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参开启汉朝“无为而治”,为后来的文景之治做好了铺垫

汉高祖刘邦驾崩后,其儿子汉惠帝刘盈继位。第二年,年迈的老相国萧何病危。汉惠帝前去看望这位为大汉江山立下汗马功劳的开国之臣。

曹参开启汉朝“无为而治”,为后来的文景之治做好了铺垫

汉惠帝

汉惠帝提出丞相接班人选,萧何赞同

萧何作为“汉初三杰”之一,那才能可不是盖的。尤其是萧何有一项特长,那就是看人,放在今天来说,那就是一优秀的职场HR。

汉惠帝看到萧何的身体状况,心里可是很担忧啊:这萧何丞相要是去了,谁还能辅佐朕啊?萧何自然对自己的身体很是了解,知道自己所剩时日不多。当然,萧何一直以来也见惯了官斗及宫斗的残酷,也不想为子孙招惹祸事,便言道:谁能像陛下这般了解臣下呢?

汉惠帝当然也明白萧何的意思,但也没办法,便问道:你看曹参怎么样?

这个曹参又是谁呢?曹参早年和萧何都在沛县工作过,后来随同汉高祖起兵,两人的关系非常好。后来,曹参虽然也立了一些战功,但成就不及萧何,两人的地位也就不同。故此,按照人之常情,心态也会发生变化,两人的关系便不如从前了。

当然,萧何并不是小心眼的人,他知道曹参这个人,其实是一个很有智慧很有本事的人。于是,萧何对汉惠帝所提人选表示赞同,并说:陛下将来有曹参辅佐,将来臣死了也就安心了。

曹参开启汉朝“无为而治”,为后来的文景之治做好了铺垫

曹参上任,萧规曹随

曹参最开始是武将。汉朝建立后,汉高祖刘邦封长子刘肥为齐王,让曹参给刘肥做齐相。自此,曹参便开始了文职工作。那时候天下刚刚大定,曹参一到齐国,便着手国家的治理工作。他召集齐地有名的父老乡亲及儒生们,讨教当地的治理方案。曹参听说当地有一名有名的隐士,叫盖公。于是,曹参就向盖公请教。

这位盖公是信黄老学说的,认为治理天下应该无为,应当顺应自然万物的生长及发展规律,从而以让百姓过上安稳的生活。曹参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就开始信奉黄老、信奉无为而治,并将无为而治应用到了治国之中。

曹参开启汉朝“无为而治”,为后来的文景之治做好了铺垫

曹参

萧何去世后,曹参上任为汉朝丞相。按理说,一朝天子一朝臣,新官上任后,总会对前期的制度法令、工作内容、人事任免等等会做出大幅度调整,以证明自己的能干,从而为自己累积业绩。然而曹参上任后,依然遵照萧何遗留下来的制度法令治理国家;萧何所任命的各级官员,一概不改,正常开展工作;萧何所开展的一些大型项目,依旧按原计划进行实施,并不加以干涉或者进行调整。一切都如萧何所在时一般,井井有条。丞相变动的关键时刻,朝廷基本上没有大的波动。

就这样,工作顺利交接之后,国家的治理及朝廷的管理依然照旧。曹参也没有提出让人耳目一新的国家治理良方,也没有提出国家外交的新思路。曹参不仅对国家的治理没有规划,就一些比如城市改造、道路建设、皇宫修缮等一小变化都没有。汉惠帝本来对曹参是寄于厚望,可这样的情况下也有些看不懂曹参了。汉惠帝沉不住气了。于是,汉惠帝就找曹参谈话了。

曹参开启汉朝“无为而治”,为后来的文景之治做好了铺垫

汉惠帝不解,找曹参谈话

汉惠帝说:曹参啊,你是不是有什么想法?现在四下也没人,也好说,你想说啥就说吧!

曹参一听,心里很奇怪,就说:陛下,臣真的没有什么想法。

汉惠帝听了一头雾水,只好挑明了说:那你难道就不想给我说说你对国家创新改革的新设想吗?

曹参明白汉惠帝的意思了,缓缓地问汉惠帝:陛下,您认为,你和先帝相比,谁更英明神武呢?汉惠帝当然不能跟老爸比强,便说道:朕当然不能和先帝相比了!

曹参又接着问:陛下,那您看我跟德才兼备的萧何丞相比起来,谁更能干呢?汉惠帝一听噗嗤笑了,说道:你啥都没干,这还用问吗?肯定是萧丞相厉害了!

曹参开启汉朝“无为而治”,为后来的文景之治做好了铺垫

刘邦与萧何

曹参说道:陛下,您说得对!既然您的贤能比不上先帝,而我的才能又比不上萧丞相,那么,先帝和萧丞相在统一天下后,制定了明确完备的法令,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执行,又很有效,难道咱们两人还能制定出超过他们的法令吗?既然这样,陛下和我们这些臣子,应该遵守先帝的遗愿,谨慎行事。对执行了这么长时间的法令,应该不要轻易加以改动,而要照章办事。

汉惠帝听完曹参讲话,心里豁然开朗,对曹参的看法也转变了。这君臣两个人从此以后,就严格按照先帝和萧丞相制定的各项法令制度管理国家,休养生息。国家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这就是汉朝初期的“萧规曹随”。

曹参开启汉朝“无为而治”,为后来的文景之治做好了铺垫

曹参

无为而治,国力大盛

曹参开启汉朝“无为而治”,为后来的文景之治做好了铺垫。后来汉朝经过与“无为而治”一脉相承的文景之治的发展,为汉武大帝的“汉武盛世”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无为而治”的“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一无所为;而是遵守自然法则,不妄想妄为,不随意而为,不违道而为。

曹参的这一正确国策,不仅让汉朝国力得以积累,还让汉朝赢得了民心。经过发展,汉朝也拥有了南抚百粤、北击匈奴的实力。在这一国策的引导下,南方边夷之地得以从落后走向繁荣;而匈奴则被击退后,向西攻入欧洲,人类文明翻开新篇章。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上方,关注我!

您的支持,是我努力创作的动力!

点击“写评论”对本篇文章拍砖吐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