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曾記得,30年代新聞戰線上那顆紅星——範長江

“在時局艱難的時候,新聞記者要能堅持真理,本著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精神,實在非常重要。”這是著名新聞工作者範長江老先生的工作理念。在抗日戰爭時期,範老冒著敵人的炮火深入前線採訪,並寫出了不少名留青史的新聞作品,至今依然是經典。

1970年10月23日,老先生去世,今天讓我們一起緬懷這位新聞勇士。

那年今日 | 你可曾記得,30年代新聞戰線上那顆紅星——範長江

範長江,男,1909年10月16日生於四川內江。

我國傑出的新聞記者、中國新聞家、社會活動家。

回憶長江:行程過萬里的“西北採訪”

範長江出生於四川省內江縣一個沒落地主家庭,原名希天,因受大革命時代社會思潮的影響,從青年時起便開始投身社會活動。1927年年初,進入中法大學重慶分校學習。不久,離川東下,抵達武漢,加入了賀龍為軍長的國民革命軍第三師教導團學生營,旋即參加了著名的南昌起義。

起義失敗後,範長江過著漂泊不定的生活。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因不滿國民黨的消極抗日政策,秘密離校。大學期間,範長江一方面積極參加抗日救亡活動,另一方面,開始對新聞工作產生興趣,積極為多家報社撰稿。

那年今日 | 你可曾記得,30年代新聞戰線上那顆紅星——範長江

範長江西北行所攝照片

1935年7月,年僅25歲的範長江在成都機敏地抓住一個難得機會,開始了著名的西北採訪。這次採訪歷時10個月,他從成都出發,行程萬里以上,足跡涉及川、陝、青、甘、內蒙等廣大地區,他追蹤觀察瞭解紅軍北上動向和考察西北社會的歷史與現狀,沿途採寫了數十篇通訊,陸續寄《大公報》發表,不久,彙集出版《中國的西北角》一書,數月內連印7次。

範長江的通訊,不僅揭示了國民黨腐敗統治下西北的黑暗和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危機,反映了人民的痛苦,而且第一次真實、公正、客觀地報道了紅軍長征的行蹤和影響,比較正確地反映了紅軍發展和成長的過程。這些通訊,由於抓住了廣大讀者迫切需要了解的問題,因而深受讀者歡迎。從此,《大公報》聘任他為正式記者。

冒險採訪:“不惜一切代價 一探中國政治之究竟”

1936年12月,“西安事變”發生後,範長江毅然決定涉險去西安、延安等地進行採訪,“本人決心不惜一切代價,到西安去,一探中國政治之究竟。” 當時西北對外交通完全斷絕,範長江利用各種私人關係,冒險飛赴蘭州。他說服了甘肅省主席兼51軍軍長於學忠,特撥給軍用卡車一輛,還選派了數名全副武裝衛士隨車護送前往西安。

1937年2月2日傍晚,範長江終於在亂軍叢中,頂風冒雪,抵達西安。在採訪到周恩來後,範長江連夜趕寫的文章——《動盪中之西北大局》,並被《大公報》登錄在報紙最顯著的位置。這篇文章像一枚炮彈,衝破了國民黨的新聞封鎖,不僅報道了西安事變的真相,而且清楚地傳達了中國共產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政策和主張,轟動了朝野,人們爭相購閱。

那年今日 | 你可曾記得,30年代新聞戰線上那顆紅星——範長江

範長江延安採訪

為深入瞭解陝北的情況,範長江向周恩來提出到延安去採訪的請求,得到了同意。1937年2月9日晚,毛澤東在他工作的窯洞裡會見了範長江,就中國革命的性質、任務和當時共產黨的總路線、總政策,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等問題作了精闢的分析,並建議範長江立即回上海,利用《大公報》的影響,宣傳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

範長江是除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外,第一個正式以新聞記者身份進入延安的人,雖然他在延安只呆了一天時間,卻深深感受到這裡火熱的抗日之情。

死亡之謎仍然未解

正當範長江英年盛名、大有作為的時候,腥風血雨的“文化大範長江當年在五七幹校所住的房間革命”開始了。範長江受到“四人幫”的殘酷迫害,長期被關押,受盡折磨摧殘。1967年,時任國家科委副主任、中國科協副主席的範長江被以“反革命分子”的罪名關押起來,這成了範長江厄運的開始。

那年今日 | 你可曾記得,30年代新聞戰線上那顆紅星——範長江

範長江當年在五七幹校所住的房間

1969年3月,被定性為“反革命”,長期遭到關押的範長江,隨首批500名勞動改造和接受鍛鍊、批判的人員來到河南省駐馬店市確山縣瓦崗鎮薄山林場蘆莊林區。在確山五七幹校大門前五六十米處,是範長江經常挑糞澆灌的菜園子,菜園旁邊是一口深井。

1970年10月23日早晨起來,五七幹校的監管人員發現範長江不見了。早上7時多,有人在菜園邊的水井裡發現了範長江的遺體,已浮在水面上了,且只穿了一身單薄的衣服。至於死因,或是投井自盡,或是失足墜落,或是其他,無人能說清。

上午10時左右,監管人員從隔牆的蘆莊大隊加工廠叫了幾個工人,把範長江的屍體從井中撈出,用塑料布裹住,抬到離幹校七八百米遠的一個山澗陰溝裡,草草掩埋了。他的死至今都是一個謎。

“橫眉冷對眾虎狼,俯首甘隨牧牛郎”

1978年12月27日,在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隆重舉行了範長江同志追悼會,為他平反昭雪,恢復名譽。

範長江同志曾寫過一首紀念魯迅的詩:“橫眉冷對眾虎狼,俯首甘隨牧牛郎。層層迫害骨愈堅,種種欺矇瓦上霜。手無寸鐵兵百萬,力舉千鈞紙一張。堅持真理勇戰鬥,先生火炬照四方。”

這可以成為我們堅持真理,清正廉潔,正直正派的新聞工作者的座右銘。

“他是我們內江人的驕傲”

那年今日 | 你可曾記得,30年代新聞戰線上那顆紅星——範長江

範長江生平事蹟陳列館是2014年12月16日重新對外開放的,陳列館的內容分為少年時期、求學之路、西北之行、紅色報人、科技之光、長江滾滾等主題,使用了圖文、影像、實物、場景等展陳方式,全面展示了範長江的一生。

那年今日 | 你可曾記得,30年代新聞戰線上那顆紅星——範長江

“這是我們內江人的驕傲。”在故居聽見身邊一個老漢對么娃子說。內江人對範長江很尊敬,認為範長江是從這個鄉壩頭走出去的大人物。陳列館重新開展,許多老人特地和家人從市區趕來參觀。範長江故居位置在較為偏僻的鄉村,令人感動和略微有點意外的是,大年初二居然有這麼多人來故居參觀,可說是扶老攜幼,絡繹不絕。

著名新聞作品

那年今日 | 你可曾記得,30年代新聞戰線上那顆紅星——範長江

任何優秀記者,必定有優秀作品。作為著名記者的範長江,他的優秀之作,便是《中國的西北角》、《塞上行》和《祖國十年》。這三部作品,基本上奠定了範長江在現代中國新聞史上的突出地位。

《中國的西北角》

那年今日 | 你可曾記得,30年代新聞戰線上那顆紅星——範長江

《中國的西北角》

在《中國的西北角》中,範長江用生動的文字真實還原了當時中國西南、西北地區的時局狀況。全書由一系列的通訊結集而成,這使得書中描寫內容客觀真實,較少夾雜作者自己的觀點。

書中包含中國國內第一次在報紙上公開如實報道工農紅軍長征的通訊,它也讓人們在獲得對紅軍正確的認識方面有著不可取代的積極意義。書中所涉內容廣泛,描繪的人物形形色色,既有軍政要人,又有山川小民,涵蓋了從社會上層至底層的各種人物的生活。

這本書同時也揭示了當時國內日益尖銳的民族矛盾、民族壓迫的問題,深入透徹的分析和獨到的見解,大大震動了當時的新聞界。

《塞上行》

那年今日 | 你可曾記得,30年代新聞戰線上那顆紅星——範長江

範長江所著《塞上行》封面

該書報道了百靈廟戰役、西安事變等重大歷史事件發生前後西北地區的政治、民族動向,批評了封建王朝及民國政府傳統狹義的消極的民族政策,提出瞭解決邊疆問題的新途徑。

來源:綜合華聲論壇、中國社會科學網、內江網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