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8 70%農村居民合作醫療和城市居民醫保無異,都統稱城鄉居民醫保

對於社保卡的問題之前寫過一篇文章,簡單來說隨著國家取消農業和城鎮戶籍後,城鄉居民醫保已經開始取代過去的新農合和城鎮居民醫保。

從本質來說兩者基本一樣,但是從目前實際操作過程中還是有差別的,幾點觀察。

農村的合作醫療和城市的居民醫療現在統稱城鄉居民醫療

早在2016年1月12日,國務院印發《關於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意見》要求,推進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制度整合,逐步在全國範圍內建立起統一的城鄉居民醫保制度。如今來說應該多數省份和地區都已經完成了這一個目標,也就是說兩者本質上是一致的,但是因為戶籍所在地不同(城鄉差別)配套的醫療資源不同,在不同區域就醫(尤其是農村居民到城市醫院就醫)兩者之間還是有點差別的。分享一個我身邊發生的故事:去年的時候老家的一個親人來城市裡面看病,因為本身是屬於縣市的戶籍不屬於城區,住院看病的時候需要走一個流程,就是轉診。如果不轉診的話,只能按照最低的20%的住院比例報銷,轉診後可以跟市區的居民一樣根據住院花費大約有50%左右的報銷比例。這點或許就是城鄉醫保之間的一點區別,幾點觀察:

70%農村居民合作醫療和城市居民醫保無異,都統稱城鄉居民醫保

全民醫保

第一、多數省份的優質醫療資源都集中在省會城市,普通地市三甲醫院本身就不錯,別說普通的縣市了,基本都是二甲醫院居多。三甲醫院資源不足的原因導致了,不少居民看病都會去大城市(省會等)。這就會牽扯到前面我講的縣市(或農村居民)來城區看病,就需要多走一個流程,就是轉診(或者叫異地就醫備案)。不過目前觀察來看,轉診相對還是比較方便的。

第二、去醫院(級別)不同就醫報銷比例不同,花費費用不同報銷比例計算方式也不同,這點大家要明白。根據2018年城鄉居民醫保住院報銷的起付標準以及補償比例來看,去越低級的醫院報銷比例越高,比如:按照住院治療1萬元來看,一級醫院可以報銷75%,二級醫院可以報銷比例達到65%,而三級醫院只能達到55%;當然對於大病統籌是另外一個計算模式,超過1.2萬的是按照居民大病保險進行報銷;具體如下:個人自付的合規醫療費用1.2萬元以上(含1.2萬元)、10萬元以下的部分可報銷一半;10萬元以上(含10萬元)、20萬元以下的部分可報銷6成;20萬元以上(含20萬元)以上的部分可報銷65%。

70%農村居民合作醫療和城市居民醫保無異,都統稱城鄉居民醫保

城鄉醫保

在取消戶籍制度背景下,全民醫療已經逐步普及,城鄉居民醫療正在打破戶籍限制

經常在頭條看到有些朋友說自己家裡人看病不是去省會而是去臨近的其他省份,比如:河南信陽的朋友經常習慣性的喜歡去武漢看病,除去優質醫院多之外,距離河南省會鄭州太遠也是原因之一。這樣的情況在全國普遍存在,可以說這幾年國家在推動跨省全民醫療方面下了功夫。從過去的新農合(跟戶籍掛鉤),允許異地就醫,跨省就醫等,相信未來大家看病去全國任何城市看病,一張醫保卡就足夠了。目前來看已經實現了70%,相信未來幾年全國會統一。

70%農村居民合作醫療和城市居民醫保無異,都統稱城鄉居民醫保

城鄉居民社保卡(醫保與養老)

經常有朋友提起醫療、教育、房產是壓在人民身上的3座大山,目前來看國家正在積極解決各個問題,醫療問題正在解決,未來教育問題也會得到合適的解決。是不是未來子女入學會打破戶籍限制?值得期待。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綜上,這裡需要指出的是農村的合作醫療和城市的社保卡是一種卡,對於全國70%的地方來說都是城鄉居民醫保卡,剩餘的30%相信未來也會得到普及。各位覺得呢?原創不易,喜歡記得點贊、關注頭條號(微信公眾號):勇談房產經濟壹貳叄,更多優質內容繼續貢獻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