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名將如雲,貢獻最出眾的卻是這四人,但司馬懿後再無“強漢”

漢末紛爭近百年,中原以魏、蜀、吳三國諸侯最為強悍,世人多知曹操、劉備和孫權一度為爭奪中原打得天搖地動,動則數十萬兵馬混戰在一起;可中原之外還有一股勢力也在蠢蠢欲動,甚至還加入到三國紛爭之中,這股勢力的目的與魏蜀吳略有不同,曹劉孫為統一中原,外強卻是為了吞併大漢。儘管魏蜀吳三家為中原的統治權爭得不可開交,但面對境外勢力的滋擾,他們卻奇蹟般的做出了一致動作——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

三國名將如雲,貢獻最出眾的卻是這四人,但司馬懿後再無“強漢”

這裡必須提一下“公孫瓚”,此人在中原之爭中算不上什麼厲害人物,既沒有關羽、張飛的勇猛無敵,也沒有諸葛亮、曹操的運籌帷幄;但這要分跟誰比,對付塞外胡羌,“公孫瓚”堪稱戰神級的人物。說起公孫瓚就必須提一下“白馬義從”,這支部隊曾經一度是中原各諸侯心目中的“無敵之師”,原因是“白馬義從”曾打得匈奴、鮮卑等胡羌丟盔卸甲,甚至曾十餘騎對陣鮮卑數百騎兵,結果卻是嚇得鮮卑再不敢輕易踏足中原“瓚嘗從數十騎出行塞,見鮮卑數百騎。瓚乃自持矛,兩頭施刃,馳出刺胡,殺傷數十人,亦亡其從騎半,遂得免。鮮卑懲艾,後不敢復入塞。”

三國名將如雲,貢獻最出眾的卻是這四人,但司馬懿後再無“強漢”

這裡也從側面描述了“白馬義從”的裝備,竟然是手持兩頭都是槍尖的“雙頭槍”,能數十騎對陣多與自己十倍的敵人,而且最終還能大獲全勝,這樣的戰績也足以反映出“白馬義從”的單兵素質了;由此可看出,“白馬義從”至少也是與曹操的“虎豹騎”並駕齊驅的漢末騎兵,不然也不會“烏桓相告語,避白馬。”

三國名將如雲,貢獻最出眾的卻是這四人,但司馬懿後再無“強漢”

如果說“公孫瓚”對外屬於戰神級別的人物,那麼滅掉“白馬義從”的鞠義更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尤其是公孫瓚與袁紹之間互相爭鬥,“界橋一戰”中鞠義僅憑著強弓硬弩和八百步兵就幾乎全殲了“白馬義從”,由此也可看出,論武力“鞠義”肯定是比公孫瓚要勝強不少。再看對付胡羌的戰績如何,“鞠義”也有一支特殊部隊——先登死士;顧名思義,敢稱“死士”者必勇猛無敵,“鞠義”本就是個打起仗來不要命的人,再加上這支部隊,真可謂猶如猛虎般在戰場上馳騁.

三國名將如雲,貢獻最出眾的卻是這四人,但司馬懿後再無“強漢”

再看“鞠義”是怎麼對付塞外胡羌的。據史料記載,當年有南匈奴將河內太守“張揚”擄走,袁紹大怒,派“鞠義”率部攻打單于“於夫羅”部;這一戰“鞠義”充分展示了其勇猛的特點,先是一頓強弓硬弩的齊射,匈奴兵已經嚇得趕忙逃跑。當時的“先登死士”多為步兵,按理說其速度是不能與騎兵為主的“匈奴”相比的;但“鞠義”卻偏偏就違背了常理,率步兵一路狂奔,硬是將匈奴“於夫羅”的騎兵追上,一句廢話沒有就展開了廝殺。

三國名將如雲,貢獻最出眾的卻是這四人,但司馬懿後再無“強漢”

這一戰南匈奴真正見識到了什麼是“強漢”,“鞠義”的士兵雖然多為步兵,卻仍舊殺的單于“於夫羅”身邊的騎兵四散奔逃;結果是騎著馬的“於夫羅”自知跑不過大漢步兵,最終只得丟下“張揚”,自己也率部跪地乞降。由此可證,“鞠義”的勇猛非同一般,雖然未與呂布、張飛之流一戰,但究竟孰優孰略還真不好妄加評論;只可惜這麼勇猛的人卻難免深陷居功自傲的泥潭,最終被袁紹誘殺。

三國名將如雲,貢獻最出眾的卻是這四人,但司馬懿後再無“強漢”

說完小諸侯“公孫瓚”和袁紹第一悍將“鞠義”,再來看看三國中實力最強悍的“曹操”,他又是怎麼對付外族的?曹操曾千里奔襲烏桓,這場仗在歷史上也赫赫有名;就在建安十年“使張遼為先鋒,虜眾大崩,斬蹋頓及名王已下,胡、漢降者二十餘萬口。”這還是北征烏桓中的一次戰鬥而已,即便是一場戰鬥,曹操就一舉幹掉了三個胡人頭領“單于蹋頓”、“遼西單于樓班”和“右北平單于”。曹操與“鞠義”不同,一個擅殺,一個善降;曹操將這十餘萬胡羌降兵全部收編,還組建了一支新的部隊——“三郡烏桓”,成為了繼“虎豹騎”之後的另一支“天下名騎”。

三國名將如雲,貢獻最出眾的卻是這四人,但司馬懿後再無“強漢”

古語有云“虎父無犬子”,既然曹操這麼厲害,他的兒子對付起胡羌也不遜於其父,其中尤以“曹彰”最為彪悍。史料記載“曹彰”不讀書,偏愛舞槍弄棒,用他的話說就是“大丈夫當效衛、霍大將軍,率萬眾馳與漠上,驅戎逐狄,建功立業,何為博士?”他這麼說也是這麼做的,就在建安二十三年,烏丸再起兵作亂““彰追之,身自搏戰,射胡騎,應弦而倒者前後相屬。戰過半日,彰鎧中數箭,意氣益厲,乘勝逐北。至於桑乾,去代二百餘里。一日一夜與虜相及,擊,大破之,斬首獲生以千數。時鮮卑大人柯比能將數萬騎觀望強弱,見彰力戰,所向皆破,乃請服。北方悉平。”

三國名將如雲,貢獻最出眾的卻是這四人,但司馬懿後再無“強漢”

這段是曹彰再次“北征烏桓”的記載,其中“射胡騎,應弦而倒者前後相屬。”足證曹彰善射,頗有“趙子龍”和“呂布”等名將的“神射”風采;再看“彰鎧中數箭,意氣益厲,乘勝逐北。”也不禁讓人想起當年的猛將“許褚”,身背數十箭仍跨馬掄刀,岸邊繞行挑戰馬超。這一戰直接嚇到了遠遠觀戰的“柯比能”,雖身邊尚有萬騎,但仍被曹彰的勇武震懾,最終不戰而降。

三國名將如雲,貢獻最出眾的卻是這四人,但司馬懿後再無“強漢”

當然,由於地理位置的不同,劉備和東吳孫權雖沒有直接對戰“胡羌”,但劉備平孟獲,孫權出擊南海也成功阻止了大規模的外族入侵;這些人雖然對內互相爭戰,對外卻是出奇的一致,只可惜到了司馬懿的子孫當政時,世間再無“強漢”。

三國名將如雲,貢獻最出眾的卻是這四人,但司馬懿後再無“強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