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改革創新砥礪前行 機械工業由“大國”向“強國”邁進

40年改革創新砥礪前行 機械工業由“大國”向“強國”邁進

40年改革創新砥礪前行 機械工業由“大國”向“強國”邁進

■中國聯合商報 記者 畢淑娟 北京報道

12月20日,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慶祝機械工業改革開放40週年座談會在京舉行。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會長王瑞祥在會上發表了題為《改革創新砥礪前行 以高質量發展鑄就機械強國》的主旨講話。王瑞祥回顧了機械工業改革開放40年的發展歷程,總結了改革開放40年的發展成果及經驗體會,展望了新時代機械工業的發展思路和發展願景,激發了全行業鬥志,凝聚了全行業力量,進一步推動機械工業由“大國”向“強國”邁進。

機械工業改革開放40年成績斐然

王瑞祥指出,伴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前進步伐,機械工業經歷了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變,經歷了抗擊國際金融危機、保持平穩健康發展的挑戰,經歷了調整振興、轉型升級、轉向高質量發展的變革,整體面貌發生了歷史性變化。


40年改革創新砥礪前行 機械工業由“大國”向“強國”邁進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會長 王瑞祥(攝像 劉志)


一是思想解放、觀念更新,市場化體制改革穩步推進。按照國家的總體部署,機械工業堅持解放思想,從經營理念和管理方式上,打破計劃經濟的束縛,適時推動產供銷管理模式變革。所屬寧江機床廠敢為天下先,於1979年6月在人民日報刊登“承接國內外用戶直接訂貨”的廣告,拉開了機械產品市場化的序幕。八十年代初期,機械工業率先改革價格體系,下放所屬企業,並引導企業邁出了進入市場競爭的第一步。

此後幾十年間,機械工業始終堅持高舉改革開放旗幟,堅持以市場為導向,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引領行業、惠及企業,在推進行業改革發展中,做到了思想認識到位,職能定位精準,履職盡責自覺,為激發企業活力、保持產業行穩致遠,發揮了領導和引領作用。

二是產業規模不斷壯大,產業體系更加完善。數據顯示,改革開放40年來,機械工業資產總額從1995年的1.67萬億元,增至2017年的22.33萬億元,增長13.34倍,年均增長12.5%。工業增加值1978年為97.2億元,2017年約6萬億元左右,增長約600倍,年均增速50%以上。主營業務收入2017年實現24.5萬億元,是1990年有該項指標紀錄3379.2億元的72.6倍。利潤總額2017年為1.71萬億元,是1978年69.2億元的247.6倍,年均增長15.18%。

機械工業產業體系不斷完善,完成了從製造一般產品到高、精、尖產品,從製造單機到製造大型先進成套設備的轉變,建成了產業門類齊全、產品品種豐富、具有較大規模、具有相當實力和技術水平、成套水平不斷提高的完整產業體系,在全國工業體系中佔比超過20%,對我國國民經濟的貢獻率居工業領域前茅。

三是生產裝備能力不斷增強,技術水平顯著提升。40年來,機械工業為國民經濟和國防建設提供裝備的能力不斷增強,一批重點產品產量位居世界前列。發電設備1978年產量為483.83萬千瓦,自2006年至2017年,連續12年年產量超過1億千瓦,穩居全球首位。汽車2017年產量達到2901.54萬輛,是1978年14.91萬輛的194.6倍,連續六年位居世界第一。其中轎車產量,1978年僅有2640輛, 2017年達到1193.78萬輛,是1978年產量的4591.5倍。

自主創新成效顯著,重大技術裝備水平不斷提高。自主設計製造的超超臨界火電機組性能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風電已與世界先進風電技術接軌,自主建設的“華龍一號”三代核電示範工程項目、特高壓輸變電領域技術水平處於國際領先地位。百萬噸乙烯“三機”、20兆瓦電驅天然氣長輸管線壓縮機組、10萬立方米/時大型空分設備等進入國際先進行列。120-180馬力拖拉機已替代進口,並遠銷海外。

四是產業結構不斷優化,新興產業加快發展。在裝備製造能力提升的同時,機械產業結構不斷優化,生產集中度提高。哈電、東電、上電三大集團生產的發電設備,已佔全國總產量的70%以上。汽車前十家企業產量已佔全國總產量的近90%,形成了6大類、120多個品種,基本可滿足國民經濟和用戶需要的產品結構。通用機械、重型機械、工程機械、農業機械等重點產業,都在國家經濟社會建設中,發揮了重要支撐作用。

同時,節能減排、綠色製造、智能製造、服務型製造等新興產業快速發展。據統計,我國已成為可再生能源設備的主要製造國和出口國,共向世界提供了約三分之一的太陽能板,製造了近一半的風力渦輪機。新能源汽車佔全球市場保有量50%以上,2017年產銷79.4萬輛和77.7萬輛,已連續三年居世界第一。水電、風電、光伏發電裝機容量也穩居世界首位。尤其是機器人產業快速發展,自2013年以來,我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機器人市場,2017年達到3.78萬臺,年均複合增長39.73%。

五是企業煥發活力,多種所有制經濟全面發展。民營企業、三資企業及混合所有制經濟發展迅猛,主要經濟指標在行業所佔比重已超過半壁江山。以2000年至2015年為例,機械行業民營企業由1.8萬家、佔比54.63%,發展到6.78萬家、佔比82.79%。資產總額比重由25.2%升至49.69%。主營業務收入佔比由37.15%,升至59.05%。利潤總額由佔比43.69%,增至55.4%,成為機械工業發展的主力軍。

三資企業自1981年批准第一家中美合資機械企業,1983年批准第一家汽車合資企業,至2015年三資企業的資產總額、主營業務收入和利潤總額,已分別達到全行業的17.63%、17.38%和18.65%,成為行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據原機械部外貿業務統計,1978年我國機電產品出口總額僅為2.61億美元,在世界上佔比微乎其微。2017年達到13214.7億美元,是1978年的5063.1倍。據海關統計,2003年機械工業實現對外貿易出口總額559.9億美元,2005年突破1000億美元,2006年首次實現了外貿順差,由淨進口國成為淨出口國。2017年達到4059.8億美元,創歷史新高。2003-2017年間年均增速15.2%。近年來,貿易順差均在1000億美元左右,而且出口結構也由加工貿易和以中低檔產品為主,向一般貿易和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的產品與成套設備升級。機械工業進出口在我國貿易總量中的佔比達到17.35%。

順應改革開放的大潮,我國機械企業加快了“走出去”步伐。一批骨幹企業通過海外併購,擁有了國際知名品牌的知識產權、核心技術、優秀人才和海外市場,提高了發展起點;一批企業在境外投資建廠、開辦研發機構取得成功,拓展了發展空間;一批企業在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中,找到了新的發展商機,成為了國家對外開放的骨幹力量;一批企業已開始從單一產品的輸出轉向成套設備、資本、技術和服務的輸出,出口附加值顯著提高。總體來看,機械企業開展國際產能和裝備製造合作的意識、能力和水平不斷增強,已經成為國際市場競爭中的一支勁旅。

機械工業改革開放40年發展經驗啟示

王瑞祥表示,改革開放40年,機械工業實現了快速發展,取得了長足進步。總結基本經驗和體會,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是堅持市場化導向是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從計劃經濟轉向市場經濟是一場革命性變革。在此期間,機械工業始終堅持主動從生產端入手,針對產業發展的主要問題,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努力穩增長、調結構、轉方式、換動能、增效益,推進轉型升級取得成效,保持了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二是堅持對外開放必須用好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機械工業實現快速發展,主要是及時抓住了擴大開放的發展機遇,藉助“一帶一路”建設的利好政策,從引資引技引智到走出國門,不斷擴大海外併購、建廠、建立研發機構。從拓展市場、以賣產品為主,到輸出技術、裝備與服務,加強國際產能與裝備製造合作,很好地運用兩種資源提升整體實力,在推動傳統產業國際化轉型中邁出了堅實步伐。

三是堅持自主創新是實現快速發展的推動力量。創新驅動是保持產業發展的核心動力。40年來,機械工業堅持在引進、消化、吸收國外先進技術的基礎上再創新,堅持以企業為主體,推進產學研用結合多出成果,堅持依託國家重點工程,大力推進重大技術裝備自主化取得突破,增強了我們的人才積累、技術積累和市場積累,夯實了產業發展的技術基礎。

四是堅持加強軟實力建設,才能全面提升競爭力。40年來,機械工業繼承發揚好傳統,在堅持科技創新,加強硬件建設的同時,始終堅持以人為本,深入開展群眾性質量管理、現代化企業管理、企業文化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推進工作,堅持開展優質品牌產品、品牌區域經濟和勞動模範、大國工匠等選樹活動,堅持推進行業職業教育與各類人才培育工作,不斷強化的軟實力建設,有效提高了核心競爭力,有力支撐了行業發展。

“機械工業改革開放40年的經驗啟示,為我們積累了寶貴財富,也為我們提供了實現新一輪發展的不竭動力。”王瑞祥說。

機械工業實現高質量發展任重道遠

王瑞祥強調,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大會上提出的改革開放“九個必須堅持”,指明瞭推進新時代改革開放的前進方向,也明確了新時代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實施路徑。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總書記的講話精神,牢牢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毫不動搖地堅持以發展為第一要務,堅持科學發展和高質量發展。

第一,要聚焦高質量,集中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改革開放40年,奠定了機械工業從製造大國邁向製造強國的堅實基礎,但面對當前所處的內外部經濟環境,對比新時代改革開放的新要求,實現高質量發展,還有很多問題亟待解決。

一是大而不強的問題依然突出。主要是大與強的不平衡、量與質的不平衡、質與價的不平衡問題較突出。產業整體仍處於全球裝備製造產業鏈和價值鏈的中低端,關鍵核心技術、核心零部件及高端裝備對外依存度依然較高。在前沿產業核心技術領域,與美國等發達國家的差距仍然較大。

二是發展不平衡主要體現在結構性矛盾中。主要是產能規模與結構不平衡,高端不足、低端過剩;主機與基礎支撐不平衡,基礎技術、基礎材料、基礎工藝相對薄弱;產品品種數量與質量水平不平衡,產品的安全性、穩定性、可靠性有待提高;“走出去”步伐與國際化競爭力發展不平衡,在人才、經驗、品牌建設和適應能力上亟待加強;區域協同與發展不平衡,需要加快區域之間、軍民之間、上下游之間的融合發展。

三是發展不充分的問題主要表現在發展程度和水平上。主要是科技開發與投入不充分;兩化融合、智能化、綠色化發展不充分;服務型製造與商業模式創新不充分;融合發展不充分;企業文化建設和工匠精神培育不充分,整體推進有待深入。

第二,要對標高質量,以改革創新精神謀劃推進發展。要在總結機械工業改革開放40年經驗啟示的基礎上,圍繞落實“中國製造2025”和機械工業調結構促轉型增效益的部署要求,以改善供給側結構為主線,以推進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為抓手,以實施“十三五”行業發展綱要、實現高質量發展為目標,堅持創新驅動、質量提升,堅持兩化融合、智能轉型,堅持開放升級、協調發展,著力穩增長、調結構、轉方式、補短板、提品質、增效益,加快推進行業轉型升級,為實現由大變強奠定基礎。

為此,王瑞祥提出五項重點工作任務:一是樹立高質量發展的思想理念,把實現高質量發展作為長期的指導思想在行業喊響,堅定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信心和決心;二是界定高質量發展的根本基點,以問題為導向,著力解決好行業發展的質量效益問題,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繼續穩增長作為第一要務;三是找準高質量發展的實現路徑,集中做好“調結構、補短板、換動能”三篇大文章,加快推進行業轉型升級取得成效;四是拓寬高質量發展的業務領域,提高開放升級融合發展水平,實施“一帶一路”建設,加強國際產能和裝備製造合作;五是鞏固完善行之有效的工作體系,形成合作共贏的工作機制,形成有利於服務行業和自身發展的命運共同體。同時,加強黨的建設,實現行業協會高質量發展。

最後,王瑞祥強調指出,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當前,我國更高起點、更高層次、更高目標的改革開放已經開啟,機械工業發展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開拓創新, 拼搏進取,為實現機械工業高質量發展,早日建成機械強國而努力奮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