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君为彗尾,为我扫幽燕:悼念陈其美挽联中呈现出的民国名流群像

民国五年(1916)5月18日,当时已经倒戈投奔江苏都督、宣武上将军冯国璋的张宗昌派出原先自己担任团长(隶属沪军都督陈其美部李徵五旅)时的营长程国瑞,特别虚设了所谓“鸿丰煤矿公司”,假借签约给付巨额中介费作为援助讨袁经费,在上海法租界萨坡赛路 (Rue Chapsal,即今上海市黄浦区淡水路)14号日本人山田纯三郎寓所

将避难于此的上海讨袁军总司令陈其美暗杀身亡。一般认为,张宗昌、程国瑞此举是受到袁世凯的指使。

愿君为彗尾,为我扫幽燕:悼念陈其美挽联中呈现出的民国名流群像

陈其美(1878—1916),近代民主革命家、同盟会元老,曾任沪军都督、上海讨袁军总司令

愿君为彗尾,为我扫幽燕:悼念陈其美挽联中呈现出的民国名流群像

《建党伟业》中的陈其美剧照,聂远饰演

愿君为彗尾,为我扫幽燕:悼念陈其美挽联中呈现出的民国名流群像

1916年5月19日《申报》关于陈其美遇刺的新闻报道

公寓主人山田纯三郎怕无端受到牵连,无奈将陈其美的尸体放置在门外,当时袁世凯权势正炽,许多人不敢公开露面,客观上造成陈其美暴尸街头,其惨状令人目不忍睹,陈其美的结义兄弟、被孙中山派往上海协助陈其美从事反袁活动的

蒋介石赶到后,当即将尸体移至自己的寓所,并为陈其美购置棺木,在5月20日下午入棺成殓;蒋介石还以盟弟身份撰写了悼文——陈其美的孙子陈泽祯根据家族口耳相传也这样回忆道:

他的朋友不敢收尸,是蒋介石将祖父的遗体带走安葬的。

孙中山闻讯,亲自手书『失我长城』四字沉痛哀悼之。

在后来孙中山和唐绍仪为陈其美争取国葬待遇而致电黎元洪大总统、国务院和参、众两议院的电文中,孙中山和唐绍仪曾经这样描述陈其美被刺后的情形:

特以殉国之际,袁恶犹炽,文等虽抱沉痛,无以张之。唯浙督吕君,允助以丧葬之资,……

也就是说,陈其美遇害时,因为袁世凯势力的威慑,以及陈其美亲朋当时经济状况也比较窘迫,确确实实没有举办像样的葬礼或者追悼仪式,而由此也可以看出,蒋介石当时的举动,无论从公谊还是私交的角度,都是值得肯定的。

愿君为彗尾,为我扫幽燕:悼念陈其美挽联中呈现出的民国名流群像

陈其美和同时代的浙江籍革命党人相比出道较晚,与光复会也没有瓜葛

愿君为彗尾,为我扫幽燕:悼念陈其美挽联中呈现出的民国名流群像

青年蒋介石在陈其美部任沪军第五团团长,与陈其美、沪军第二师师长黄郛结拜为“盟兄弟”。

愿君为彗尾,为我扫幽燕:悼念陈其美挽联中呈现出的民国名流群像

陈其美和蒋介石电影剧照

愿君为彗尾,为我扫幽燕:悼念陈其美挽联中呈现出的民国名流群像

蒋介石电影剧照,张震饰演

1916年6月6日,也就是陈其美被刺的19天之后,袁世凯因尿毒症不治而亡,归葬于河南安阳。

此后,在孙中山等人的努力下,陈其美虽然没有获准进行国葬,但举行了一个规模盛大的葬礼,民国名流们纷纷为陈其美撰写了挽联——当然,北洋系的大佬们基本上都不在此列。

当然,事实上,早在陈其美被刺消息传出,人们便纷纷以挽联这种特殊方式悼念英烈,谴责凶手。而在袁世凯尚未亡故的6月3日,中日人士便在鹤见总持寺为陈其美举行了一次追悼大会。

在鹤见总持寺的追悼大会上,近代民主革命家 、中华民国的创建者之一、与陈其美同为孙中山左右股肱黄兴就撰写并奉献上了一副挽联:

脱帻揽贤殷,早知狙伺来狂客;

横刀向天哭,如此艰难负使君。

上联的脱帻指脱去头巾、帽子,此处或表亲近、洒脱之意,说的是陈其美有着亲切动容、礼贤下士、延揽英才的胸襟气度,却被暗中窥伺的凶手杀害;下联是感叹自己因故流亡海外,有负于在国内反袁第一线艰难奋斗的陈其美——使君一词汉以后用做对州郡长官的尊称,也用于对一般人的尊称,此处还是针对陈其美曾经担任过沪军都督这个一方重镇的领导者的身份。

黄兴此联沈郁沉痛,悲伤之情溢于言表。

愿君为彗尾,为我扫幽燕:悼念陈其美挽联中呈现出的民国名流群像

黄兴铜像是长沙的地标

愿君为彗尾,为我扫幽燕:悼念陈其美挽联中呈现出的民国名流群像

《辛亥革命》中黄兴剧照,成龙饰演

黄兴的挽联还有一副:

蛙井竞称尊,杀敌当思慰来歙;

海天待归棹,故人何处觅陈遵。

上联把陈其美比作汉光武帝刘秀的表兄、东汉名将、战略家来歙,这是因为来歙一方面文韬武略超迈群伦,一方面也是被敌人暗杀而死;黄兴在此表示了对蛙井称尊的北洋军阀的蔑视,表示要杀敌来告慰陈其美的在天之灵。下联把陈其美比作西汉嘉威侯陈遵,陈遵也是《汉书 游侠列传》中人物,曾经留下投辖留宾的佳话——陈遵为留住客人,把客人车上的辖(插在轴端孔内的车键,功能是使得轮不脱落)取下投到井里,使得客人不能离开,这个典故被用来比喻主人好客——黄兴在这里是说陈其美是一个好客有侠气的故人,但未来自己回国已经不能相遇。

黄兴与陈其美在二次革命之后因为对反袁斗争稳健和激进的对策不同以及对孙中山的个人崇拜问题的立场不同,实际上已经分道扬镳,但是陈其美被刺,让黄兴捐弃前嫌,表达了与孙中山、陈其美同仇敌忾的态度。

光复会早期领袖之一、民主革命家、思想家章太炎先生因为政见不同,也因为光复会领袖陶成章之死与陈其美有关,和陈其美的关系比黄兴更差。

愿君为彗尾,为我扫幽燕:悼念陈其美挽联中呈现出的民国名流群像

章太炎先生是辛亥革命著名领导人物

愿君为彗尾,为我扫幽燕:悼念陈其美挽联中呈现出的民国名流群像

国画《章太炎先生读书图》

但是袁世凯死后,刚刚从软禁中重获自由的章太炎立即返沪,与孙中山、黄兴等共同发起“陈英士先生暨癸丑以后诸烈士追悼大会”,同时亲撰《告癸丑以来死难诸君文》并与会亲祭。文中除缅怀陈其美等反袁志士,还对过去与陈的冲突进行了自我检讨和批评。1917年5月,章太炎与孙中山等人又发起陈其美灵榇归葬吊唁活动,太炎先生亲往吊唁,并奉献上挽联一副:

愿君化彗尾;

为我扫幽燕。

彗尾就是彗星的尾巴,彗星友彗头、彗尾构成,极其像彗也就是扫帚(所以彗星也被称呼为扫帚星);幽燕指的是北洋军阀权力核心。此联表达了章太炎对陈其美捐弃前嫌的深切悼念;同时,楚辞《少司命》王逸注曰:“抚持彗星,欲扫除邪恶,辅仁贤也。”《左传》曰:“彗所以除旧布新也。”精通古代文献的章太炎实际上是将陈其美的英灵比作扫除邪恶、除旧布新,表达了祈愿和鼓舞大家继承陈其美的革命精神,扫除帝制余孽,把革命进行到底。这一联气势如虹,慷慨激昂,是悼念追怀陈其美的总共1388副挽联中的上上之选。

愿君为彗尾,为我扫幽燕:悼念陈其美挽联中呈现出的民国名流群像

曾任北京大学校长的教育家、革命家、政治家蔡元培先生

蔡元培先生也是光复会的领袖,他为陈其美撰写的挽联如下:

轶事足征,可补游侠货殖两传;

前贤不让,洵是鲁连子房一流。

上联强调了陈其美江湖侠义色彩的一面,不仅如此,蔡元培在另外的场合还称赞陈其美是「民国第一豪侠」。

下联歌颂了陈其美像鲁仲连那样「义不帝秦」的气节、「排难解纷」的爽快,以及像张良那样「博浪一击」的弥天大勇和「运筹帷幄」的谋略智慧,此联被刻在陈其美墓前甬道的牌楼立柱上,说明也是公认的挽联中的上品。

愿君为彗尾,为我扫幽燕:悼念陈其美挽联中呈现出的民国名流群像

陈其美墓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浮玉路288号,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愿君为彗尾,为我扫幽燕:悼念陈其美挽联中呈现出的民国名流群像

牌楼立柱上即是蔡元培先生撰写的挽联

许多挽联都都用到了鉏麑和赵盾的典故(如黄郛挽联中的「世无鉏麑,竟贼民主」、于右任挽联中的「 贼民之主不忠」等),把陈其美比作「民之主」赵盾,自然就是将袁世凯及其代表的北洋军阀比作窃国者侯(曾任沪军都督府军务处军械科长的张群挽联「窃国者侯,一部春秋诛乱贼」)的独夫民贼,「死者亦有知,豺狼当道岂能久?(胡汉民挽联)」,

所以要「但祝英灵呵护,斩他逆首快民心(民国元勋谭人凤挽联)」,「元凶未灭,群逆未歼,正待犁庭扫穴(四大元老之一的张静江挽联)」,总之要「灭此朝食,上慰英灵」。

这一仇恨在革命党人来说是念兹在兹的,陈其美逝世11周年之际,蔡元培又撰写挽联如下:

浙沪依然,革故鼎新,先烈庶其瞑目;

袁冯安在,流芳遗臭,国民自有定评。

在告慰陈其美英灵的同时,也嘲讽了袁世凯和冯国璋。

除此之外, 柳亚子还在挽联中把陈其美比作赵丹徒(指挥黄花岗起义的革命家赵声,江苏丹徒人)、吴云梦(资产阶级革命家、民族英雄吴禄贞,湖北云梦人)、宋桃源(资产阶级革命家宋教仁,湖南常德桃源人),将陈其美比作宋教仁的还有后来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董必武、林伯渠等人。

挽联中比较出彩的还有时任中华革命军东北军总司令的居正撰写的两联,其一如下:

鲁仲连耻生与暴秦为臣,卒使渐台新君,不能高枕以卧;

孙讨逆竟死于小人之手,遂令吴会子孙,未得渡江而西。

同样把陈其美比作鲁仲连,而把袁世凯等比作王莽(王莽的结局就是逃至渐台上为众兵所杀),下联把陈其美比作同样被刺客所害的孙策,充分强调了其存在的重要军事政治价值。

愿君为彗尾,为我扫幽燕:悼念陈其美挽联中呈现出的民国名流群像

居正是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指挥者之一,陈其美去世时是蒋介石的上司

其二如下:

君已脱然卸仔肩,本无所谓死,更无所谓贼;

天真未欲平中国,既速夺我友,又速夺我仇。

愿君为彗尾,为我扫幽燕:悼念陈其美挽联中呈现出的民国名流群像

居正的书法也表现出其作为佛教徒的性格特征

居正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所以此联的上联把陈其美的去世比作放下责任抱负的大休息,故意出以超脱的话语说本来就无所谓死亡更无所谓被害,下联却话锋一转,忧国忧民的情怀跃然纸上,说是上天或许不愿意让中国太平,所以既夺去了我的战友,又夺去了我的敌人(因而不能快意恩仇),说到底还是不能忘情于世上疾苦、人间悲欢,还是「楚人任侠敢任,而常有守孤抱以轻天下之情(徐复观在居正去世后评价他的话」的风格。

这两联无疑也是上上之作。

愿君为彗尾,为我扫幽燕:悼念陈其美挽联中呈现出的民国名流群像

中华革命党成员合影,孙中山左一即为陈其美

愿君为彗尾,为我扫幽燕:悼念陈其美挽联中呈现出的民国名流群像

孙中山书法“天下为公”

愿君为彗尾,为我扫幽燕:悼念陈其美挽联中呈现出的民国名流群像

陈其美书法“成仁取义”

相比较来说,与陈其美关系最为密切的孙中山和蒋介石的挽联反而比较平淡无奇。

前面我们讲到,孙中山和蒋介石对陈其美的生荣死哀最为重视,付出也最多,但是孙中山的挽联联语是这样的:

可怜麟凤供炰脯;

如此江山待祓除。

麒麟凤凰变成了蒸煮过的肉干,多么值得怜悯;这样的国家需要除灾去邪让它更加纯洁正义。话也是好话,也充满惋惜哀悼之情和发扬光大陈其美遗志的豪情,但是从用典的角度总是有一点怪怪的,和平实慷慨的『失我长城』相比,几让人疑惑是出于秘书幕僚的代笔,因而才有一点老学究的酸腐之气。

蒋介石同样如此。他在陈其美遇难之时写的悼文里面有『“呜呼, 自今以后,世将无知我之深,受我之笃,如公者乎!”』这样哀忱凄切、情深意厚的表示,同时承诺自己将继承大哥的遗志:

不终不成不已,而不死亦不已,以履去春握别扶桑第二化身(谈古论金按,指蒋介石自认是陈其美的第二化身)之语,以守我之信践我之约而已。

愿君为彗尾,为我扫幽燕:悼念陈其美挽联中呈现出的民国名流群像

陈其美向孙中山推荐蒋介石并说:您如何寄希望于我,请如何寄希望于他。

但是后来蒋介石挽陈其美的挽联却是以下这一副:

天道无知,苦思公十年旧雨;

中原多故,乃坏汝万里长城。

上联固然表达了自己的思念和惋惜,但说得仿佛是自己一个比较普通的十年老朋友英年早逝,不足以表现他和陈其美深厚而特殊的感情;而下联更简直是使用典故的大型车祸现场:

『乃坏汝万里长城』是南朝宋的开国元勋檀道济在被冤杀之前的愤怒不平之语,套用到陈其美身上,其隐喻的含义变成要么是陈其美和袁世凯之间忠而被疑无罪被害,要么变成他的死是孙中山自毁长城等于直接让孙中山背锅,无论哪一种都是不准确不贴切的。

蒋介石有可能是根据孙中山的『失我长城』引申出这个用法,但完全属于为了用典而用典,是一个以词害意的典型。

愿君为彗尾,为我扫幽燕:悼念陈其美挽联中呈现出的民国名流群像

蒋介石日记内页局部

愿君为彗尾,为我扫幽燕:悼念陈其美挽联中呈现出的民国名流群像

陈其美书法“春如锦”

说起来或许因为当时的常凯申先生还没有戴季陶、陶希圣或陈布雷、秦孝仪这样的文胆。

好了,我们还是不用吐槽常公的古文水平来结尾吧,继续说一副写得非常出彩的挽联。

浙江湖州南浔古镇浔溪女校的校长、同盟会会员、秋瑾挚友徐自华挽陈其美联语如下:

功成不屑黄金印;

身死长留碧浪湖。

确实,陈其美或许也并非一个品格无暇的革命者,有他的江湖习气和不拘细行之处,但是总的来说他做到了富贵不淫、威武不屈,是一个愈挫愈勇、大节无亏的英雄人物。

愿君为彗尾,为我扫幽燕:悼念陈其美挽联中呈现出的民国名流群像

陈其美等人在1915年12月5日为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而在上海发动肇和舰起义

愿君为彗尾,为我扫幽燕:悼念陈其美挽联中呈现出的民国名流群像

陈其美书法“气吞河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