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云长的画像后面竟藏着“中国远征军阵亡将士之灵位”

关云长的画像后面竟藏着“中国远征军阵亡将士之灵位”

中国远征军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入缅对日作战部队,亦称“中国赴缅远征军”、“中国援缅远征军”。1941年12月根据《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编成,远征军受盟军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中将和罗卓英司令长官指挥。该军由第5、第6、第66军编成,计9个师10万余人。

第一批十万远征军出动

七七事变之后,中国抗战后方的许多战略物资和民用物资等都需要从外国进口。云南居中国大后方,与越南、缅甸等国接壤或毗邻,想获取战略物资,除沿海地区外,就只剩下云南。开辟大西南出海通道成了当务之急。

在云南省先后注资300万元、出动民工20万人后,1938年底,滇缅公路通车。滇缅公路主要担负运入美国等国援华物资的任务,是当时最重要的国际通道。

1940年9月,日军在越南登陆,滇越铁路被日军切断,滇缅公路成为中国唯一的国际通道。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此后,日本南方军先后占领了菲律宾、泰国、新加坡等地,进逼缅甸和中国西南地区。

在这一背景下,中华民国政府应同盟国英国的请求,于1942年派出10万远征军入缅,协助英军保卫缅甸,保卫中国西南大后方,保护滇缅公路畅通。

关云长的画像后面竟藏着“中国远征军阵亡将士之灵位”

中国士兵乘飞机开赴密支那前线

入缅后,远征军迅速成为抗击日军的主力,先后在同古保卫战、仁安羌之战等战役中取得出色的战绩。1943年10月至1945年3月,中国驻印军和中国远征军在缅北、滇西反攻中,收复缅北大小城镇50余座,收复滇西失地8.3万平方公里,共歼灭日军4.9万余人。中国军队也付出了重大牺牲,而 战后这些为国抗战的老兵能够回国的却是寥寥无几。

给日军以沉重打击

开赴缅甸战场的中国远征军打出了让盟军钦佩的战绩。从开始与日军作战,到中英联军撤离缅甸,历时近半年,中国远征军屡挫强敌,使日军遭到太平洋战争以来少有的沉重打击。

1942年3月,在彪关河西岸,中国远征军在掩护英军撤退时与日军发生10多次遭遇战,击毙日军上尉两人,打死日军500多人。《滇西抗日战争史》一书记载说:“彪关河前哨战初战告捷,改变了英国对中国军队的歧视。”

仁安羌战役则是一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在日军的进攻下,防守西线的英军连连溃败。1942年4月17日,溃退中的英军7000余人被日军围困在仁安羌。

关云长的画像后面竟藏着“中国远征军阵亡将士之灵位”

中国士兵爬上已成废墟的腾冲城向日军开火

英军司令亚历山大紧急向远征军求援。中国远征军新编第38师师长孙立人凭借约1000人的兵力,击败10倍于远征军的日军,解救出被围困数日、濒临绝境的英缅军第1师。由于援英有功,他后来被授英国“帝国司令”勋章。

尽管远征军浴血奋战,但英军在缅甸西线的自动撤退,加上远征军对东线疏于防范,导致1942年四五月间缅甸腊戍、密支那相继被日军攻占,中国远征军回国的后路被截断,同时造成中英联军在缅甸的第一次作战失败。入缅作战的这五个月里,中国远征军参战兵力约10万人,损失3万多人。

作战失败后,摆在远征军面前的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往北杀回祖国,要么往西退入印度。师长孙立人率新38师沿印缅边境的山林地带进入印度,较为完整地保持了7000人的建制。

率军撤退的远征军副司令长官兼第5军军长杜聿明从缅甸北部绕道回国。1942年5月10日,当他们来到缅北境内的野人山附近时,侦察部队传来消息:日军正张网以待。杜聿明决定扔下重武器,率部队一头扎进野人山。

吞人噬骨的野人山

野人山这个面积数百里的无人区,在缅甸北部,喜马拉雅山之南,被原始森林覆盖,终年云封雾锁,不见天日。

远征军主力遁入野人山后,担任后卫的第200师被敌人分割开来。戴安澜临危不惧,果断指挥部队突围,激战中他不幸身负重伤,于1942年5月26日壮烈殉国,年仅38岁。中国远征军在野人山中付出了惨重的代价,野人山林中瘴气弥漫,疾病流行,缺医少食,这片黑色的丛林吞噬了数万远征军官兵。

关云长的画像后面竟藏着“中国远征军阵亡将士之灵位”

戴将军遗像及其遗书

云南的远征军历史研究者戈叔亚说,就算是隔了几十年,躺在病床上垂垂老去的老兵听到“野人山”三个字,还要大哭。

杜聿明于1960年在公开发表的《中国远征军入缅对日作战述略》一文中,曾提到这段逃亡的经历:

自六月一日以后至七月中,缅甸雨水特大,整天倾盆大雨。既不能徒涉,也无法架桥摆渡。加以原始森林内潮湿特甚,蚂蝗、蚊虫以及千奇百怪的小虫到处皆是。蚂蝗叮咬,破伤风病随之而来,疟疾、回归热及其他传染病也大为流行。一个发高热的人一经昏迷不醒,加上蚂蝗吸血,蚂蚁侵蚀,大雨冲洗,数小时内就变为白骨。官兵死亡累累,前后相继,沿途尸骨遍野,惨绝人寰。

关云长的画像后面竟藏着“中国远征军阵亡将士之灵位”

在缅甸北部丛林地带作战的中国远征军正在渡河对日军发起进攻

在文中,杜聿明称,在撤退中意外死伤的战士,比在战场上与敌战斗而死伤的战士,要多数倍。

第五军的参谋邹德安曾回忆,穿越野人山时,路边有部队搭的草棚子,供大家走累了休息,他一看发现一排排死人,很整齐地排队躺着,觉得太奇怪了,后来才发现,那些躺下休息的人,本只想睡一觉,但是一躺下就醒不来了。醒来的走了,空了一个位置,活人插空躺下,可能又死了。

据杜聿明的估计,在第一次入缅作战中,中国远征军牺牲人数超过六万,其中有五万人是在撤退途中非战斗死亡的。他们就倒在丛林之中,再也没有爬起来。同样重要的是,史料中没有任何关于他们被埋葬的记载。亲历者回忆,大多数人就那样曝尸荒野,白骨无人收。

二十万官兵强渡怒江

日军攻下缅甸后,趁势攻入中国云南的芒市、龙陵、腾冲等地。滇西沦陷,一时间昆明、重庆震动!

面对日军进攻,驻守怒江惠通桥的中国官兵,在发现日军便衣武装混过桥头和先头部队进逼惠通桥后,果断炸桥,将日军挡在怒江西岸,日军前进的铁蹄才被迫停止。此后,中国军队凭怒江天险据守,这导致1942年5月至1944年4月中日在怒江两岸形成了隔江对峙的局面。

关云长的画像后面竟藏着“中国远征军阵亡将士之灵位”

中国士兵们在怒江前线埋设地雷

在此期间,中国积极酝酿重组第二批远征军。1944年5月中旬,以卫立煌为首的20万中国远征军,利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发生转折的契机,强渡怒江,向滇西的日军发动反攻。

6月,松山战役爆发。战役从6月4日开始进攻到9月7日全歼松山守敌,历史3个月零3天。

松山战役中,中国远征军共击毙日军官兵3000余人,俘获28人,中国远征军伤亡、失踪6725人,其中阵亡军官157名、士兵3805名。

6月23日,中国远征军下达了攻克腾冲的命令。战役历时127天,据守腾冲的日军3395人被全歼,中国远征军官兵阵亡8671人,伤1万余人。

在同年收复龙陵县的战斗中,中国远征军以伤亡25869人、失踪2462人的代价,击毙、击伤日军10364人,俘虏266人。

中国远征军连克数城、毙敌数万,取得了滇西缅北反攻作战的胜利。这种同仇敌忾的气节,铸就了中华民族的不屈魂魄!

残酷战争的代价

中国军队虽然取得了辉煌的战果,但同样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距后来统计,二战中总计有十万左右的远征军战死异乡,由于当时战斗进行中,将士们的尸骨没能及时运回国内,他们大多长眠于缅甸,幸存的战友们为他们修建了很多墓地。

但二战结束后,却因为一些原因没有带将士们的尸骨回国,他们似乎被人遗忘在了异国他乡。墓地也因为没有得到妥善的维护而长满的杂草,甚至多年后,当地人已经忘了这里埋葬的英雄们。

关云长的画像后面竟藏着“中国远征军阵亡将士之灵位”

远征军墓地

由于时间太长,加之墓地缺乏维护,当地的气候也潮湿,远征军战友们当时修建的墓地早已消失不见,各种民房和荒地取而代之,阵亡将士的遗骸发掘难度很大,很少发掘出完整的将士遗憾,有时候也仅能挖掘出一堆带着骨头粉末的泥土。

密支那本来有三处远征军墓地,战时留下伤病战士照看。如今墓地已悉数被毁,50师和新30师的墓地,现被辟为两处学校,14师墓地则变为一片居民区。今年4月5日,国内的关爱老兵志愿者前去祭奠,新30师墓地之上,已经长了高大的香蕉树,居民的猪、鸡在上面扒食。

很长一段时间里,在缅华人只能偷偷祭奠战亡将士。

本世纪初,腾冲远征军历史研究者李正到缅甸去采访抗战老兵,找到一个在当地华人学校教书的老兵后代。缅甸法律规定信仰自由,他们便把学校打扮成关庙,规避政府的检查。

学校大厅显眼处,挂着一张关云长的画像,老兵后代拉他过去,撩起画像,后面竟藏着一个牌位,上书“中国远征军阵亡将士之灵位”,李正当时受到极大震撼,“他们就是以这样一种方式,去纪念不能被纪念的人。”

关云长的画像后面竟藏着“中国远征军阵亡将士之灵位”

中国远征军抗日将士纪念碑

近几年来一些志愿者和远征军英烈后代发起了“让远征军将士遗骸归国”的活动,力求将二战中战死异乡的中国军人全部回国,让他们的灵魂全部回家。2015年,第一批发掘的遗骸正式入境中国,这些为国牺牲的将士在七十多年后,终于回到了祖国、回到了家,相信以后会有更多的将士能魂归故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