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引领世界揭开月背神秘“面纱”

千百年来,月亮总是以一个容貌面对着我们。这一现象被称作“潮汐锁定”,即发生在重力梯度使天体永远以同一面对着另一个天体。这使得月球永远以同一面朝向着地球。月球的自转和公转周期都大约是4星期(即一个农历月),因此无论何时从地球观察月球,都只能看见同一面的半球。这也给古代的人们以错觉,以为月亮只是天上挂着的一个发光圆盘,直到进入二十世纪,人类才逐渐揭开月亮背面的“面纱”。

中国引领世界揭开月背神秘“面纱”

1959年首张月球“背影”:

人类始终对于月球背面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在苏联宇航局的研究人员对外公布了月球自转周期之后,就有很多阴谋者、幻想家大肆渲染月球背面存在外星人的传言。1959年,前苏联太空船月球3号首次拍到月球背面的图像,这张模糊幽暗的图像加重了人类对月球背面探索的恐惧。

中国引领世界揭开月背神秘“面纱”

1969年7月16日人类首次登月:

美国和苏联,在上个世纪的50年代,开展了一场太空竞赛,在这场太空竞赛中,最引入注目的就是载人登月计划。1969年7月16日阿波罗11号火箭在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于7月19日经过月球背面,7月20日下午4时17分43秒登陆月球,完成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但是这次登月由于疑点太多,50年来质疑声不断。

中国引领世界揭开月背神秘“面纱”

中国引领世界揭开月背神秘“面纱”

美国先后六次登月:

1972年12月随着美国“阿波罗17号”飞船返回地球,美国结束“阿波罗”登月计划。三年内美国宣称成功完成阿波罗11号、12号、14号、15号、16号和17号共计六次月球登陆任务。此后的40多年,美国、苏联从此再未进行过任何载人登月任务。一种观点认为,这是因为所有飞往月球的美国宇航员都曾在月球上发现过不明飞行物,对外星强大科技的“畏惧”,促使美国宇航局放弃了载人登月任务。那么将近50年过去了,美国为何不敢再登月?

美国官方给出的答案是:费用昂贵

中国引领世界揭开月背神秘“面纱”

中国的“嫦娥飞天”:

2004年,中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并命名为“嫦娥工程”。嫦娥工程分为“无人月球探测”“载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三个阶段。

嫦娥一号:

我国首颗绕月人造卫星。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嫦娥一号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升空。2009年3月1日完成使命,撞向月球预定地点。该卫星的主要探测目标是:获取月球表面的三维立体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用元素的含量和物质类型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厚度和地球至月球的空间环境。

中国引领世界揭开月背神秘“面纱”

嫦娥二号:中国第二颗探月卫星,也是中国探月工程二期的技术先导星。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嫦娥二号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顺利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嫦娥二号完成了一系列工程与科学目标,获得了分辨率优于10米月球表面三维影像、月球物质成分分布图等资料。

中国引领世界揭开月背神秘“面纱”

嫦娥三号:中国嫦娥工程二期中的一个探测器,是中国第一个月球软着陆的无人登月探测器。嫦娥三号探测器由月球软着陆探测器和玉兔号月面巡视探测器组成。自2013年12月14日月面软着陆以来,我国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创造了全世界在月工作最长纪录。其拍摄的月面照片不久前首次公布。据悉,这些照片是人类时隔40多年首获最清晰月面照片,其中包含大量科学信息,照片和数据向全球免费开放共享。

中国引领世界揭开月背神秘“面纱”

嫦娥四号: 12月8日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2019年1月3日10点26分,嫦娥四号成功着陆月球背面,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是人类首次登陆月球背面。通过对月球正面的探测,人类基本掌握了月球正面演化的历史,而月球背面则记录着月球更古老的历史。

月球背面的地质情况与正面有所不同,研究这里的地质演化历史,对探索月球的形成和长达40多亿年的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是中国致力成为领先空间大国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中国引领世界揭开月背神秘“面纱”

中国引领世界揭开月背神秘“面纱”

中国引领世界揭开月背神秘“面纱”

中国引领世界揭开月背神秘“面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