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證券:國企與民企盈利差距正在縮小

近期“國進民退”問題受到市場的高度關注。招商證券宏觀分析師謝亞軒指出,從利潤上看,國企與民企之間利潤增速的差異有所減小。他表示,對“國進民退”問題的回應,長期改革方向是達到“競爭中性”標準,短期做法則是推動國企改革和支持民營經濟發展,而後者尤為重要。

謝亞軒說,國企利潤增速已經從2017年的45.1%降至2018年1-9月的23.3%,相同時期私企利潤增速從11.7%降至9.3%,股份制企業利潤增速從23.5%降至19.1%,外企利潤增速則從15.8%降至5.7%。相比而言,國企、外企降速明顯,私企、股份制相對穩定,國企與民企之間利潤增速的差異有所減小。

他進一步表示,從投資行為和資產負債率來看,今年以來民企加槓桿且投資增速上升,與經濟週期下行的趨勢背道而馳;國有單位則去槓桿且投資大幅收縮。今年1-9月,民間投資增速為8.74%,高於去年同期6.02%,私營企業的資產負債率是56.1%,也高於去年同期的51.4%。今年1-9月,國有及國有控股單位投資增速僅為1.2%,遠低於去年同期的11.0%;而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的資產負債率為59.0%,低於去年的61.0%。

此外,謝亞軒指出,外資企業在今年6月之後出現了加槓桿和擴大投資的行為,可視為市場準入擴大、汽車等行業控股比例開放的政策效果。

謝亞軒說,總結近期國務院金融穩定委員會、國資委領導對“國進民退”問題的回應,長期改革方向是達到“競爭中性”標準,但這是制度層面上的變革,短期做法則是推動國企改革和支持民營經濟發展,而後者尤為重要。

他表示,支持民營經濟的措施主要有三類:財政層面的減稅降費;金融層面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措施;制度的調整,包括放寬行業准入(養老、醫療領域)、推薦項目和鼓勵控股(環保、交通能源、社會事業)等。

從減稅降費來看,今年初,我國確定了全年減稅降費1.1萬億元的政策目標,是近年來力度最大的一次,在此基礎上,又出臺了一系列促進實體經濟發展、支持科技創新等措施。財政部長劉昆本月表示,今年全年減稅降費規模預計將超過1.3萬億元,同時政府還在研究更大規模的減稅、更加明顯的降費措施。謝亞軒認為,未來有可能推出的減稅降費措施有增值稅“三檔並兩檔”改革、調降企業所得稅稅率、調降社保繳費比例等。

從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來說,10月19日,國務院副總理劉鶴、人民銀行行長易綱、中國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證監會主席劉士餘等領導提出一系列措施,醞釀中的措施包括建立民企信用風險緩釋機制;提供信用增進工具和服務;推進民營企業股權融資支持計劃;改革證券發行與交易制度改革,提升對掛牌企業的融資服務功能;運用定向降準、再貸款、再貼現、抵押補充貸款等工具,及動態調整MPA參數,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小微企業、“三農”、扶貧、農村水利、雙創、環保等領域的信貸支持。此外,國家融資擔保基金已於8月成立、而民企債券融資支持工具、證券業支持民企發展集合資產管理計劃已在10月22日確定推出。

在放寬行業准入、控股限制和項目推介方面,8月1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在環保、交通能源、社會事業方面向民間資本集中推介一批項目,支持控股;要取消和減少民間投資進入養老、醫療領域的障礙。10月24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印發通知,部署各地抓緊依託全國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建立向民間資本推介項目長效機制,每年常態發佈向民間資本推介的項目清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