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老師雷亞鳴:什麼是西安?

地理老師雷亞鳴:什麼是西安?

我是一名山西人,山西與陝西,一河之隔,一字之差。自2004年我至古都西安求學,這一待就是15個年頭,西安也成了我的第二故鄉。

艾青曾經說過:為什麼我的眼中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

我的眼中未曾飽含淚水(西安對我挺好,哭不出來)

但這並不影響我對西安獨特的感情。

我學在西安,生活在西安。

關於西安,我想說的有太多太多。

但在今天,我想通過一名地理老師的視角,向大家介紹一下地理人眼中的西安。

西安地理位置:中國原點

地理老師雷亞鳴:什麼是西安?

西安在中國的位置

西安地處中國陸地版圖中心

中國中部與西部兩大經濟區域的結合部

是西北通往中原、華北和華東各地市的必經之路

在全國區域經濟佈局上

是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橋頭堡

具有承東啟西、連接南北的重要戰略地位

西安的地質地貌

1.地質

地理老師雷亞鳴:什麼是西安?

秦嶺航拍圖

自距今約300萬年前第三紀晚期以來

大斷裂以南秦嶺地槽褶皺帶極為活躍

山體北仰南俯劇烈降升,造就秦嶺山脈

與此同時,大斷裂以北的渭河斷陷繼續沉降

後期在風積黃土覆蓋和渭河沖積

共同作用下形成渭河平原

2.地勢特徵

地理老師雷亞鳴:什麼是西安?

西安地形圖//來自google地圖

西安市境內海拔高度差異懸殊

位居全國各城市之冠

巍峨峻峭、群峰競秀的秦嶺山地

與坦蕩舒展、平疇沃野的渭河平原界線分明

構成西安市的地貌主體

西安的河流

地理老師雷亞鳴:什麼是西安?

西安水系分佈圖

水潤長安,猶如母親的乳汁

八水指的是渭、涇、灃、澇、潏、滈、滻、灞八條河流

它們在西安城四周穿流,均屬黃河水系

著名的辭賦《上林賦》中寫道

“蕩蕩乎八川分流,相背而異態”

描寫了漢代長安上林苑的巨麗之美

以後就有了“八水繞長安”的描述

1.涇渭分明

地理老師雷亞鳴:什麼是西安?

涇河渭河交匯處//雷亞鳴親攝

涇渭分明是一個成語,源自自然景觀

涇河和渭河在西安市交匯時

由於含沙量不同,呈現出一清一濁

清水濁水同流一河互不相融的奇特景觀

形成了一道非常明顯的界限

2.灞柳依依

地理老師雷亞鳴:什麼是西安?

西安灞橋//雷亞鳴親攝

灞河是發源於秦嶺藍谷的一條河

橫貫西安東部,向北注入渭河

唐朝時,在灞橋上設立驛站

凡送別親人與好友東去

多在這裡分手還折柳相贈

唐時就有“都人送客到此折柳贈別”

為文人騷客所樂道

西安的氣候

古城西安晚霞

地理老師雷亞鳴:什麼是西安?

古城西安晚霞

西安市屬暖溫帶半溼潤大陸性季風氣候

年平均氣溫13. 0℃~ 13. 7℃

年降水量522. 4~ 719. 5毫米

年日照時數1646. 1~ 2114. 9小時

年主導風向西安市區為東北風

冷暖乾溼四季分明

春季溫暖、乾燥、多風、氣候多變

地理老師雷亞鳴:什麼是西安?

環城公園春日景象

夏季炎熱多雨,伏旱突出,多雷雨大風

地理老師雷亞鳴:什麼是西安?

2018年7月西安溫度爆表

秋季涼爽,氣溫速降,秋淋明顯

地理老師雷亞鳴:什麼是西安?

西安古觀音禪寺秋景

冬季寒冷、風小、多霧、少雨雪

地理老師雷亞鳴:什麼是西安?

一下雪,西安就成了古樸長安

西安人居住因素演變

1.舊石器時代:藍田猿人-依山而居

地理老師雷亞鳴:什麼是西安?

最早的“老陝”:藍田猿人

藍田猿人於1964年發現於陝西省藍田縣公王嶺

生活在距今約70萬年前到115萬年前

當時藍田人依山而居,以狩獵為主

生產的工具多為砍砸器、石片、石核、石球等

在惡劣的生存環境中掙扎求存

幾處灰燼和炭屑

說明當時那時候的老陝已經懂得使用火

2.新石器代:半坡人-傍水而居

地理老師雷亞鳴:什麼是西安?

半坡遺址復原模型

半坡遺址是黃河流域規模最大

保存最完整的母系氏族村落遺址

屬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距今6000年以上

半坡遺址發現在滻河東岸

新石器時代的遺址遍佈全國各地

大體臨近於當地的河流或湖泊

因為河湖不僅可以提供水源

也是重要的食物來源

和防禦野獸外敵的重要手段

半坡遺址的半地穴房屋:排水,避風,避寒

中學歷史課本中的人面魚紋彩陶盆

地理老師雷亞鳴:什麼是西安?

人面魚紋彩陶盆//現收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就出土於半坡遺址

盆中的人面魚紋不僅僅反應出來的是

當時沿河而居的人類以魚類為食和對魚生殖能力的崇拜

還反映了半坡人和魚之間的特殊感情

可能是半坡氏族崇拜的圖騰

3.漢唐長安城-依山傍水,天人合一

①漢長安城:絲綢之路起點

地理老師雷亞鳴:什麼是西安?

漢長安城假想圖

漢代長安選址關中平原腹地的原因

土地肥沃,灌溉便利

人口眾多,膏腴之地

渭河、涇河等黃河支流繞城而過

東有天險潼關,南有“南山”-秦嶺

西依甘、涼、河套之地,北有榆林、延安長城為屏障

②隋唐長安城:歷史上規模最大

地理老師雷亞鳴:什麼是西安?

唐長安城復原圖,遠處依稀可見大雁塔

隋朝建立後

隋文帝鑑於漢長安城

供水,排水嚴重不暢

北鄰渭河,常受洪水襲擾

城南龍首原限制了城市發展

南北朝無數次戰爭動亂

長安城日益凋敝殘破

地理老師雷亞鳴:什麼是西安?

唐大明宮復原模型雪景圖

唐王朝的建立後

對唐長安城進行了多方的補葺與修整

使城市佈局更趨合理化

龍首原上大明宮的建立

站在龍首原上,俯瞰全城

更顯一代帝國一統天下的氣度與風範

唐長安城反映出大一統王朝的宏偉氣魄

為體現統一天下、長治久安的願望

城池在規劃過程中包攬天人合一的思想觀念

“法天象地”,帝王為尊,百僚拱侍

4.明西安城-交通要道,西北軍事重鎮

地理老師雷亞鳴:什麼是西安?

西安城牆南門

明西安城是在唐長安城的皇城基礎上建築起來的

朱元璋以為“天下山川唯秦中號為險固”

非常重視西安的地位

西安城牆完全圍繞“防禦”戰略體系

城牆的厚度大於高度,穩固如山

地理老師雷亞鳴:什麼是西安?

周秦漢唐明清西安城市演變圖

西安的土壤及物產

1.土壤特點

地理老師雷亞鳴:什麼是西安?

渭河平原落日

西安市土壤分佈具有明顯的

水平地帶性和垂直地帶性規律

渭河平原廣泛分佈的多種農業土壤

多在自然土壤基礎上熟化形成

土壤呈水平地帶性分佈

地理老師雷亞鳴:什麼是西安?

秦嶺山谷

秦嶺山勢險峻,山嶺與深谷交錯相間

海拔越高,氣溫越低,隨著植被氣溫的變化

土壤呈垂直地帶性分佈

2.物產富饒

地理老師雷亞鳴:什麼是西安?

秦椒//油潑辣子專用

西安適宜的氣候加上肥沃的土壤

這裡自古以來就是豐腴之地

最能代表西安人性情特點的物產就是:秦椒

西安秦椒呈細而長,深紅髮亮,

味辣濃香,易幹耐藏,被稱為“辣中之王”

地理老師雷亞鳴:什麼是西安?

臨潼石榴//果大皮薄,汁多味甜

臨潼石榴集中國石榴之優

素以色澤豔麗,果大皮薄,汁多味甜

核軟鮮美,籽肥渣少,品質優良等特點而著稱

歷來是封建皇帝的貢品,享譽九州

白居易曾寫詩讚美

“日照血球將滴地,風翻火焰欲燒人”

地理老師雷亞鳴:什麼是西安?

周至獼猴桃//鮮嫩多汁,香醇甘甜

周至獼猴桃榮獲中國獼猴桃之鄉

果個大,果形整齊、酸甜適口

口感濃郁,果肉翠綠,商品性強

西安的工業、交通與旅遊

1.工業

地理老師雷亞鳴:什麼是西安?

汽車製造

西安是我國的北方及中西部最大的工業城市

關中陝北資源豐富

聚集大量的資源導向型工業

高等院校提供了大量的優秀科研人才

研發能力西部首屈一指

主要的支柱產業為機械,軍工,電子產業等

2.交通

地理老師雷亞鳴:什麼是西安?

西安道路交通網

西安地處中國陸地版圖中心

和中國中西部兩大經濟區域的結合部

是西北通往中原、華北和華東各地市的必經之路

是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橋頭堡

具有承東啟西、連接南北的重要戰略地位

是全國幹線公路網中最大的節點城市之一

3.旅遊

地理老師雷亞鳴:什麼是西安?

西安著名旅遊景點

旅遊業是西安的支柱產業

特別是人文旅遊資源極為豐富

中華民族璀璨文化的沉澱

故有“立體歷史博物館”之稱

西安的文物古蹟不僅豐富獨特

而且具有系統性和完整性

堪稱中國歷史的縮影

其數量之多、密度之大、等級之高均居全國之首

尾聲

我是雷亞鳴,一名生活在西安的地理老師

平時最喜歡的是給學生上課

閒暇時,用自己的腳步探索未知,丈量世界

我喜歡這座城市

我想,喜歡不需要理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