騙子祖師爺(10)明代騙術故事,道士船中以銅換金

明代張應俞寫了一本奇書《騙經》,裡邊收錄了很多騙術故事,我們可以作為一本防騙指南來看。年底到了,大家注意防騙,動動手指,分享給朋友們,預防預防。

騙子祖師爺(10)明代騙術故事,道士船中以銅換金

京城,畢監生在南監,任期快滿,就想換幾十兩純度高的金子,拿回家給妻子小妾,當做禮物。同鄉的鄧監生就阻止他,說:“在京城換金的人,很多都被騙子用銅騙去。又不是急用金子,何必在這裡換?”

老畢就笑笑說:“京城才有好的金子啊,如果有騙子能騙到我的話,我也佩服他真是好手段!”,幾日內就換了十幾兩黃金,按照黃金的成色交易,都是高純度的黃金。

後來有一個年輕人,用一個十二兩的金錠來換。畢監生拿過來一看,成色十分不錯,於是問年輕人“兌換比例怎麼樣?”,年輕人回答:“是有個鄉官叫我拿來換的,要1兩黃金換5銀子。”老畢又遞給鄧監生看:“這金子1兩可以換6兩白銀,如果換5兩,價格很公道。”鄧監生看了說:“果然是上好的金子,可以將金子當面收起,不要過他的手,兌成60兩銀子還給他。”

老畢聽從了老鄧的話,先將這金錠收起,然後還給年輕人銀子。這個年輕人無處下手,只好拿起銀子回家,見到他父親,說:“這兩個監生那麼小心,騙不回來了。”父親急到跺腳:“全家的生意都靠這個了,把老本送出去了,以後怎麼賺錢?快去探探這個監生什麼時候回家!”問到後彙報說:“他已經訂了船,過兩日中午就上船了。”

騙子祖師爺(10)明代騙術故事,道士船中以銅換金

到了登船的時間,兩個監生到船上坐下來。老騙子裝成一個道士,衣冠乾淨整齊,也來坐船,船老闆把道士安排到船中。一起聊天的時候,道士言辭文雅,有時談到京中的官員和民俗,都很熟悉的樣子。兩個監生和同船的人也樂意和他聊天。

兩天後,快到傍晚,道士故意提到辨別珠玉寶貝的方法,大家閒談了一會。又講到辨別金子上面去,說他辨別金子更有心得,所有假金都瞞不過他。畢監生因為自誇在京城裡換了一塊好金錠,兌換比例又比別人低。船裡有幾個人想讓他拿出來估一下成色,老畢顧著炫耀,取出來遞給幾個人看,大家都說是好金。

大家都看完了,這時天色慢慢暗下來,將金子還給老畢。收入箱子的時候,道士說:“希望借來看一看。”接過來一看,說:“果然是好金子。”隨手就還給了老畢,又說到別的話題上面去。畢監生收金入箱。這時晚飯熟了,各自去吃飯。第二日早上,道士把船費給了船老闆,和其他人一起上岸走了。

騙子祖師爺(10)明代騙術故事,道士船中以銅換金

老畢回到家,將金子分別送給妻妾。幾日後,叫師傅來打金飾。先用小塊的金錠來打,師傅感嘆說這些都是好金子啊!老畢又炫耀:“我還換了一定十二兩重的,更好的金子。”師傅說:“大塊的金子,在京城裡騙子經常用銅騙人。”

老畢說:“我拿給你看,有什麼人能騙得過我?”師傅接過手,笑道:“果然是銅啊!”老畢感到奇怪,慌忙拿回來看:“真的是銅!沒理由啊,我和老鄧當時都看過,是上好的金子,又給同船的人都看了一遍,都說是好金子,沒理由大家都會被瞞過去啊?”

騙子祖師爺(10)明代騙術故事,道士船中以銅換金

忽然猛然醒悟,倒吸一口氣:“啊!是了,最後是一個道士看,還給我時天色已暗,我又沒再仔細看一看,就收進了箱子裡。就是那個時候換去的。不過這個道士為什麼有塊銅和金子那麼相似,又早早放在手上,換得這麼容易?想來在京城裡的那個年輕人,就是這個老騙子的兒子,那時騙不走,就坐船來騙啊!”

原作者評論:老騙子騙畢監生金子的手法,人人都說這真是個高手。我不認同這種說法,假如畢監生深藏不露,就算老騙子比諸葛亮還要神機妙算,怎麼能偷換到金子呢?用什麼來換?所以出錯在畢監生喜歡炫耀,自己送上門給別人騙啊,ε=(´ο`*)))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