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上首位女外交官,三次奉命出使西域,帮汉朝稳定边疆数十年

两汉时期是一个英雄辈出、群星璀璨的时代,在400余年的历史中,奇人异士层出不穷,其中不乏在史书中留下浓墨重彩的女性。在这些传奇的女性中,曾三次出使西域的冯嫽堪称典型。

冯嫽本是一名婢女,长期服侍楚王刘戊的孙女刘解忧,在汉武帝派刘解忧远嫁乌孙时,被公主带在身边同行。乌孙位于今中亚巴尔喀什湖东南、新疆伊犁河流域,在当时是雄踞一方的西域大国,并长期与匈奴为敌。汉武帝为了拉拢乌孙、对抗匈奴,便对它采取和亲政策。

中国史上首位女外交官,三次奉命出使西域,帮汉朝稳定边疆数十年

刘解忧奉命下嫁乌孙,并带着冯嫽同行

在刘解忧之前,汉武帝曾侄孙女刘细君嫁给乌孙昆弥(即国王)猎骄靡为妻,而在猎骄靡病死后,又要求刘细君按照当地的风俗,改嫁猎骄靡之孙军须靡为妻。太初四年(前101年),刘细君因病去世,汉武帝出于继续巩固联盟的考虑,便让刘解忧下嫁给军须靡为妻。

刘解忧自幼在江南水乡长大,如今要远嫁距中原数千里、苦寒干燥的乌孙,其实跟流放没什么区别。再加上乌孙的风俗、语言、饮食跟汉朝差异极大,所以刘解忧到达该国后非常苦闷,好在有冯嫽的温情慰勉,才渐渐地安定下身心。而冯嫽在公主不便抛头露面的情况下,经常出面跟当地人打交道,仅用了数年时间,便已通晓该国的语言文字及风俗习惯。

中国史上首位女外交官,三次奉命出使西域,帮汉朝稳定边疆数十年

冯嫽奉命出使西域各国,被尊称“冯夫人”

为巩固汉朝与西域各国的关系,冯嫽经常以使节身份代表刘解忧出访,在向各国国王赠送礼品的同时,还向他们宣扬中原的教化。各国君臣见冯嫽大方谦恭、善于辞令,与人交谈时连翻译都不用,连连称奇,都尊称她为“冯夫人”(“初,楚主侍者冯嫽能史书,习事,尝持汉书为公主使,行赏赐于城郭诸国,敬信之,号曰冯夫人。”见《汉书·卷九十六下》)。

冯嫽不仅精明强干,而且相貌娇美,是个远近闻名的知性美女,时间一长便成为很多达官贵族竞相追求的对象,尤以乌孙国右大将最为积极。冯嫽从两国友好的大局出发,欣然同意对方的求婚。冯嫽跻身乌孙上层社会后,频频与王公贵族们交往,跟他们建立起极为亲密的关系,对于巩固乌汉关系积累了深厚的感情基础。

中国史上首位女外交官,三次奉命出使西域,帮汉朝稳定边疆数十年

乌孙右大将迎娶冯嫽,对她帮助很大

冯嫽的努力最终派上大用场。数十年后,汉武帝的曾孙汉宣帝在位期间,乌孙发生内乱,北山大将乌就屠杀死昆弥泥靡,并且自立为王,而汉朝则希望由解忧公主的儿子元贵靡即位。为了逼迫乌就屠退位,汉宣帝派遣破羌将军辛武贤率领一万五千兵马进驻敦煌,准备讨伐乌就屠。

在这种危峻的情况下,冯嫽接受西域都护郑吉的命令,对乌就屠晓以利害,劝说他让位于元贵靡,并保证为他争取高级称号。乌就屠答应了冯嫽的建议,就此使乌孙免于刀兵之灾(“都护郑吉使冯夫人说乌就屠,以汉兵方出,必见灭,不如降。乌就屠恐,曰:‘愿得小号。’”引文同上)。

中国史上首位女外交官,三次奉命出使西域,帮汉朝稳定边疆数十年

汉宣帝召见冯嫽,并命百官出城迎接

汉宣帝得知冯嫽出使告成,在兴奋之余便想见见这位奇女子,于是下诏令她回京面圣。冯嫽阔别中原40多年后,终于回到重回故土,而宣帝为了表彰她的功绩,下令文武百僚在城郊迎接。与此同时,长安百姓为目睹女使者的风采,也是成群结队地赶来,使得城外人山人海,场面甚是壮观。

冯嫽入京后,接受皇帝的召见、慰问,并接受再次出使乌孙的命令。不久,冯嫽乘坐驷马锦车,手持汉节,将乌就屠召至西域汉军驻守的赤谷城,奉皇帝的命令封他为小昆弥,并正式册立元贵靡为大昆弥。乌就屠听从命令,自此对汉朝表示效忠。

甘露三年(前51年),年逾七十的公主刘解忧因为思念故土,便向皇帝申请回到中原养老,并得到宣帝的同意,冯嫽奉命与之同行。冯嫽虽然重回中原,但总是放心不下乌孙的局势,更加难以割舍在乌孙的亲朋。于是在刘解忧薨逝后,冯嫽便向汉元帝请求再度出使乌孙,并得到皇帝的同意。

中国史上首位女外交官,三次奉命出使西域,帮汉朝稳定边疆数十年

冯嫽晚年再次出使乌孙,成功稳定该国局势

冯嫽第三度到达乌孙后,凭借着她的威望与才干,成功地说服各方冰释前嫌,共同辅佐元贵靡之子星靡治理国家。正是在冯嫽的努力下,星靡安稳地度过执政危机,而乌孙国也由此局势稳定、国泰民安,与汉朝的友好关系更进一步。冯嫽作为中国史上首位女外交官,三次出使西域,帮助汉朝稳定边疆数十年,功莫大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