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斯乐村泰国的中国城 流亡海外五十载的国军残部归国路

美斯乐是泰国北部的一个小山村,这里盛产茶叶、环境清幽、气候宜人,华人众多,享有“中国城”之称。然而,这个村落更吸引人的是它背后那段被遗忘的历史,关于一群不能回家也没有国家的中国孤军93师士兵们的故事。

美斯乐村泰国的中国城 流亡海外五十载的国军残部归国路
美斯乐村泰国的中国城 流亡海外五十载的国军残部归国路

1949年底,国民党93师在西南地区兵败进入泰国与缅甸境内,缅甸派兵驱逐无果后上报联合国请求国际干预。蒋介石希望这支军队在反扑解放军之时能发挥作用,命其留守此地等待号令。虽然这支军队中有部分官兵被接回台湾,但还是剩余数千官兵流落在异国深山,孤立无援,成为泰缅边境的孤军。

美斯乐村泰国的中国城 流亡海外五十载的国军残部归国路
美斯乐村泰国的中国城 流亡海外五十载的国军残部归国路
美斯乐村泰国的中国城 流亡海外五十载的国军残部归国路

60年代末,孤军来到了在泰国北部的山区,军队领袖段希文将军给这个地方取名美斯乐,意喻生活美好和乐。泰国军队打不过93师,此时泰国北部又发生内乱,泰国军队以居留权为交易令孤军为泰国政府征战,利用他们来打苗共。

美斯乐村泰国的中国城 流亡海外五十载的国军残部归国路
美斯乐村泰国的中国城 流亡海外五十载的国军残部归国路

出于将士们的生存和他们的家属及后世子孙考虑,首领段希文将军决定答应泰国政府的条件,国军残部帮助泰国政府扫平动乱,用献血和生命艰苦求生。

美斯乐村泰国的中国城 流亡海外五十载的国军残部归国路
美斯乐村泰国的中国城 流亡海外五十载的国军残部归国路

1970年,孤军帮助泰国政府解决了令他们忌惮许久的苗共,而此时国军残部兵力不足3000人。为泰国立下功劳后,泰国政府兑现诺言,允许孤军在泰国驻扎,并分批给予他们泰国国籍。

美斯乐村泰国的中国城 流亡海外五十载的国军残部归国路
美斯乐村泰国的中国城 流亡海外五十载的国军残部归国路

在改编入泰籍的仪式上,2500多名士兵上缴武器,见到缓缓落下的祖国旗帜泣不成声,首领段希文将军更是哭到晕厥。在背井离乡漂泊21年之后,这支国军残部解甲归田,以泰国居民的身份生活在美斯乐。他们告诫后世子孙修改国籍是身不由己,要饮水思源,不忘中华儿女的身份,希望有朝一日能回归故土。而93师官兵逝世后,他们的墓地都朝向北方,因为那儿有他们日夜思念的家乡。

美斯乐村泰国的中国城 流亡海外五十载的国军残部归国路
美斯乐村泰国的中国城 流亡海外五十载的国军残部归国路
美斯乐村泰国的中国城 流亡海外五十载的国军残部归国路

20世纪80年代泰北孤军的故事受到很多人的关注。台湾作家柏杨2003年来这里访问并将这段故事编著成书籍,费玉清的一首歌曲《美斯乐》,也让更多人知道了“亚细亚孤儿”泰北孤军的故事。

美斯乐村泰国的中国城 流亡海外五十载的国军残部归国路
美斯乐村泰国的中国城 流亡海外五十载的国军残部归国路
美斯乐村泰国的中国城 流亡海外五十载的国军残部归国路

现在的美斯乐还保留着很多中华文化元素,随处可见的中文路标和“还我国籍”的字样。在段希文将军创建的兴华中学中,学生们学习中文繁体字、说汉语。大陆也有很多热心志愿者前来美斯乐支教,帮助孤军后裔兴办教育。因历史原因一支被遗忘的国军残部,流亡海外几十载,但他们几代人永远牢记自己是中国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