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相守——写在父母结婚60年纪念日

永远的相守——写在父母结婚60年纪念日

永远的相守

——写在父母结婚60年纪念日

永远的相守——写在父母结婚60年纪念日
永远的相守——写在父母结婚60年纪念日

结婚时的照片。

60年,一个甲子,天干地支结合的一个轮回。1959年1月1日,60年前的元旦,34岁甘肃籍“九二五”起义老兵陈登荣与投亲来疆的19岁四川籍姑娘胥淑英结婚了,这也是兵团第一代军垦人中最典型的老夫少妻的组合。

他们,就是我英俊帅气的爸爸和漂亮娟秀的妈妈。

相遇靠奇缘,结合很简单,相守是永远。没有太多的选择,没有太深的了解,彼此的第一感觉,心里大致能接受对方。在组织的关怀下,简单又热闹地结婚了。他们是那个特定年代、那个特殊人群中的一员,经历了我们无法复制的岁月,彼此拥有了此生难以割舍的爱亲。

执子之手、与之携老。60年,相濡以沫,风雨同舟;60年,举案齐眉、相敬如宾;60年,艰难困苦,刻骨铭心;60年,相亲相爱,不离不弃;60年,不屈不挠,奋进不息。在芸芸众生中,他们就是沧海一粟,但对于我们这个家,他们却是生命之源、血脉之根、精神支柱。

永远的相守——写在父母结婚60年纪念日

银婚时的照片。

妈妈是幸运的,缘于爸爸踏实善良忠厚,给了她稳定的家。妈妈幼年时,外公去世,妈妈和外婆母女俩相依为命、艰难度日。婚后,妈妈和爸爸把孤苦伶仃的外婆从四川接来一同生活,不仅给外婆养老送终,而且,后来已经糊涂了的父亲在我们带他和母亲挑选墓地时,他竟然清醒地表示将来要和妈妈一起去陪外婆;爸爸是幸福的,妈妈勤劳贤良明事理,和他共同担起抚养照料我两个叔叔的责任。

当年,爸爸被抓壮丁离家十几载,1962年爷爷奶奶去世后,他把两个未成年的弟弟接到新疆,抚养两个弟弟上学、工作、成家。爸爸妈妈共生育了两儿三女五个孩子,在那缺吃少穿物质极度贫乏的年代,妈妈上要奉养老人,中要照顾我的叔叔,下要喂大我们,还有日复一日繁重的劳作和一个接一个运动的冲击,身心承受着怎样的压力?难以想象他们的每一天是怎样度过的?至今,我的脑海里还印刻着妈妈一头卷发穿着颜色发白打着补丁的棉衣站在连队食堂墙边的背影,头发卷卷的,气质是那么好,虽然衣服是那么破旧——连队发的新衣服要给我的叔叔们穿,家里的被褥要给住集体宿舍的我的叔叔们用,他们自己穿的是旧衣服,睡的是麦秸秆。

妈妈总说,叔叔们年轻,不能让人笑话!记得小时候,家门口时常有走家窜户要饭的,妈妈总是给个他们几个馍馍再舀一碗面。有一次,爸爸竟从连部领来了一个怀抱孩子要饭的女人,我现在依然记得她那瘦高个的模样。她在我家一住就是一个星期,妈妈不仅热情接纳了她,而且嘘寒问暖拉家常,仿佛她不是流落要饭的而是来做客的。我很不解,妈妈说,这个女的可能是和家人生气跑出来的,你爸爸看到她想起你姑姑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两个善良的人在艰难困苦中相互理解支撑,心里装的都是亲人。他们做到了女婿如儿、长兄如父、大嫂如母。他们对待父母、对待兄弟姊妹、对待双方家庭的那种责任担当和克己付出,对我们而言那是高山仰止,我们没有一个能做的到,更不要说超越了。这就是他们形成的家风,是我们几个儿女要永远学习和传承的。

永远的相守——写在父母结婚60年纪念日

金婚时的照片。

苦难中的相守和抚慰滋养着普通家庭每个人的情感,让寒冷的岁月变得十分温暖。虽然爸爸妈妈的结合,生存的需要大于情感的交流,但他们是真心相爱的。小时候的记忆中,爸爸妈妈从没有吵过架。爸爸在家里是至高无上的,爸爸不上饭桌,妈妈是不允许开饭的,如果我们兄妹几个,谁要是不小心坐了爸爸的衣帽那是要顶在头上赎罪的。最难忘的是每天早上白瓷缸里的开水冲鸡蛋,在我们眼是那就是琼琅玉液,可这只能爸爸一个人独享。那是在文革期间,爸爸被批斗进了老牛班,干着全连最累的活。妈妈说,他在外面挨整受气,我要在家里让他感受到温暖。从那时起,以后的几十年里,无论家里生活多艰难,妈妈都要想办法保证爸爸每天早上喝上开水冲鸡蛋,这成了家里的惯例。也正因为有了妈妈无微不至的照料,一辈子吃苦受累出大力的爸爸身体一直都是很好。时到如今,爸爸的身体器官除了机能的自然衰老,没有任何病状,我想妈妈的开水冲鸡蛋应该功不可没。爸爸虽然年长妈妈14岁,但硬是陪妈妈走过了60年,这也算是对妈妈给他关爱照顾的回报吧!

爸爸对妈妈是非常依恋的。糊涂后的爸爸视线里不能没有妈妈,看不见妈妈就很焦虑,不吃不喝也要找到妈妈。间或清醒的时候,他会深情地对妈妈说:“谢谢你照顾我,你辛苦了!"这时,妈妈就会激动的热泪盈眶,她又充满激情地更加细致地照料爸爸。妈妈常说:“你爸爸一心一意为这个家,这辈子没有做过对不起我、对不起这个家的事,不糊涂的时候对我很好!”爸爸妈妈的晚年生活是幸福的,他们一起旅游,一起唱歌,一起读书写字,一起打麻将,相互斯守,从不分离。爸爸妈妈的爱情给我们几个儿女的启示是:既然选择了对方,就要互相尊重,彼此珍惜,一心一意为家庭,真心实意爱亲人。这也是我们非常羡慕和要需要学习传承的。

常说父爱如山,母爱如海。爸爸妈妈对我们的恩情比山高比海深,我们永远回报不尽。我脑海里经常浮现一幅画:鸟巢里几只小鸟仰着头张着小嘴嗷嗷待哺,一只老鸟飞来站在鸟巢边,把衔在嘴里的食物喂进一个个张着的嘴里。我总觉得那几个小鸟就是我们几个兄弟姊妹,那老鸟就是爸爸妈妈。在我的记忆里,爸爸妈妈为了我们五张嘴没日没夜地忙碌操劳。为了我们能吃饱,爸爸妈妈不放过任何捡拾庄稼的机会。泡软的黄豆椿出来和面做出的带着豆腥味的馍,填充着我们正成长发育着的胃;为了在青黄不接时有菜吃,爸爸找炊事班班长让我们在连队食堂翻菜窖时捡拾不要的菜;为了让我们吃上肉,爸爸妈妈抽空打草做饲料给老乡养羊。爸爸永远在干活,不是浇水就是挖草滩、拉肥料;妈妈永远有纳不完的鞋底、做不完的衣服、补不完的补丁。每当看到妈妈弯曲变形的手,我的心就阵阵刺痛。

为了摆脱贫困,爸爸在临近退休的年龄,和妈妈承包羊群、种地养牛。忘不了妈妈脚底被铁钉扎伤,难以行走,但每天天不亮起床忍着剧痛一瘸一拐喂牛挤牛奶的情景;忘不了寒冷的秋冬时节,爸爸妈妈冒着风雪,用冻得发木的双手,在锅底一边烧火一边压收打瓜的画面,那湿湿碌碌的衣服贴在身上看着都让人直打冷颤;忘不了雨中妈妈赶着牛车,拉着自家种的蔬菜,走街串巷的叫卖声……

永远的相守——写在父母结婚60年纪念日

金婚时的照片。

在爸妈的辛勤劳作下,80年代中期,我家的经济开始比较宽余了。为了让儿女们受到良好的教育,他们在家里最需要劳力时先后送弟弟妹妹自费上大学,帮在教育学院进修的姐姐照顾孩子。妈妈常说,我小时候想上学上不了,现在我的孩子只要他们愿意上学,再难我都要供养。上学读书是家里最重要的事,只要我们是在学习,家里再忙爸妈也不会让我们干活。我们长大成人后,爸妈把我们的婚嫁大事也都办得体体面面。后来,我们的孩子只要考上大学,他们就会奖励1万元。为了让儿女们安居乐业,父母自己住着平房,倾其所有帮助儿女们一个个住进楼房。爸妈心里只有儿女,唯独没有自己。当孙辈们买房钱紧张时,他们又把千方百计把存下养老的钱毫不犹豫地拿出来。妈妈说,孩子们有难处,正需要钱的时候,我把钱留着有什么意义?日益衰老的父母,因为对儿女们深切而无私的爱,顶住了常人难以承受的压力,他们拥有常人没有的开明豁达。

在最初爸爸开始糊涂时,他常常反复地说:“我累得很,我拉着架子车跑呀跑,车上躺着哭喊着疼得死去活来要生的女人,那是两条命呀。又宽又深的排干渠还流淌着水,我拉着车子就拼命冲过去,爬着跪着连泥带水连人带车使劲地拽上岸,到了医院我就瘫了。没有多久女人就生了,抱过来一个漂漂亮亮的女娃娃,我就在她脸上亲呀亲呀!”爸爸每次说到这,他就把嘴嘟着,头来回晃着,仿佛正在亲吻那可爱的女婴。这个女婴就是我的姐姐。每每这个时候,我的泪眼里就浮现那个浑身泥水、疲惫不堪的男人从护士手中接过孩子,喜极而泣亲吻带着胎血的婴儿。这就是用生命把我们带到这个世上、我亲爱的爸爸妈妈!

在记忆里,上学、工作、结婚、生养孩子等等,这些过程中好像都是妈妈在为我们操心,爸爸仿佛不存在似的。爸爸话很少,我好像从来没有单独跟爸爸交流过。然而在我结婚前,我和丈夫因为一些小事闹别扭。秋雨之后的一天上午,丈夫打电话说他爸带着我爸来看新房,问我能不能过去。我从办公室赶过去,公公正在向爸爸一一做着介绍,爸爸认真地听着,仔细地看着。公公说是爸爸找到家里,说要来看看新房的,还说酒厂那边路上有泥,爸爸来的路上布鞋都湿了,可爸爸连连说“没事没事”。因为爸爸的到来,我和丈夫和解了。这事就这么过去了,后来我也很少想起。在后来陪伴爸爸的日子里,我突然想起这件事,万分感慨,是怎样的牵挂让爸爸独自去找公公,他又是怎么踏着泥泞找到从未去过的公公家?当时这个问题并未引起我的注意,这么多年也从未问过爸爸。如今,爸爸糊涂了,公公也走了,这成了永远的不解之谜。

回望过去的岁月,在我们兄妹几个成长的过程中,爸爸妈妈从来都没有缺席,始终默默地陪伴扶持着我们。既使是在他们的垂暮之年,仍然用极度节省的方式存钱以给儿孙们提供更多的财富,让孩子们生活得幸福快乐!他们就像既将燃尽的油灯,拼命地跳动火苗,努力照亮儿孙们前行的道路。

永远的相守——写在父母结婚60年纪念日

结婚55周年纪念日。

感谢父母给了我们生命,让我们拥有了这样一个大家庭,享受着人生最宝贵的亲情!感谢父母含辛茹苦把我们养大成人,让我们在经历家庭、学校、社会不同阶段的生活中,有了丰富多彩的人生!感谢父母对子孙倾其所有忘我地奉献,为我们排忧解难,让我们的日子过得快乐轻松!感谢父母顽强地活着,成全了我们孝心,给了我们反哺的机会,让我们少了些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爸爸妈妈用平凡的人生谱写了一曲琴瑟和鸣、感天动地的乐章,给予了我们享用不尽的精神财富。

爸爸曾说,我和你妈是一棵大树,你们是发出的五个树枝。妈妈常说,我就是希望子子孙孙越过越好,一代更比一代强。爸爸妈妈,汲取着你们的营养,我们家这棵大树已是枝繁叶茂,并且发枝散叶,繁衍生息,薪火相传……(陈明兰)

永远的相守——写在父母结婚60年纪念日永远的相守——写在父母结婚60年纪念日

欢迎来稿,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