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养“葵花向日”的崇高信念

四平新闻网讯(通讯员

胡文彬)“葵花向日”说的是葵花的生长习性和特点,心中有阳光、永远向太阳,太阳走到哪里,它就转向哪方。把这四个字放到人的身上,说明这个人绝对忠诚、坚韧执著,具有崇高坚定的理想信念。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尤其需要这种“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南西北风”的价值追求。

日前,央视综合频道晚间播出的《百家讲坛》特别节目第十一集,以“咬定青山不放松”为主题,从“为什么要有理想信念”“应该树立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和“怎样坚持理想信念”这三个问题出发,强调了理想信念的重要性、特殊性,告诫党员干部要把坚定理想信念摆在首位,筑牢安身立命、行稳致远的“压舱石”。

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从“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的人民好公仆焦裕禄,到“一个基因可以拯救一个国家,一粒种子可以造福万千苍生”的雪域高原播种者钟扬,从“只要祖国需要,我必全力以赴”的科研疯子黄大年,到“守岛就是守家,国安才能家安”的守岛英雄王继才,虽然他们所从事的职业和岗位各有不同,但他们却有一个共同的精神支柱,那就是“风吹雨打仍向阳”的不变信仰。正是在这种强大精神动力的驱使下,他们甘于奉献、甘于寂寞,不断克服困难、不断应对挑战,谱写了一曲曲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宏伟颂歌。

思想上散一寸,行动上就会散一尺。理想信念的动摇是最严重的病变,理想信念的滑坡是最危险的堕落。习近平总书记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无数落马官员贪腐的轨迹反复印证,思想“总开关”一旦拧得不紧,不严不实、跑冒滴漏,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不良风气就会乘虚而入、接踵而至,就如同身边埋了一颗定时炸弹,出问题是早晚的事。党员干部必须把坚定理想信念当作严以修身的“护身符”,从一开始就把牢“方向盘”,系好人生的每一粒扣子。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崇高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一生不变、矢志不渝的。那么,这样牢不可破的理想信念从哪里来?一方面,从理论中来。要养成终身学习的良好定势,增进学习的深度、增强学习的厚度、增长学习的维度,在学习中厚植理想、升华境界,始终做到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坚守共产党人的坐标原点。另一方面,从实践中来。要把“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落到具体工作中,树立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充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了群众,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不纸上谈兵、不坐以论道、不避实就虚,在实践中筑牢党性、在实践中接受考验、在实践中创造价值、在实践中增进认同。

心若向阳,便是充满希望;心若背阳,万事皆成虚妄。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自觉涵养“葵花向日”的崇高信念,不忘初心、践行初心、坚守初心,才会在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上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