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最有文采的一首詞,筆底生花,讀來讓人嚮往

蘇軾最有文采的一首詞,筆底生花,讀來讓人嚮往文/三盛論史畫和詩是人們最喜歡的,因為大家覺得這兩樣東西非常有情調。那麼它們是什麼時候開始流行起來的呢?小編通過蒐集資料,瞭解到從魏晉的時候開始,畫和詩開始慢慢流行起來。而且當時流行的不只是簡簡單單的畫、詩,而是“畫和詩”。小編,在這裡就給大家玩了一個文字上的遊戲。“畫和詩”就是指相結合的作品,可以是根據卷軸上的詩,來畫畫;也可以根據卷軸上的畫,來題詩。其實它是有名字的叫“題畫詩”。

蘇軾最有文采的一首詞,筆底生花,讀來讓人嚮往

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就是東坡居士的一個篇題畫詩——《李思訓畫長江絕島圖》。小編覺得這是東坡居士寫得最好的一篇了,小編讀了這首詞,以後腦海中浮現出了很多美好的畫面。用文藝點的話來說,就是下筆成文,筆底生花,讀來讓人無比的嚮往。

蘇軾最有文采的一首詞,筆底生花,讀來讓人嚮往

在霧濛濛的江面上,從遠處划過來了一隻小竹筏,小竹筏孤零零的在江面上前行著,霧濛濛的天氣給這隻竹筏增添了一絲神秘感。空中突然起風了,一絲絲的微風吹拂著竹筏上的人。再抬頭望向江中的那隻竹筏時,卻發現不知道它去了哪裡。江的兩邊是高聳入雲的大山,山上一片翠綠,山的最高峰與天空中的雲相接壤,彷彿山就是傳說中的天山。高聳的山,挺拔的屹立在江的兩岸,懸崖峭壁的山讓小鳥都不願意繞著這座山飛行。

蘇軾最有文采的一首詞,筆底生花,讀來讓人嚮往

大家聽了小編的描述,是不是覺得十分的唯美?其實仔細細想一下,幽長的江面上只有一隻孤零零的竹筏,而且四周都圍繞著高聳入雲懸崖。其實如果正常的說出來的話,應該是十分恐怖的一個場景,但是被蘇東坡這樣一描寫出來就變得十分的唯美。不得不說蘇東坡真的是一個非常有文采的人。

蘇軾最有文采的一首詞,筆底生花,讀來讓人嚮往

這是非常完美的詩與畫結合的一個卷軸,卷軸上的畫是唐代非常有名的人畫的。如果大家在網上搜索一下這幅畫,其實畫上是沒有鳥的,蘇東坡在題詩的時候加上了鳥,用反襯的手法襯托出了山之高,連鳥都不想飛了。雖然蘇東坡沒有按照畫上的實際自己憑空捏造出了一隻鳥,但是小編不得不說他添加的確實恰到好處。

蘇軾最有文采的一首詞,筆底生花,讀來讓人嚮往

其實大家應該知道國畫和古詩詞是我們國家非常值得炫耀的兩點,因為它凝結了我們從古至今的智慧。從今天小編說的這一首詞來看,不得不說詩和畫的結合真的非常的精彩。它給了我們不一樣的感受,畫,可以給大家一種非常直觀的感受,而詩詞,卻給大家一個非常委婉的畫面,然後大家可以自行腦補。小編覺得題畫詩真的非常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