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逃離中國?一場“假死”下的潛在危機


三星逃離中國?一場“假死”下的潛在危機


金立破產,錘子危機,對於見慣熱鬧的手機行業而言,剛剛過去的2018年“冷”得讓人不敢回味。

任你是久經沙場的老江湖,還是涉世未深的年輕人,資本寒冬之下,全部是兢兢戰戰、人人自危。手機行業的“一哥”之爭尚未了結,而在價格與銷量之外,技術與芯片的較量也打得尤為慘烈。蘋果市值大幅縮水,華為裁員上萬餘人,三星本該坐收漁利,卻在苦苦糾結之後,貢獻了年度最後一個話題。

逃離中國?

據韓聯社報道,三星電子決定於12月31日停止位於天津的手機制造工廠——天津三星通信的生產運作,並已向員工公佈該決定。消息稱,三星電子之所以作出該決定是因為三星手機在中國市場失利,以及該企業將集中力量拓展印度和越南等新興市場。

2018年,三星在中國所佔的市場份額已經不足1%,早在今年8月,韓國方面就已經透露三星正考慮暫停天津手機制造廠的運營,而在更早的四個月前,三星電子位於深圳的工廠已經宣佈解散。

援引當時的聲明稱:“由於增長放緩,整個智能手機市場正面臨困境。而三星電子天津電信企業的目標是專注於提高競爭力和效率的活動。”

現如今,全球智能手機市場趨於飽和,中國智能手機市場持續下滑,勞動力與運輸成本的上升都是三星將生產重心轉移的重要因素。更主要的是,三星在中國市場至今難見覆蘇跡象。


三星逃離中國?一場“假死”下的潛在危機


國產崛起?

今年上半年,三星手機銷量為384萬臺,在中國市場排名第八,緊隨其後的是破產倒閉的金立。同樣在這份榜單上,魅族的銷量是其兩倍,作為外資的蘋果位列第三,上半年銷量為3211萬臺。

時間回到5年前,三星在中國市場還牢牢佔據著20%的市場份額,然而自2017年三星Note 7爆炸之後,其市場份額便開始一路猛跌,伴隨著國產手機強勢崛起,三星在中國的三家工廠已有兩家關門停業,僅剩惠州工廠還在苦苦支撐。

外資企業接連受挫,小米、華為卻捷報連連,有人樂觀的認為,國產手機已經真正崛起,蘋果、三星將徹底淪為陪襯?

事實上,這樣的想法顯然過於簡單。

戰略轉移

不久前,調研機構Gartner發佈了2018 Q3季度的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報告,報告稱,2018 Q3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共銷售3.89億臺,比2017 Q3同期增長1.4%,增長部分主要由華為、小米、OPPO等國產廠商貢獻。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對比去年有所下滑,但三星2018 Q3出貨量仍然高居全球第一。

更何況,三星真的願意就此放棄中國的龐大市場嗎?人們沉浸在“擊垮三星”的假象中時,一場新的佈局已經在緊鑼密鼓地籌備當中。

天津市濱海新區官方微博“濱海發佈”稱,三星將繼續加大了在天津的投資力度,建設全球尖端的動力電池生產線和車用MLCC工廠等項目,新增投資達到24億美元。今年3月,三星宣佈中國西安芯片廠擴建將在2019年完工,投資超1140億元。

捨棄手機轉而投資熱門的動力電池與芯片研發,三星的戰略重心正在快速轉換。短期來看,三星失去了消費市場,但考慮到長遠利益,上游的產業鏈依然掌握在三星手中,掌握它就等同掌握著國產手機的命門。


三星逃離中國?一場“假死”下的潛在危機


潛在危機

要知道,除了手機本身以外,三星電子還是全球最大的屏幕供應商和閃存供應商,如今絕大多數的高端手機普遍採用三星OLED屏幕,即便不做手機,三星在中國一年也能幾千萬快屏幕,這可是手機零部件中成本最高的部分,其價值甚至超過了處理器。

公開數據顯示,三星2018年上半年在中國的營收高達1673億元。換算一下,公司全年在中國的盈利超過3000億。這些資金來自哪裡?是它的對手們,是我們為之驕傲的一個個第一。

也許有人會說,三星手機關廠,起碼在一定程度上給國產手機讓出了市場空間。回顧前面的數據,三星在國內所佔的市場份額僅有可憐的0.8%,對於動輒十幾、二十的華為、OPPO來講,其價值實屬實在雞肋。如今國產手機在追求性價比的路上越走越遠,說穿了,不過還只是中低端市場的小打小鬧,銷量可觀但利潤有限。去年第四季度蘋果手機利潤高達全球市場的86%,僅一款iPhone X就收割了35%的利潤。

20年前,中國製造靠價格與效率打贏了一場場硬仗,而在追求高新技術的今天,中國創造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產業升級依然任重道遠。如今科技領域的競爭已經上升到另一個層面,它不僅僅是企業的較量,也是國家間的激烈角逐,如今中國製造2025正展現出新時代的中國力量,下一個20年,我們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