金屬特徵明顯,一方面機體承受的衝擊力上限增強,另一方面使得機體柔韌性達到了幾乎沒有機械感的程度(特攝皮套?),裝甲能做出非常同步人體的動作。值得注意的是,納米技術的自適應填補能力使得裝甲具備了類似超級自愈這種超能力的間接防禦屬性,這讓裝甲能夠在一定損壞度之前都具備後續工作能力。

最後就是泛用性,也就是說裝甲能適應海陸空、外空間等多種環境而不出現工況異常,當然,在馬克43之後的通用型裝甲幾乎都能做到,但馬克50的適應能力更強(只是沒想到在脫離地球大氣層範圍後,“星期五”人工智能居然因為信號消失而強行被下線,之前以為裝甲內部處理器能夠獨立攜帶一個完整的AGI進行本地運算,而且蜘蛛俠的科技戰衣版也是獨立攜帶的AI——因為能夠在信號屏蔽區運行)。

上述馬克50體現出來的優勢,核心因素就是全面採用了納米組裝技術。相比黑豹的納米技術,馬克50所要採用的納米技術則更為複雜。因為鐵人的納米技術是以一種基準納米材料粒子達到同步組裝涉及金鈦合金(及其他合金)、電纜、芯片、炸藥、反應堆等多種材料的科技,具有非常強的泛用性。這裡因此產生了一個比較有意思的科幻聯想,假如託尼將電弧反應堆技術和納米組裝技術全面普及向MCU的地球,那那個宇宙的人類文明將會擁有前所未有的物質生產能力,以及由此引發的社會變革說不定也非常有趣~

當然,至於這麼多納米材料粒子儲存在胸口反應堆,託尼卻完全沒有任何重物不適感,要麼是材料非常輕盈,要麼就和歷代鐵人外骨骼裝甲的抗過載系統原理一樣不科學到強行被我們忽視就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