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影中經常出現的爆破筒是一種什麼樣的武器裝備?

軍史吐槽君


“爆破筒”顧名思義,就是一種爆破器材。



現代爆破筒的起源與戰爭中鐵絲網的使用分不開。當美國伊利諾伊州的幾位農民在1874年發明了鐵絲網之後,這種玩意很快在戰爭中成了進攻部隊不可逾越的障礙。1901年,第二次布爾戰爭進入到游擊戰階段的時候,英國軍隊在南非的草原上架設了6000km以上的鐵絲網來對付神出鬼沒的布爾游擊隊。1904年日俄戰爭中,俄國在旅順要塞攻防戰中更是大量使用鐵絲網,再配以機槍、手榴彈等武器,使進攻要塞的日軍屍橫遍野。為了能夠有效地清除鐵絲網,1912年,英國駐印軍隊的一名工程師麥克林托克(McClintoc) 在“ 班加羅爾” 駐地設計了一款可單兵攜帶的輕型爆破器材。由於這種爆破器材的外形很像魚雷,所以取名為“班加羅爾魚雷”(Bangalore torpedo)。其由鋼管填充炸藥製成,在簡體的頭部安裝有圓錐形保護帽,既可避免爆破筒在粗糙的地面發生碰損,同時也可使其更容易伸進鐵絲網中。簡體的另一端則為安裝引信的引信室。“班加羅爾魚雷”通過導火索和雷管引爆後可以在鐵絲網中開闢長1.8m、寬3m左右的通路。當“ 班加羅爾魚雷” 傳入中國後, 其被稱為“ 爆破筒”。



電影《拯救大兵瑞恩》中就有美軍搶灘成功後使用數根爆破筒串聯起來對鐵絲網、雷區進行爆破從而開闢攻擊通道的鏡頭,非常貼近實戰。我軍也在歷次戰爭中使用爆破筒。



爆破筒的使用是極其殘酷的過程,士兵必須冒著生命危險暴露在敵人火力之下向目標前進,然後拉響導火索,待數秒之後爆破筒爆炸,在缺乏攻堅火力的年代,我軍為了成功爆破一個目標,部隊往往要付出極大的傷亡代價。



現如今我軍已裝備改進型的爆破筒,嚴肅地說已經不是“爆破筒”了,而是可以曲捲起來的柔性爆破索,該型爆破索可根據爆破任務需要改變長度,使用火箭拋射的形式向目標地域發起爆破作業,有單兵型號的,也有車載型號的,極大減少了作戰中的兵員傷亡,提高了排障、排雷等任務的爆破效率。



至於那些攻堅任務,如今已不再需要士兵靠“人肉”去完成,我軍“火力缺乏後遺症”是相當可怕的,可以選擇炮轟、火箭彈轟,如果還不湊效的話,那就拿反坦克導彈轟;什麼?還不盡興?那就呼叫直升機來轟,甚至可以根據任務需求讓有人機無人機戰鬥機攻擊機轟炸機帶蛋來轟,鐵炸彈轟完激光制導轟、衛星制導轟、鑽地蛋轟、集束蛋轟、溫壓蛋轟……真理之內各種轟。



謹以此文,不對,謹以此回答向老一輩革命戰士致敬,此盛世,如你所願!


永哥是個社會人


說起爆破筒,我覺得大家的第一個印象就是王成抱著爆破筒衝上美軍的畫面,之前還有經典臺詞,“為了勝利,向我開炮!向我開炮!”。看電影《英雄兒女》的時候,還很小,別的記不住,只有這個畫面和臺詞了。當時看得我熱淚盈眶。從此也記住了爆破筒。由於當時看到王成的對面,是一群驚恐的美國鬼子,所以,感覺爆破筒一定是威力無比的大殺器。後來,成年了,才知道,爆破筒威力並不大,那時候的爆破筒,都是繳獲的美軍的,一小部分是仿製美軍M--10型。長約1.5米,裡面有10公斤TNT,美軍的作用是破障,志願軍缺少大威力爆破器材,所以,繳獲的爆破筒成了志願軍的必殺技。對美軍的輕型坦克有一定的威脅,對中型以上的坦克,基本很難造成殺傷,但是,無論什麼樣的坦克履帶,都禁不起爆破筒的爆炸。所以,志願軍的爆破筒的功能就是,摧毀坦克履帶,塞入地堡,碉堡的射擊孔。威力相當於集束手榴彈。

英雄高舉爆破筒,一道電光裂長空。

地陷進去獨身擋,天塌下來隻手擎。

有時間大家再去看看《英雄兒女》吧。

一直以為,爆破筒這種近戰武器,已經被淘汰了,後來才知道,對越自衛反擊戰時候,我們還在用。這是聽本單位一個越戰老兵說的。而另外一個退役同事說,他當兵時候是倉庫保管員,裡面也有爆破筒,不過,他們是工兵團。他是89年的兵。再往後就不知道爆破筒在我軍的情況了。



夜之風16


現在差不多該淘汰了吧。據說最早出自張獻忠攻打成都的時候。張軍隊把大樹掏空塞上炸藥炸城牆。說簡單點就是鐵筒子裡面塞炸藥。對付鐵絲網,碉堡比較好使。隨著武器進步又有了新玩法。就是纏上鐵絲防止他滾動往坦克上扔。後部的發動機艙散熱片總之吧比較薄的地方懟上就能破壞。但是畢竟是靠人抵近才能使用的現在火箭筒,反坦克導彈可能會擠佔它的生存空間。而回光返照的新玩法是把新式手榴彈接起來做一個。



夕惕若厲23


爆破筒是一種用於破嶂,排雷,炸碉堡工事,炸裝甲車輛的較大威力爆破性武器,呈長筒狀,長度約一米五,採用拉線發火引爆方式,相比於炸藥包,爆破筒更易攜帶且能夠更易挿入需爆破物體較深部位,以達到更理想的爆破效果。

我軍的爆破筒最早是繳獲自國民黨軍的美製爆破筒,並在我軍兵工廠進行了仿製,但解放戰爭靠繳獲和仿製數量十分有限,沒有形成規模,但也充分認識到了爆破筒的威力,這種爆破武器對付碉堡及輕堅固工事還有破嶂效果非常好,因而在朝鮮戰場上志願軍缺乏更好武器的情況下,爆破筒成了不可替代的爆破器材。

之後我國先後製造了59式及59一2式爆破筒,主要是用無縫鋼管制造,以後又發展了68式爆破筒,在之前產品的基礎上進行了改進,減輕了重量優化了結構,為防反拉火後延爆時間大為縮短並能產生較高溫的火焰。

爆破筒在實戰中確實起到較重大作用,但也暴露出一些問題,如不能對付裝甲較厚的坦克裝甲車輛,排雷方面對付較寬大密集雷場效果也有限,而炸敵碉堡工事時也易被敵握住並反推回來,這些弱點在朝鮮戰場甚至對越反擊戰中都得到印證!後來我國軍工又對爆破筒進行了改進,在爆破筒前端安裝了瞬時高溫防反裝置,採用了耐高溫材料,拉火後其前端部位會瞬時達到一千多度高溫,使敵,無法接近,爆炸後可產生高溫達2200度,岩石都能融化。我曾與1981年見過此爆破筒並聽了相關介紹,不知後來有無裝備部隊,但隨著各種更先進的大威力武器出現,這種仍需靠人力近距離投送的武器應該不適合現代化戰爭條件下使用了,應該早已淘汱了。


那年那支56半


我覺得像是雷管


渣渣灰4289


內裝炸藥的圓柱體筒狀物。

通常是用來對付坦克裝甲車碉堡炮樓暗堡,各種障礙物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