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作詩規勸柳亞子莫“牢騷太盛”

1949年4月29日,毛澤東在北平香山雙清別墅寫了一首《和柳亞子先生》的七律,以答覆柳亞子《感事呈毛主席》的一首七律。詩人柳亞子跟毛澤東常有詩詞唱和,而國人知道柳亞子大多也正是得助於讀毛澤東的詩詞。

一、柳亞子在《感事呈毛主席》中表達出消極情緒

1949年2月,中共中央決定遷駐北平,並邀請全國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民主人士代表到北平來,準備召開新的政治協商會議。柳亞子受邀和其他民主人士一道從香港乘船,於3月18日抵達北平。

3月23日上午,毛澤東率中共中央領導機關從河北省平山縣西柏坡出發,於3月25日早晨抵達北平。當日下午,柳亞子作為30名代表之一,隨諸老赴西苑機場迎接毛澤東。他是與沈鈞儒、李濟深、章伯鈞等“同乘一號車,檢閱軍隊而返”的。當晚,毛澤東還派車接他出席頤和園益壽堂晚宴,優禮有加。是夜,柳亞子情緒極為昂揚興奮,賦七律三首。其中,歌頌毛澤東的詩句有:“中國於今有列斯,萬家歡忭我吟詩”、“推翻歷史三千載,自鑄雄奇瑰麗詞”,歌頌人民革命和人民解放軍的詩句有:“民眾翻身從此始,工農出路更無疑”、“佇看荼火軍容盛,正是東征西怨時”。這些詩句,寫出了全國人民對毛澤東和解放軍的熱愛,反襯出全國人民對反動派的憎恨。但是讓人意想不到的是,柳亞子竟於3月28日夜作了這樣一首七律《感事呈毛主席》:

開天闢地君真健,說項依劉我大難。

奪席談經非五鹿,無車彈鋏怨馮驩。

頭顱早悔平生賤,肝膽寧忘一寸丹!

安得南征馳捷報,分湖便是子陵灘。

柳亞子怎麼會在突然之間消極起來,鬧情緒,要步嚴子陵的後塵歸隱江南故鄉呢?“無車彈鋏怨馮驩” 竟以出無車食無魚而彈鋏的古代孟嘗君的食客馮驩自況。這明顯是自怨自艾待遇低薄,而感嘆自己的頭顱雖是賤的,但心卻是赤誠的。這裡麵包含著什麼隱情?是柳亞子反覆無常還是他受了什麼刺激?

二、對於柳亞子發牢騷,毛澤東瞭如指掌

據史料披露,那幾天和以後一段時間的柳亞子情緒確實鬱悶,他覺得自己反蔣有功,而且又很有才學,但卻沒有受到取得勝利的中共應有的重視,對中共給自己的政治安排頗多不滿。10個月前,在中共中央邀請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民主人士的代表到解放區參與新政協的名單上,他名列第五,現在李濟深被民革推選出席新政協的代表,而自己卻被自己所參加創建的民革排除在外(後來民革代表由6人增至16人,他才被補入),連代表資格都沒有,就連中共領導的“文聯”、“作協”這樣的文化團體的領袖職位也沒他的份,他感到十分失意。周恩來自進入北平以後這幾天,幾乎每天都設宴款待各個方面的頭頭腦腦,而獨獨將他晾在一邊不聞不問。他認為這不是赴一頓宴席的問題,而是政治待遇,是表明一個人在中共領袖心目中的地位的問題。氣得他大叫:“再沒人管,就吊死在這裡!”

還有幾件小事,也使他認為是中共輕慢了他。一天,他想去西山碧雲寺參拜孫中山先生的靈堂,他要接待部門安排車子。當時,中共中央初入北平,百事待舉,車子實在不夠用,工作人員認為柳亞子去西山不一定非要派車不可,就沒有派車。柳亞子很生氣,便寫信給相關負責人連貫,並請轉告周恩來。連貫認為這等小事不能去幹擾忙得不可開交的周副主席,便未將柳的話轉告給周。而柳卻以為是周恩來不理睬他了。柳亞子在日記上寫道:“……以後當決心請假一月,不出席任何會議,庶不至由發言而生氣,由生氣而罵人,由罵人而傷身耳!”

初住進頤和園的柳亞子到西苑逛市場,買回一個孫中山的小型石膏像,門衛以為他是頤和園內的住戶的親友,就擋住他問:“找誰?”柳亞子生氣了:“我在這裡住七八天了,你還不認識我?”他以為是門衛有意刁難他,就舉起柺杖打門衛,門衛接住他的柺杖,就是不讓他進。最後幾個便衣衛士看見園門口圍了一群人,走過去才發現是柳亞子在與門衛吵架,便趕緊止住門衛,向柳作了解釋,將他請進園。

負責柳亞子生活的管理員恭敬地向他請示晚餐食譜,他生氣地怒吼道:“我不吃乾菜,給我買鮮黃瓜!”

“鮮黃瓜?”管理員很為難地說,“那得7月以後……”

柳亞子聽罷,隨手摑了管理員一記耳光!這位管理員在部隊上當過連隊的副指導員,是中央機關從軍政大學學員中選調過來的,他出生入死在火線上拚了近10年,現在勝利了,竟無辜地被一個民主人士打耳光,對這種無端受辱,他怎麼也想不通。此事很快就被報到周恩來那裡。日理萬機的周恩來立即帶一桌酒席來到頤和園,在聽鸝館宴請柳亞子。

周公禮遇,柳亞子十分高興。柳亞子正要向中共進言李任潮(即李濟深)那樣的人不能重用,新政協的人事不能大權旁落,可還未待柳亞子開口,周恩來已很客氣地先開了口:“柳先生,我們進城不久,許多事情安排不周,請先生諒解……不參加新政協籌備工作的,不一定在政府裡就不安排重要職位,參加新政協籌備工作的,也不可能都是中央人民政府委員。希望柳先生把眼光放遠一些,多加保重,今後有的是工作請你做……”未及柳亞子反應,周恩來舉杯與柳亞子乾杯之後,便又直率地對柳說:“柳老,我給你提個意見,可以嗎?”周恩來嚴肅地說:“柳先生,打人,在我們革命隊伍裡歷來是不允許的。”

柳亞子舉杯的手頓時僵住了……

周恩來見柳亞子尷尬,又和藹地說:“我們有不當之處,請您原諒。我還有事,要先走一步,由鄧穎超同志陪你們。”說罷離席而去。

鄧穎超趕緊為柳亞子添酒、挾菜。

離席後,周恩來向管理人員交待:“柳老是我們黨的老朋友,幫過我們許多許多。他是我們黨中央請來的客人,他的生活你們一定要照顧好。”最後又叮囑:“凡是柳老要求的,必須完成,他沒有提出來的,我們也要想到。不要擔心經費超過標準,這裡不是陝北,也不是西柏坡,北平有高級市場嘛!”

對柳亞子因個人要求不能盡如己意而鬧情緒、發牢騷的事,毛澤東瞭如指掌。於是在1949年4月29日,他寫了一首《和柳亞子先生》的七律,有的放矢地答覆了柳亞子3月28日《感事呈毛主席》的那首七律。毛澤東的《和柳亞子先生》的七律為:

飲茶粵海未能忘,索句渝州葉正黃。

三十一年還舊國,落花時節讀華章。

牢騷太盛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

莫道昆明池水淺,觀魚勝過富春江。

三、柳亞子與毛澤東幾次交往

1925年冬到1926年,時任國民黨中央宣傳部代部長的毛澤東在廣州主持農民運動講習所。1926年5月,國民黨左派人士柳亞子在廣州初晤毛澤東,這便是“飲茶粵海”,就是柳亞子與毛澤東第一次交往。 毛澤東之所以與柳亞子有深交,是因為他們在政治上、詩詞上有共同語言。當時柳亞子的政治態度是很明朗的,在跟毛澤東會見之前的1924年,他就說:“能持主義融科學,獨拜彌天馬克思。”在那個時候,政治上能做到只崇拜馬克思,這是極難能可貴的。

大革命時期柳亞子積極擁護孫中山的“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並密切配合宋慶齡、何香凝批判日益猖獗的國民黨右派的反共活動。在廖仲愷被國民黨中的反動分子暗殺後,他拍案而起,怒斥:“最憐作賊是王敦!”當蔣介石反共面目初露端倪時,他去找與他過往甚密的著名共產黨人惲代英,要惲代英派人刺殺蔣介石。惲代英認為不可,批評他過激,向他曉以共產黨不搞暗殺活動的道理。

廣州一別,毛、柳各奔東西,有近20年未見。

1941年,柳寫了一首詩寄給毛澤東,說:“雲天倘許同憂國,粵海難忘共品茶。”那次廣州的第一次交往,不僅柳亞子難以忘懷,就連毛澤東在二十幾年之後也說“飲茶粵海未能忘”。

1944年5月,當柳亞子還在桂林的時候,就與中共領導人有所聯繫和往來。董必武自重慶寄詩來,預為柳祝壽,有“詩能報國應長壽”句,柳就作《次韻和必武見壽新詩,分寄毛主席及周(恩來)、林(伯渠)、吳(玉章)、徐(特立)、張(曙時)、鄧(穎超)諸同志》,詩云:“誓以心肝酬黨國,豈貪姓字上旗常?”

毛澤東和柳亞子的第二次交往是在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以後。抗戰勝利後,時在重慶的柳亞子與一切愛國民主人士一樣,希冀國共聯合,消弭戰火,共建民主中國。

1945年8月28日,毛澤東為與蔣介石談判國內和平,由延安飛抵重慶,轟動山城,令世界矚目。柳亞子為毛的偉人氣魄所折服。毛抵渝當晚,柳即應邀參加了以周恩來、王若飛名義舉行的茶會。兩日後,柳亞子受毛澤東邀請,去了曾家巖桂園。別後19年,相見歡然,柳亞子覺得毛澤東這次是抱著大仁、大智、大勇而來,單憑他偉大的人格,柳就覺得世界上沒有他不能感化的人,沒有他不能解決的事。於是寫了一首《一九四五年八月三十日渝州曾家巖呈毛主席》的詩:

闊別羊城十九秋,重逢握手喜渝州。

彌天大勇誠能格,遍地勞民戰尚休。

霖雨蒼生新建國,雲雷青史舊同舟。

中山卡爾雙源合,一笑崑崙頂上頭。

柳詩稱頌毛澤東以“彌天大勇”的氣概親臨虎穴龍潭,與蔣介石展開針鋒相對的鬥爭,如“霖雨蒼生”,為的是拯民於水火,登民於衽席。

9月6日,毛澤東偕周恩來、王若飛去沙坪壩南開學校津南村柳之寓所回拜柳亞子。興奮的柳亞子即興賦詩一首:

蘭玉庭階第一枝,英雄崇拜覆何疑。

已看三傑留鴻爪,更遣髯翁補小詩。

柳亞子當即向毛澤東索詩。毛澤東應柳的索求,就親筆把《沁園春?雪》書寫給了他。當時正是秋天,所以說“索句渝州葉正黃”。

柳亞子得此詞,驚喜莫名。毛、柳兩人的詩詞在重慶刊出後,山城為之轟動,柳亞子著實風光了一時。

10月2日,毛澤東又約柳亞子晤談於重慶郊外紅巖嘴八路軍辦事處,柳歸後又賦詩云:“與君一席肺肝語,勝我十年螢雪功。”

10月4日,毛澤東函柳慰問柳夫人清恙,兼及國事,重申了對形勢的估計,雲:“前曾奉告二語,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信中,還對柳詩作出評價:“先生詩慨當以慷,卑視陸游、陳亮,讀之使人感奮興起,可惜我只能讀,不能做。但是萬千讀者中多我一個讀者,也不算辱沒先生,我又引以自豪了。”

四、毛澤東作詩規勸柳亞子莫“牢騷太盛”

1949年4月29日上午,毛澤東派人將《和柳亞子先生》的七律詩送給柳亞子。毛澤東用詩的語言,勸柳亞子“牢騷太盛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指出柳亞子之所以有太多的牢騷,是由於眼光看得近,跳不出個人的小圈子,勸他不要回鄉隱居了,應留在北平參與建國工作,昆明池的水雖淺,但“觀魚勝過富春江”,因為這畢竟跟勝利的人民生活在一起。

柳亞子得詩後,非常感動,立即次韻作答:

東道恩深敢淡忘,中原龍戰血玄黃。

名園容我添詩料,野史憑人入短章。

漢彘唐貓原有恨,唐堯漢武詎能量。

昆明湖水清如許,未必嚴光憶富江。

幾天之後,柳亞子又依韻題詠:

昌言吾拜心肝赤,養士君傾醴酒黃。

陳亮陸游饒感慨,杜陵李白富篇章。

離騷屈子幽蘭怨,風度元戎海水量。

倘遣名園長屬我,躬耕原不戀吳江。

柳亞子說毛澤東有海水般的度量,並表示接受毛澤東的規勸,這些都是正確的,但他又把自己比作屈原,這就不恰當了。

5月1日上午,毛澤東攜江青、李訥到頤和園拜訪柳亞子,與柳過長廊,同乘畫舫,遊昆明湖一週。事後,柳有追記詩一首,乃雲:“名園真許長期借,金粉樓臺勝渡江。”

頤和園是慈禧太后不顧國家安危,挪用北洋海軍購買軍艦的銀子建造的,這本身就是一種莫大的罪惡,而園建成後又為“老佛爺”一人所獨享。現在革命勝利了,人民成了國家的主人。頤和園回到了人民的手裡,理應由人民大眾來共享,毛澤東豈能將它作為禮物送給他柳亞子一人?柳亞子言及頤和園“倘遣名園長屬我”,這說明他仍忘情於獨自優遊在湖光山色之中的樂趣。

五、毛澤東為柳亞子居所 題寫“上天下地之廬”

1949年9月30日,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上,柳亞子當選為中央人民政府委員。同年11月,民革舉行第二屆全國代表大會,柳再次當選為民革中央常務委員。

1950年10月1日,柳亞子登上天安門檢閱臺,參加新中國成立一週年的國慶節慶典,作詩一首,末兩句雲:“此是人民新國慶,秧歌聲裡万旗紅。”10月3日,柳亞子於懷仁堂觀看西南、新疆、吉林、內蒙古文工團聯合演出歌舞晚會,應毛澤東之命,即席賦《浣溪沙》一闋,詠大團結之盛況,詞曰:

火樹銀花不夜天,弟兄姊妹舞翩躚。歌聲唱徹月兒圓。

不是一人能領導,那容百族共駢闐?良宵盛會喜空前!

毛澤東步其韻奉和:長夜難明赤縣天,百年魔怪舞翩躚,人民五億不團圓。

一唱雄雞天下白,萬方樂奏有于闐,詩人興會更無前。

柳亞子一家於1950年9月移居紫禁城西之北長街,毛澤東題其所居為“上天下地之廬”。這裡環境幽美,柳亞子很滿意,自雲“精神變好,大非昔比了”。但從1951年2月起,柳亞子便健康不佳,患腦動脈硬化症,精神又復衰弱,活動急劇減少。6月,又患急性盲腸炎。1958年6月21日,他病逝於北京醫院,終年72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