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士兵衣服上的“兵”和“勇”字,一字之差,待遇完全不同

清朝的初期,八旗的战斗力还是蛮强的,八旗子弟们也没有被纸醉金迷的生活腐朽,而随着清朝的延续,得到特殊待遇的八旗子弟都过上了惬意的生活,导致战斗力开始下降。于是清朝在无奈之下,只能再添加汉人为士兵,总不能让群已经腐化堕落的八旗兵上战场吧。清朝的将士们分为了“兵”和“勇”,先说说“兵”吧。

清朝士兵衣服上的“兵”和“勇”字,一字之差,待遇完全不同

“兵”是正规军队,武器装备精良,待遇也不错,由八旗和绿营组成。八旗包括满洲、蒙古、汉军,驻营的时候位置都是固定的,在清军入关的时候,“兵”里面以八旗为主力,他们骁勇善战,个个身强体壮,与后期形成明显对比。在入关成功的时候,由于跟皇室的血统接近,于是受到了格外有待,毕竟皇帝的使命就是让他的民族子孙遍地,滋生繁多。

而另一句话是“饱暖思淫欲”,只有让这些八旗子弟吃饱穿暖之后,才可以进行传宗接代的大事。可是这样一来,没有压力也就没有了动力,他们现在不再会射箭,反而投壶功力大涨,所以成为国家的负担。

清朝士兵衣服上的“兵”和“勇”字,一字之差,待遇完全不同

如此一来,身上写着“兵”字的官兵好歹是清朝的正规军队,无论如何都不能让他们继续没落下去,于是便开始大量引进蒙古人和汉人,仅仅让满人进行管理工作。能够进入这里的人都精通骑马、擅长骑射,于是受到朝廷的有待。在清末太平天国的时候,由于兵力不足,战斗力低下,于是曾国藩开始招募乡勇。

清朝士兵衣服上的“兵”和“勇”字,一字之差,待遇完全不同

大家都知道,其实湘军的建立也与“勇”有关,于是曾国藩定兵制、发粮饷,将这里更名为勇营,虽然地位没有“兵”高,确是成为了清朝的主要军事力量,不过不同的是,“勇”不会效忠皇帝,而是效忠自己的长官。“勇”的地位有多低呢?一般都是出现战争的时候才会被招募,如果战争结束的话,就会被遣散,并且没有编制,连工资都是自己筹集。可笑的是,“兵”们都在贪图享乐,却得到高规格的待遇。而“勇”在前线奋战,却功劳却要算在“兵”头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