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國債供給壓力有多大——華創投顧部專題報告20181230

主要內容:

近日,財政部公佈了2019年國債發行計劃。與2018年的國債發行實際情況相比,2019年的國債發行計劃中,關鍵期限國債發行期數均與2018年持平;非關鍵期限中,2年期國債由9期增加到11期,30年期國債由9期增加到10期,50年期國債由2期增加到3期。因此,2019年記賬式附息國債發行總期數由2018年的80期增加到84期。整體來看,2019年國債發行期數較2018年仍呈現上升趨勢。

那麼2019年國債發行整體規模有多大?每期的發行規模又會如何變化呢?首先,我們可以通過估算2019年的中央財政赤字規模,得到2019年的國債淨髮行規模。由於2018年前三季度名義GDP累計同比增速為9.9%,我們假設2018年全年名義GDP同比增速為9.5%,可以計算出2018年名義GDP規模約為905698億元。再假設2019年名義GDP增速為9%,則可以計算出2019年名義GDP規模約為987211億元。如果假定2019年的赤字率為3%,那麼由此可以計算出2019年的財政赤字規模約為2.96萬億元,較2018年增加5800億元。由於2012年以來,中央財政赤字佔財政赤字總規模的比重一直維持在65-70%之間,我們假設2019年中央財政赤字佔比基本持平於2018年,為65%左右,則預計2019年中央財政赤字規模約為1.92萬億元,較2018年增加3700億元。因此我們預計2019年的國債淨髮行規模約為1.92萬億元,較2018年增加5300億元。然後,我們就可以計算出2019年的國債發行總規模。由於2019年國債到期規模為20281.9億元,再加上上文估計的2019年國債淨髮行規模1.92萬億元,可以計算出2019年的國債發行總規模約為39481.9億元,較2018年增加3360.18億元。

接下來我們將對2019年每期國債發行規模會如何變化進行分析。由於2019年儲蓄國債發行期數與2018年持平,貼現國債發行期數大概率與2018年持平,我們假設2019年儲蓄國債單隻平均發行規模為200億,貼現國債單隻平均發行規模為100億,基本與2018年持平,那麼2019年儲蓄國債和貼現國債的發行總規模分別為3600億元和6000億元,這意味著附息國債發行總規模將達到29881.9億元,平均每期國債發行規模都將較2018年上升40億元左右。如果按照2018年單期國債發行規模最高480億元計算,2019年單期國債發行規模有望突破500億元,供給壓力較2018年進一步加大。

更值得關注的是,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決定:在2019年3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批准當年地方政府債務限額之前,授權國務院提前下達2019年地方政府新增一般債務限額5800億元、新增專項債務限額8100億元,合計13900億元。這意味著2019年地方政府債務的發行將由往年的4月份啟動提前至年初開始,一季度利率債供給壓力將顯著加大,按照最近幾年地方債發行規模估算,如果2019年全年地方債發行平均分配到4個季度,那麼一季度利率債供給將猛增萬億左右。而且需要注意的是,過去幾年地方債發行中,地方置換債發行佔據了半數以上的規模,這一部分地方債以置換存量債務為目的,因此並不帶來增量債務,不擠佔銀行的新增配置額度,而從2019年開始,由於地方置換債發行已經基本結束,未來發行的地方債都將帶來實實在在的增量供給,佔據大量的銀行新增配置需求。往年一季度由於配置需求較多而利率債供給有限,往往會形成因一級市場供不應求而帶來的利率下行,隨著地方債發行提前至年初開始,這一情況將得到根本性轉變,2019年一季度因供給井噴而帶來的利率反彈風險不容忽視。

近日,財政部公佈了2019年國債發行計劃。與2018年的國債發行實際情況相比,2019年的國債發行計劃中,關鍵期限國債發行期數均與2018年持平;非關鍵期限中,2年期國債由9期增加到11期,30年期國債由9期增加到10期,50年期國債由2期增加到3期。因此,2019年記賬式附息國債發行總期數由2018年的80期增加到84期。除此之外,2019年憑證式和電子式國債發行計劃與2018年期數持平,一季度貼現國債發行計劃(二季度到四季度的貼現國債發行計劃尚未公佈)較2018年減少2期,減少的2期均集中在2月,主要受春節因素影響,預計將在二季度後補齊。整體來看,2019年國債發行期數較2018年仍呈現上升趨勢。

2019年国债供给压力有多大——华创投顾部专题报告20181230

那麼2019年國債發行整體規模有多大?每期的發行規模又會如何變化呢?

眾所周知,國債年度發行規模取決於當年國債的到期規模和中央財政赤字規模,其中當年國債到期規模決定了國債滾動發行規模(國債通常情況下不還本,通過滾動發行續作到期國債),中央財政赤字規模決定了國債淨髮行規模。以2018年為例,2018年國債發行量共計36121.72億元,其中到期償還滾動發行22208.07億元,淨髮行量13913.65億元,與2018年財政預算中中央財政赤字規模1.55萬億元差距不大。

那麼由此我們就可以推算2019年的國債發行規模。首先,我們可以通過估算2019年的中央財政赤字規模,得到2019年的國債淨髮行規模。由於2018年前三季度名義GDP累計同比增速為9.9%,我們假設2018年全年名義GDP同比增速為9.5%(由於四季度經濟基本面較三季度有所下滑,四季度GDP平減指數預計與三季度相比也略有回落,因此保守估計2018年名義GDP增速為9.5%),可以計算出2018年名義GDP規模約為905698億元。再假設2019年名義GDP增速為9%(假設2019年經濟基本面較2018年繼續下滑,通脹與2018年基本持平),則可以計算出2019年名義GDP規模約為987211億元。如果假定2019年的赤字率為3%(2019年財政政策大概率在2018年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力,因此我們預計2019年赤字率由2.6%回升至3%),那麼由此可以計算出2019年的財政赤字規模約為2.96萬億元,較2018年增加5800億元。由於2012年以來,中央財政赤字佔財政赤字總規模的比重一直維持在65-70%之間,我們假設2019年中央財政赤字佔比基本持平於2018年,為65%左右,則預計2019年中央財政赤字規模約為1.92萬億元,較2018年增加3700億元。因此我們預計2019年的國債淨髮行規模約為1.92萬億元,較2018年增加5300億元。

然後,我們就可以計算出2019年的國債發行總規模。由於2019年國債到期規模為20281.9億元,再加上上文估計的2019年國債淨髮行規模1.92萬億元,可以計算出2019年的國債發行總規模約為39481.9億元,較2018年增加3360.18億元。

接下來我們將對2019年每期國債發行規模會如何變化進行分析。由於2019年儲蓄國債發行期數與2018年持平,貼現國債發行期數大概率與2018年持平(目前僅公佈了一季度發行計劃),我們假設2019年儲蓄國債單隻平均發行規模為200億,貼現國債單隻平均發行規模為100億,基本與2018年持平,那麼2019年儲蓄國債和貼現國債的發行總規模分別為3600億元和6000億元,這意味著附息國債發行總規模將達到29881.9億元,平均每期國債發行規模都將較2018年上升40億元左右。如果按照2018年單期國債發行規模最高480億元計算,2019年單期國債發行規模有望突破500億元,供給壓力較2018年進一步加大。

從短期來看,2019年一季度記賬式附息國債發行期數為18期,較2018年同期增加1期,整體供給壓力較去年同期有所加大。從節奏上看,由於2018年春節在2月中旬,所以對2月國債發行影響較大,2018年1-3月國債發行期數分別為7期、4期和6期。而2019年春節在2月初,對國債發行影響相對有限,2019年1-3月國債發行期數分別為6期、7期和5期,2月份國債供給壓力較去年同期顯著加大。

更值得關注的是,為了加快地方政府債券發行使用進度,保障重點項目資金需求,發揮政府債券資金對穩投資、擴內需、補短板的重要作用,更好發揮積極的財政政策作用,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決定:在2019年3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批准當年地方政府債務限額之前,授權國務院提前下達2019年地方政府新增一般債務限額5800億元、新增專項債務限額8100億元,合計13900億元;授權國務院在2019年以後年度,在當年新增地方政府債務限額的60%以內,提前下達下一年度新增地方政府債務限額(包括一般債務限額和專項債務限額)。這意味著2019年地方政府債務的發行將由往年的4月份啟動提前至年初開始,一季度利率債供給壓力將顯著加大,按照最近幾年地方債發行規模(平均每年4萬億以上)估算,如果2019年全年地方債發行平均分配到4個季度,那麼一季度利率債供給將猛增萬億左右。而且需要注意的是,過去幾年地方債發行中,地方置換債發行佔據了半數以上的規模,這一部分地方債以置換存量債務為目的,因此並不帶來增量債務,不擠佔銀行的新增配置額度,而從2019年開始,由於地方置換債發行已經基本結束,未來發行的地方債都將帶來實實在在的增量供給,佔據大量的銀行新增配置需求。往年一季度由於配置需求較多而利率債供給有限,往往會形成因一級市場供不應求而帶來的利率下行,隨著地方債發行提前至年初開始,這一情況將得到根本性轉變,2019年一季度因供給井噴而帶來的利率反彈風險不容忽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