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场冲击来临!GPS再见,这一刻我们终于等来了

11月19日凌晨,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以"一箭双星"方式再次成功发射两颗北斗三号导航卫星。此次任务的成功,标志着我国北斗三号基本系统星座部署圆满完成,并计划年底前开通运行,向"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提供基本导航服务,迈出中国北斗从区域走向全球的"关键一步"。

又一场冲击来临!GPS再见,这一刻我们终于等来了

北斗系统,已成为中国实施改革开放40年来取得的重要成就之一。自去年11月我国发射北斗三号首发双星开始,北斗系统组网发射进入高密度期,仅1年时间,先后圆满完成11次北斗导航卫星发射任务,成功将19颗北斗三号导航卫星和1颗北斗二号导航卫星送入预定轨道,组网发射最短间隔仅17天,创造了北斗组网发射历史上高密度、高成功率的新纪录。

北斗一号实现了中国导航卫星从无到有,使我国成为继美、俄之后第三个拥有导航卫星的国家。北斗三号,则将真正实现"中国的北斗,世界的北斗"的愿景。

又一场冲击来临!GPS再见,这一刻我们终于等来了

北斗三号不仅覆盖范围提升至全球,在技术体制上也实现性能提升和服务扩展,定位精度提升至2.5至5米,较北斗二号提升1至2倍。

服务拓展方面,在进一步提高基本导航服务能力基础上,按照国际民航标准提供星基增强服务,按照国际搜救卫星组织标准提供国际搜索救援服务;在全面兼容北斗二号短报文服务基础上,服务容量提升10倍,短报文服务能力大幅提升,用户终端小型化、集成化,使用更方便。

又一场冲击来临!GPS再见,这一刻我们终于等来了

到今年底,北斗系统将面向"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开通服务,2020年服务范围覆盖全球,2035年前还将建设完善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综合时空体系。

促进卫星导航全球化应用、推动卫星导航为人类福祉发挥更大作用的承诺背后,是北斗三号快速组网的空前挑战。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作为国之重器,是重要的空间基础设施,它是由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在技术上已做到了自主可控,所有部件也都实现了全部国产化,其中某些关键指标已优于国际其他卫星导航系统。

又一场冲击来临!GPS再见,这一刻我们终于等来了

GPS是一项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科学技术,怎么能受制于人呢?北斗航空的出世能够提供全天候的精准时空信息服务,其性能更加优异,覆盖范围已提升至全球,服务方面也进一步拓展。

北斗性能丝毫不亚于美国GPS。难怪有外媒宣称,北斗卫星系统是中国为对抗美国的GPS而独立开发的系统,还称作为"中国版全球定位卫星(GPS)"系统的卫星,并向部分外国媒体公开了发射情形,旨在展示中国太空领域技术之高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