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之内 轰炸机4次挂核弹抵近美国本土 美方发声后次数更多

随着俄罗斯的经济在“独立”后逐渐恢复了元气,战略轰炸机巡航这个烧钱的“游戏”又开始“玩起来”了。这不,就在2017年4月,俄罗斯图95战略轰炸机携带可搭载核弹头的KN-55巡航导弹“眺望”美国的阿拉斯加。而美国人自然也不会放过这一“大好机会”,于是美国国务卿亲自出马,不光把俄罗斯的图95MS描绘成“凶神恶煞”,而且把俄罗斯图95MS的行为称为“及其不专业和不负责”的。而俄罗斯并没有被“美国国务卿”的言语吓破胆,并且还增加了“眺望”阿拉斯加的次数。但在小兵兵看来,虽然俄罗斯的战略轰炸机部队“阵容”十分强大,但那些轰炸机都是它的老爹“苏联”给的。

所以小兵兵今天就给大家“水一期”,聊一聊苏联战略轰炸机的发展史。

一周之内 轰炸机4次挂核弹抵近美国本土 美方发声后次数更多

1945年,由于日本在广岛和长崎这两个地方分别遭到了“正义制裁”,所以日本沦为了“民主国家”的“桥头堡”。而当时的苏联,由于刚刚结束卫国战争,且自己家的工业受到了“严重破坏”,所以苏联以“扣押”的B29轰炸机为蓝本,设计出了苏联版的“同温层堡垒”,图4“公牛”就此诞生。但由于喷气式飞机的快速发展,再加上苏联已经因“西方世界”的“未来”而“大动肝火”。所以能够飞到美国本土的喷气式战略轰炸机就被提上了日程。而在米亚西舍夫的“加持下”,苏联的第一种喷气式战略轰炸机“米亚-4”“野牛”诞生了。

米亚-4战略轰炸机,长47.20米,翼展50.48米,高11.30米,最大起飞重量138,500公斤,最大航程达到了8100千米。虽然米亚-4是苏联的第一款喷气式战略轰炸机,但它的最大航程就只能保证飞到美国,回得来回不来都要看看墨西哥的“脸色”,如果“脸色”好,米亚-4可以“轰炸完美国后”直接飞到墨西哥补给燃料,然后再飞回苏联,如果“脸色”不好,那对不起,可能米亚-4只能成为“苏联版”的神风特攻机了。所以这型号飞机最后也就生产了110架来充当苏联的“门面”。

一周之内 轰炸机4次挂核弹抵近美国本土 美方发声后次数更多

而随着美国B-52轰炸机在越南战场上大显神威,苏联开始研发替换米亚-4的战略轰炸机,一开始毛子还是想用涡喷发动机作为飞机的动力,但奈何自家的航空发动机落后美国20年。但随着同轴反向螺旋桨和涡桨发动机技术的成熟,苏联开始从实际出发,研发出了图95战略轰炸机,该型号轰炸机不光让苏联方面第一次有了真正能威胁美国本土的“飞行堡垒”,而且也让苏联真正拥有了“战略空基核打击平台”。

随着“欧洲三杰”大量装备远程防空导弹,原本用来威慑欧洲的图16轰炸机开始暴露出许多问题,如飞机不能超音速飞行、飞机生存能力差等等。而此时世界航空业刮起了“可变后掠翼”的“旋风”。于是,苏联图波列夫设计局根据苏联军队的实际需求,开发出了图22“眼罩”超音速轰炸机。该飞机相对于图16轰炸机,它速度快且机动灵活,一经推出,就广受苏联飞行员们的喜爱。但随着苏联远洋反舰任务逐渐从图16转交到了图22,图22轰炸机不能搭载远程导弹就成为了麻烦事,同时,由于苏联整体化工水平并不高,所以导弹的体积和重量自然很大,于是,为了满足“远程导弹”的需求,图波列夫设计局开始在图22“眼罩”轰炸机基础上进行改进,研发出了图22M逆火轰炸机。该飞机不光能搭载远程导弹,而且优化了气动外形和发动机,使该飞机成为苏联对抗航空母舰的“杀手锏”武器。

一周之内 轰炸机4次挂核弹抵近美国本土 美方发声后次数更多

而随着美国B1“枪骑兵”轰炸机的大量服役,战略轰炸机的发展趋势也从一开始的高空投弹变成了低空突防,而当时的图95轰炸机不光速度慢,而且低空性能十分不佳。于是,苏联以B1“枪骑兵”轰炸机为蓝本,根据苏联的实际情况,研发出了图160“海盗旗”。虽然该飞机从外形上跟美国的B1轰炸机十分相似,但该飞机的技术来源是自己家的图144超音速客机。虽然该客机因为“安全性”和“经济性”的原因而下马,但却为苏联图160轰炸机项目注入了“经验”。而随着美国B2的服役,隐身战略轰炸机开始成为世界大国空军的“新宠儿”,而最大“美分”的苏联自然也不会放过。于是,苏联推出了T-4MS轰炸机项目,该项目不光集成了苏联最高的航空水平,甚至还要计划安装二维矢量发动机。但随着大厦倾倒,该项目最后因资金不足而下马。

虽然小兵兵在开头说了俄罗斯轰炸机威慑美国的相关话题,但没有苏联老爹留下来的“遗产”,恐怕俄罗斯在怎么“喝伏特加”,也不敢在“美国叔叔”面前“造次”。所以,中国还是要发展新型战略轰炸机的。毕竟,我们在某些地区的“存在”和“声音”还需要轰炸机来“传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