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花4000块租了个20年使用期的房子,从此隐居在世外桃源


几年前,一个青年艺术家兼诗人花4000元租下一处终南山的老宅,使用期20年,又花了几千元将老宅改造成民居,一万元实现“诗意栖居”。山居所需的水是他自己担的,食材自己下山买。自己蒸馒头,种菜,养鹅,挖地基、铺地……乐在其中。

图为诗人自家养的猫,他说选择终南山的原因有很多,足够写一篇长长的文章,更多的原因是对民族文化根基的某种依赖。

冬天,太阳照进屋子里,暖暖的。家猫蹲在地板上懒懒的晒着太阳。诗人也搬张椅子与家猫一起晒太阳。

诗人说自己比较喜欢砖地或者水泥地,只是山上砖得一块一块背上来,所以将就用水泥了。图为诗人坐在院子外观看远处的大山风景。

诗人说独自隐居虽然十分惬意,但有时难免也会孤独。于是他从遥远的另一个村子里寻来几只狗和鹅用来饲养陪伴自己。

春冬是梅花盛开的季节。院子里的梅花全部都开放了,这也是诗人最喜欢的时候,可以静静站在树底下观赏梅花。

冬天的某天早晨,天空万里无云,阳关直接照进院子里,驱赶寒冷。诗人饲养的鹅慢悠悠的从门外走来。

到了下午,是太阳最大的时候。诗人躺在搬来摇椅上,安静的欣赏远处的乡村美景。诗人说这么好的天,一定得配个甜甜圈。

诗人表示自己在这里的日子一年比一年好。去年冬天不算长,买了个钢碳炉子,今年也在用,确实暖和,就是碳烧的太快。

诗人回忆第一年过年下山买菜时,天空下起了大雪,他背着食物,一步一步往上爬,抬头看见终南山磅礴连绵的脊背,白茫茫一片,有童话般的梦幻,穿越的恍惚。

当诗人意识到一切皆虚无的时候,才慢慢感受到存在。所以他的每一天都很满足每一年都很丰盛。他总希望每一天,每一年,都像摘果子一样,有些收获,这样的话,到了五十,知天命的年龄,一定是很坦然的,因为回忆起来,是厚厚的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