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政策迫在眉睫,區塊鏈或將提前步入成熟期?

制定政策迫在眉睫,區塊鏈或將提前步入成熟期?

區塊鏈是IT領域幾十年一遇的大技術,就像當年的互聯網一樣,會席捲整個產業改革。從某種角度來講,比當年的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對人類社會的影響更深。當前我國各個企業都在積極的探索區塊鏈,正在從金融向供應鏈、社會公益、文化娛樂等行業和領域加快擴展。雖然區塊鏈應用還處於早期階段,各領域發展程度不均衡,各行業和場景的應用還有待成熟,但是有必要在即將爆發的時期制定相應的政策予以支持與管理,才能更好的推動區塊鏈發展。

工信部加快制定區塊鏈標準

國內的區塊鏈標準化工作早在2016年就開始佈局,當年10月,由中國區塊鏈技術和產業發展論壇編寫併發布的《中國區塊鏈技術和應用發展白皮書(2016)》中首次提出中國區塊鏈標準化路線圖即標準體系框架,將區塊鏈標準分為基礎、過程和方法、可信和互操作性、業務和應用、信息安全五個大類。通過梳理國內重點企業的區塊鏈技術應用現狀,中國區塊鏈技術和產業發展論壇編寫完成了基礎類標準《信息技術區塊鏈和分佈式賬本技術參考架構》。參考架構標準的研製有利於統一對區塊鏈的認識,對各行業選擇和應用區塊鏈服務、建設區塊鏈系統等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截至2018年5月,術語和概念、參考架構、分類和本體等10項國際標準已完成立項,進入研製階段。總體上看,國內國際區塊鏈領域的標準正處於培育期,大部分關鍵性標準處於研製階段或尚未開始研製,隨著標準化工作的持續深化,更多關鍵性標準的研製和投入使用,將為規範和促進產業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隨著標準化籌備工作的推進和完成,國內國際標準化組織完成對標準化的鞏固初步落定。可以預見,未來一段時間區塊鏈標準化將進入關鍵發展時期,標準研製等工作將加快進程,將有更多研製成果出現,尤其是在基礎標準和通用技術標準等方面。目前,我國在區塊鏈標準化領域已有了一定積累,尤其是標準體系預研方面的進展明確了區塊鏈的標準化方向和路線圖,這些都為我國區塊鏈標準化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未來我國能否抓住機遇,在國際區塊鏈標準化領域發揮關鍵作用,對國內區塊鏈技術和產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區塊鏈技術助力“互聯網+政務”創新

區塊鏈作為一種新的技術架構、計算方式、服務模式,為構建“集約綠色、高效安全、共用共享”的新型政務基礎設施提供了新路徑、新模式。過去二十年間,在移動互聯網及相關技術的推動下,社會治理從電子政務蓬勃發展演進為“互聯網+政務”新階段。

以“雲計算”的理念優化重構“互聯網+政務”建設模式,加快構建新型政務基礎設施大平臺,有助於降低“互聯網+政務”的投資成本和建設週期,促進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提升綜合應用效能和整體投資效益。

據悉,傳統增值稅專用發票綜合成本高,郵寄發票所需時間長,同時也存在丟失、損壞等不可預見因素,而且受票方企業需要花費大量人力成本防範虛假髮票、違規發票、重複報銷發票等各種問題,發票管理效率較為低下。

區塊鏈專票電子化系統,有望將現有紙質專票長達一週的郵寄、流轉、接收和處理時間,縮短到全程秒級,在助力企業經營的同時,助力稅務機關實現“三流一致”全程信息管稅,專用發票虛開問題將得到一定遏制。

區塊鏈+供應鏈金融解決痛點

區塊鏈是點對點通信、數字加密、分佈式賬本、多方協同共識算法等多個領域的融合技術,具有不可篡改、鏈上數據可溯源的特性,非常適合用於多方參與的供應鏈金融業務場景。

傳統的供應鏈金融無法滿足中小企業融資需求的重要原因在於信息不對稱。作為當下信息技術“風口”的區塊鏈是一個信用機器,能消除供應鏈金融的那些痛點。區塊鏈技術與供應鏈金融“耦合”,成為突破現有供應鏈金融下的中小企業融資瓶頸的重要解決方案之一。區塊鏈技術針對供應鏈金融痛點的解決方案如下:

制定政策迫在眉睫,區塊鏈或將提前步入成熟期?

區塊鏈技術能釋放到核心企業信用到整個供應鏈條的多級供應商,提升全鏈條的融資效率,從信息流轉、信用傳遞、業務場景、回款控制以及中小企業融資上提高整個供應鏈上的資金運轉效率。

未來,我們將繼續積極地探索新技術、新手段,充分利用並釋放區塊鏈技術動能,也期待著區塊鏈技術能夠在“區塊鏈+政務”、“區塊鏈+稅務”、“區塊鏈+商事”、“區塊鏈+公共安全”等領域實現“區塊鏈+”創新的更大成果,帶給企業、消費者更多的獲得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