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沉圣克莱门特丸

战斗深度“Battle Stations Submerged!”


击沉圣克莱门特丸


1943年5月4日,美国潜水艇海豹(USS Seal,SS183)在帕劳近海进行它的第6次战斗巡航,早上7点,艇员们正在吃早餐,警报声突然响起,海豹号发现了日军运输船队,关闭柴油发动机,立即下潜进入潜望镜深度,每个人迅速进入自己的战斗位置。

击沉圣克莱门特丸

罗恩.史密斯(John “Ron” Smith)

罗恩.史密斯,绰号“斯米蒂”的战斗位置在船尾鱼雷室,这里的艇员们跳下铺位,把它们折叠起来存放,将鱼雷再次装填工具展开,以便在发射鱼雷后迅速装填预备鱼雷,船尾鱼雷室有4发备用鱼雷,平时艇员们就睡在鱼雷上面。罗恩.史密斯全神贯注的看着TDC——鱼雷弹道计算机,他带着耳机准备将收到的命令输入计算机。


击沉圣克莱门特丸



海豹号在艇长哈里·B·道奇中校的指挥下驶向最佳拦截点,斯米蒂艇尾鱼雷仓同伴各个汗流浃背,只穿着短裤和凉鞋,衬衫也是脏兮兮的,但这并不能掩饰这些人都是致命的杀手,他们已经反复演练过上千次了。


击沉圣克莱门特丸



在船中间的控制室中,约翰·哈内斯中尉将推测的敌舰数据输入TDC,而斯米蒂则将TDC上显示的数字设置到每一枚待发鱼雷中,他的这一工作称为校准鱼雷,每一枚校准的鱼雷才更有希望命中敌舰(由于二战早期美国MK14鱼雷故障频出,谁也不能保证这些鱼雷准确无误的行驶和命中目标)。


击沉圣克莱门特丸



一艘日军油轮——圣克莱门特丸(San Clemente Maru,7354吨,三菱汽船)驶入哈里·B·道奇中校的瞄准镜,道奇中校下令“1号射击”,艇首鱼雷舱拉动一个黄铜扳手,2000磅压缩空气压力猛烈地将鱼雷推射出鱼雷管,海豹号突然颤抖了一下,好像它撞到了一堵砖墙。海豹号继续向这个目标发射鱼雷,“2号射击,3号射击”。

声呐兵雷曼报告说:“所有鱼雷行驶正常,直线前进。”雷曼有一双敏锐的耳朵,可以听到20英里外的螺旋桨噪音,还能分辨船只的种类,在潜航时,声呐兵就是潜艇的眼睛。现在,大家只能静静的等待,听着计时器滴答作响。当计时器的秒针与0重合时,什么声音都没听到,伍迪嘟囔着说“第一发错过了”随后,第二和第三发也未能命中(鱼雷射击目标需要精确计算目标的航向航速,以及本艇航向航速,参数输入错误或者敌舰中途改变航向都有可能射失目标)。

哈里·B·道奇中校命令海豹号转向,艇首鱼雷发射管重新装填,艇尾鱼雷舱待命准备射击,现在轮到艇尾鱼雷舱了。

哈内斯中尉:“尾鱼雷,五,六,七预备”。

斯米蒂重复:“尾鱼雷,五,六,七待命”。

哈内斯中尉,“船尾管,五,六,七开外门。”

斯米蒂:“船尾,开外门”,艇员们打开阀门,海水涌入淹没了5、6、7发射管。

“控制室”斯米蒂报告:“五,六,七外门开了。”

哈内斯中尉:“船尾管,五,六,七预热”,斯米蒂重复了命令。

哈内斯中尉:“非常好,船尾管。定深12英尺。“

斯米蒂:“定深12英尺,船尾管,抄收”,他开始旋转定深刻度盘。

哈内斯中尉:“待命五,”。

斯米蒂:“五待命,船尾管,抄收。”

哈内斯中尉:“五射击。”

TDC弹道计算机数据对齐时,哈内斯中尉按下发射按钮,同时,斯米蒂也搬动黄铜扳手,确保在电路失效时也能将鱼雷发射出去。随着鱼雷的发射,压缩空气喷出发射管,发出巨大的噪音。

在发射6号管时,斯米蒂感到很生气,因为与TDC设定的角度偏离了2度,他认为6号管的鱼雷将会错失目标。7号鱼雷发射管射出鱼雷之后,发射管内管的密封垫圈出了问题,一股海水冲入艇内,“大滑板”约翰赶紧搬动应急阀门,将舱内的进水排出。

哈内斯中尉:“船尾管,关闭外门”,斯米蒂重复了命令。

声呐兵雷曼报告说:“所有鱼雷行驶正常,直线前进。”

艇员们静静的等待,第1枚鱼雷又错过了,大家都很失望,几秒钟以后,一声巨大的爆炸震动了海豹号,这是第6号鱼雷管,原本斯米蒂认为肯定会错过目标的鱼雷命中了敌舰。

“大滑板”约翰大喊:“我们打中了那些狗崽子!”,船尾鱼雷室一片欢腾,艇员们跳跃着相互拍打庆祝。

哈内斯中尉:“再次装填,船尾管“,他停顿了一下继续说:“干得漂亮,斯米蒂!”

“船尾管开始重装,抄收,”斯米蒂说。“谢谢,哈内斯。”

“回收潜望镜,然后下潜”,CO弗兰克(Frank Greenup)抢过对讲机,向全体艇员广播:“我们击沉了一艘大型运输货轮,水里有很多日本人。”


击沉圣克莱门特丸



步兵可以通过观察来判断他们的子弹是否击中了目标, 炮兵也可以观看他们炮击的目标。水面舰艇上的炮手可以观察到它们的炮弹造成的破坏。但是潜艇艇员除了负责潜望镜的军官以外,谁也看不到目标的样子。

但即使没有声纳耳机,海豹号的艇员也听到了圣克莱门特丸在沉没。日舰的锅炉爆炸了,巨大的轰鸣声冲击着海豹号,然后,当船沉入海洋深处时,水压压碎了这艘货轮的舱壁,海豹号听到了垂死货轮的砰砰声。

日军记载:

43年4月25日,圣克莱门特丸从拉包尔基地出航,向帕劳基地航行,5月4日17点25分(日军时间)在帕劳南方55英里处,先是左舷6号与8号油舱被命中(但按照海豹号的记载,应该是1、2、3号发射管命中两枚鱼雷未爆)。随后4号油舱被鱼雷命中,这是海豹号6号管的那枚鱼雷。

日军油轮倾斜,19点25分船员撤离,2000沉没,撤离时间比较充裕,日军只有2人死亡。

水下200英尺

日军的两艘护航舰开始搜索海豹号,弗兰克命令下潜至200英尺,海豹号每平方英寸要承受90磅的水压,艇员们尽量减少移动和发出声音,现在他们由猎人变为了日军的猎物。

日军驱逐舰的声呐不断地发出砰砰的声音,一旦捕获海豹号的位置,日军即将使用深水炸弹进行攻击,日本深水炸弹通常被认为不如美国深弹有效,它有242磅炸药,只能在相对浅的150英尺深度引爆。

船尾鱼雷室的斯米蒂遇到了麻烦,5号和7号发射管重新装填完毕,而6号发射管的鱼雷装填了一半卡住了。万一日军深弹击中6号发射管外盖,水压足以让艇首鱼雷舱进水,同时鱼雷可能被推回艇内。

轰隆、轰隆,日军的深水炸弹开始爆炸了。艇员们抓紧任何东西把自己固定,潜艇剧烈摇晃,灯泡被震碎,一些管道开始进水。“大滑板”约翰急眼了,他把伍迪和死眼推开,自己拼命从鱼雷的后部将卡住的鱼雷推入6号发射管,以前还从没有人能独自做到这一点。其他人在一瞬间关闭了6号鱼雷管的内盖。

经过10或15次爆炸后,日军停止投放深水炸弹,这时海豹号已经潜航了4个小时。海豹号浮出水面,新鲜的空气涌入艇内,艇员们大口呼吸着新鲜空气,庆祝这一次胜利。

1943年6月,海豹号经过改装,即将离开中途岛开始它的第七次战斗巡逻,前往日本本州岛近海作战。



~(完)~


击沉圣克莱门特丸


这是一个海战爱好者的港湾,喜欢点击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