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70%的癌症可預防和治癒,抗癌就從認識這八個信號開始!

人人都談癌色變,心存恐懼,然而避而不談是一個相當錯誤的舉動。奉勸大家,不要自己嚇自己,其實2/3的癌症是可以預防和治癒的,我們必須瞭解它才能避開它、攻克它。

近70%的癌症可預防和治癒,抗癌就從認識這八個信號開始!

2017年2月,世界衛生組織發佈《癌症早期診斷指南》,呼籲強化癌症早期診斷和治療,提高患者生存機會。作為普通人,我們最重要的是關注身體健康信號,抓住癌症這個“惡魔”來臨前的“逆轉”機會。

癌變初期的身體信號

1、咳嗽不停

咳嗽不停,痰中帶血,要警惕肺癌。

肺癌典型徵兆為刺激性咳嗽、痰中帶血、胸痛等,約2/3有頑固刺激性咳嗽。

這種刺激性咳嗽用抗生素無法減輕,通常是間斷性咳血痰或痰中帶血絲,或咳嗽有大量泡沫痰,伴隨喉部哮鳴音、胸悶、氣促等表現。

若上述症狀持續2~3周不緩解,建議就醫。

2、體重無故驟降

近70%的癌症可預防和治癒,抗癌就從認識這八個信號開始!

體重是健康“風向標”,其突然無故減輕是機體出現慢性消耗的表現,可伴隨貧血、乏力、發熱等。如果飲食運動均未改變,但體重在一兩個月內下降10%左右,伴有厭食、腹瀉、便秘等,要警惕胰腺癌、胃癌、食道癌、肺癌。不過,導致體重驟降的疾病很多,最好請醫生進行綜合判斷。

3、排便發生變化

長期便秘、腹瀉,大便有血或呈深色、黑色,警惕結腸癌、直腸癌。大便形態、顏色以及排便規律的變化,是結直腸癌最直接的早期表現。40歲以上人群,若出現稀便、黏液便、膿血便,或便中帶血,呈鮮紅色或果醬色,長期下腹部不適,如腹脹、腹痛、腹鳴或隱隱作痛,且有原因不明的貧血、消瘦、無力,腹部可觸摸到腫塊,需及時就診。

不過,便血是臨床上較複雜的一種症狀,痔瘡、上消化道出血等也可能導致,但性狀、顏色不同,若只發現便中帶血不必過於恐慌,聽從醫生指導即可。

4、乳房異樣

近70%的癌症可預防和治癒,抗癌就從認識這八個信號開始!

乳腺不規則腫塊或乳頭血性溢液,警惕乳腺癌。

80%初診乳腺癌患者,是因無意中摸到乳腺腫塊而就診。腫塊多為單發,以無痛性腫塊居多,少數伴有隱痛或刺痛,邊緣不規則、表面不光滑,若還伴有乳腺皮膚的“酒窩樣”或“橘皮樣”改變,建議就醫。非妊娠期女性乳頭流出膿液、漿液、血液等,可能是乳腺增生、乳腺導管擴張症或乳腺癌表現,需請醫生進一步判斷。

5、長期口腔潰瘍、舌頭白斑

長期口腔潰瘍,口內舌頭有白色斑點,警惕口腔癌。口腔潰瘍通常10天內會自行癒合,長時間不癒合的潰瘍可能是結核性潰瘍或者癌症。若潰瘍伴有反覆出血及不明原因的麻木、灼熱、乾燥感,且超過兩週不癒合,就要警惕。口腔白斑是一種上皮異常增生的癌前損害特徵,也需要留意。

6、淋巴結腫塊

近70%的癌症可預防和治癒,抗癌就從認識這八個信號開始!

淋巴結腫塊,警惕淋巴瘤。淋巴結是免疫器官,出現腫大一般與各類炎症有關。但若出現腫塊,則可能是淋巴瘤、艾滋病、淋巴結核等嚴重疾病的徵兆。若淋巴結腫大時間較短,摸起來比較柔軟,自覺疼痛或壓痛,一般屬於良性。

若頸部、腋窩或腹股溝淋巴結腫大長時間不消,堅硬、固定,表面凹凸不平,無疼痛或壓痛,且逐漸增大,則要警惕腫瘤的可能。

7、咽喉疼痛、聲音嘶啞

聲音嘶啞、咽喉疼痛要警惕喉癌、甲狀腺癌。喉癌的早期症狀不典型,和咽炎有許多相似之處。

若出現聲音嘶啞、咽喉疼痛、刺激性乾咳等症狀,或有痰中帶血、咽部異物感等,對症治療不見好轉,或症狀持續超過1個月,應進行詳細的喉鏡檢查。

甲狀腺癌早期也少有典型症狀,聲音變嘶啞是甲狀腺癌的一個信號,應及時做頸部B超排查。

8、陰道莫名出血

近70%的癌症可預防和治癒,抗癌就從認識這八個信號開始!

有些女性在性交、婦科檢查或用力排便後有少量陰道出血,呈淡紅色或褐色,屬“接觸性出血”,可能是宮頸癌的癌前病變信號。

陰道出血一般先少後多,或時多時少,病情發展到中期,出血會明顯增多。此時應及時到醫院檢查,並堅持4~6個月複查。

絕經期後有不規律陰道出血或血性白帶,在排除宮頸癌和陰道炎後,應高度警惕子宮內膜癌。

美國癌症研究協會(AACR)發佈2017年度癌症進展報告該報告指出,許多因素都可以增加了個體罹患癌症的風險,但全球超過一半的癌症病例是由可預防的因素引起的。這說明,通過改變行為習慣確實可以消除或減少癌症的發病風險。

近70%的癌症可預防和治癒,抗癌就從認識這八個信號開始!

大連廣譽遠中醫院北京名醫聯診中心已開通專家在線健康諮詢服務,如果您在防癌抗癌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都可以諮詢我們的抗癌助理,讓專家給您滿意解答,助您擺脫病痛困擾找回健康生活。

12月8日中日友好醫院腫瘤科程志強主任將蒞臨大連廣譽遠中醫院親診。腫瘤及疑難重症患者可電話預約掛號,限額20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