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也貪婪,請做好保命底線!

“當我看見一個危險信號的時候,我不跟它爭執。我躲開

!幾天以後,如果一切看起來還不錯,我就再回來。”當年做空華爾街的美國股市投機天才傑西利弗莫爾的經典名言被經歷了股災“洗禮”後的期貨傳奇人物劉強奉為至尊,只可惜,認識透徹的方式是以血作為代價的。

如果你也貪婪,請做好保命底線!

劉強死前留下的最後一篇博文再次引發了公眾關於股市投機心態與風險規避的爭論。

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資深基金經理指出,正如同賭博投機一般,投身於股市時刻需要有面對贏得盆滿缽滿的大快以及瞬間輸得血本無歸的尷尬的心理準備。雖說輸贏的概率都是50%,但部分股票投機者在買進時都是自信心爆棚,將贏的概率無限放大至接近100%,對這隻股票漲漲漲深信不疑,從而極度誇大了主觀能動性的作用。

股市風險和投機者一個願打,一個願挨,而且願賭就要服輸,自殺這種最極端的方式,解決不了問題,只是一種無力承擔後果而消極避世的脆弱感爆棚,短期之內可能無法完全清除,但這種行為方式應該是極力避免的。

另外,金融市場交易的自由性和流動性以及不穩定性都非常高,每個參與到市場中的交易者都應該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出了事也不能單純地就把責任全歸咎到其他人或者政府的身上,因此

劉強對於這輪股災的歸因合理性依然有待探討。

愛因斯坦曾說過,複利是人類歷史上的“第八大奇蹟”。長遠而穩健的複利可以獲得驚人的指數級收益,而且不必冒那麼大的風險。巴菲特也是不遺餘力地在多個場合宣揚複利的巨大作用。

但遺憾的是,中國的證券市場發展仍然不成熟,多以資金和投機為主。

受一夜暴富不費吹灰之力得到幸運女神的眷顧而成為百萬富翁的心態驅動,許多股市投機者並沒有依靠複利來獲得長遠利益的耐心,因為很多人進入股市就是為了“賺快錢”,越快越好,遂採取了將風險和收益無限放大的做法。

因此,複利在這類人群的眼中基本等同於無稽之談,因為這與他們進入資本市場的初衷相違背,手段無法為目標的實現而辯護。

一位在股市摸爬滾打多年的股民說,從中國牛市的時間性來說,複利在中國也是不太現實的。如果你看中的一隻股票從8元到40元,你僅僅只賺取了0.8元,獲利10%。待你將股票拋出之後,10元的檔位大部分人一般是不會再買入了,因為你難以接受8.8元拋出10元再買入的做法,結果你這之後無法接受一路都不買,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它最後漲到40元。

劉強在《期貨大作手風雲錄》中提到了投機和賭博的最大區別在於宏觀視野範圍的不同。滿倉雖然對於期貨領域來說是大忌,但同時也是一個比較相對的概念,因為倉位的盈缺度是因人而異的。成熟的期貨作手會將滿倉視作為效率最高的做盤方法。萬事萬物皆是相對的,一米的水深對於松鼠來說已經是滿倉了,但對於大象則是綽綽有餘。

期貨大師就好比是內容充實的無限網頁加載,看似滾輪已經拖動到最下方到底無法操作了,但緩衝一下,新的部分在原有的基礎上又會重新加載出來,永遠“不滿”。

劉強的“風險之下各自保命”觀點引人深思。高頓財經FRM研究中心研究員Alex稱,在金融市場防控和規避風險的世界裡,底線思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正如利弗莫爾的觀點,時刻都要留意著有可能會出現的危險信號。因為在一件事情裡,你所要達成的目標系統越複雜,動機衝突發生的概率就會越高。在投資這個領域表現得更是淋漓盡致。

所以,請記得要簡化並控制目標的設定,將其控制在合理的範圍之內。

並時刻做好撤離的準備,把每一次投資都當成是傾家蕩產的開始,謹慎而行,居安思危,這樣你就不至於滿盤皆虧。

“投機,天下最徹頭徹尾充滿魔力的遊戲。但是這個遊戲懶得動腦子的人不能玩,心理不健全的人不能玩,企圖一夜暴富的冒險家不能玩,這些人一旦貿然捲入,終究要一貧如洗。”多次遊走於暴富與破產邊緣的利弗莫爾道出了最強的心聲,不是所有人都有應對股市風險的能力和輸得起的魄力的。

如果你也貪婪,請做好保命底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