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啟蒙|家長對孩子的早教啟蒙中最容易陷入的誤區

很多家長在孩子教育上認為越嚴厲就是越好的,其實不然,如果在幼兒的早期教育中使用了錯誤的方法,反而還會影響孩子的成長髮育。

早教啟蒙|家長對孩子的早教啟蒙中最容易陷入的誤區


誤區一:早教等同於學習

不少家長把早期教育視同於早期學科教育,家長們為了讓自己的孩子比其他同齡孩子更加聰明,於是會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讓他們開始學習很多東西,孩子1歲以內學認字,3歲以內學外語。其實這是非常錯誤的方法,幼兒早期教育應該是要適度的,不要給他們造成太大的壓力,不然會起到適得其反的效果,更會影響寶寶自身興趣愛好的選擇。會識字、會背詩只是簡單的記憶模仿,並不代表孩子真正的智力和能力。

0至3歲的孩子正處於情緒情感和語言發展的關鍵時期,因此,早教的重點是把握好語言、智能、體能、感官等七個幼兒身心發展的順序和規律,採取鼓勵性學習,創造快樂環境,開發其本身已有的潛能。

早教啟蒙|家長對孩子的早教啟蒙中最容易陷入的誤區


誤區二:抑制孩子愛玩的天性

孩子都喜歡玩玩沙子和泥巴之類的東西,但是這些舉動在家長眼中卻被認為是“瞎玩”,毫無意義的,有些父母甚至會阻止孩子玩這些,其實家長們不該阻礙寶寶們的這種行為,因為寶寶的智力發展就是在這些小遊戲中開發出來的,如果被限制了,那麼他將不能通過觸摸和擺弄等行為來認知世界。

誤區三:教育是以後的事,沒必要早教

與那些熱衷於給孩子早教的父母相比,這些父母卻顯得更為“佛系”,他們認為孩子太小,什麼都不懂,教育為時過早,這其實是缺乏早期教育意識的表現。

其實孩子一出生,就有了最初的認知能力,0-3歲是許多能力發展的關鍵期,印度狼孩的啟示說明了教育環境的重要性,如果這個時候不給他適當的刺激,不提供良好的環境,孩子的智力將得不到充分的、有效的發展。

早教啟蒙|家長對孩子的早教啟蒙中最容易陷入的誤區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姆認為,如果以一個人17歲時的智力水平為100,那麼他4歲時智力水平已達到50,在4-8歲可以發展30,在8-17歲之間只能發展20了。可見,嬰幼兒期是智力發展的高速階段。而沒有早期教育意識的父母,由於不懂得去挖掘孩子的大腦潛能,將白白錯過孩子的智力開發黃金期,實在是一種大腦資源的浪費。

誤區四:過分依賴早教機構

有些父母因為沒有時間,或者是不知道如何科學的教育孩子,於是就將寶寶丟給早教機構,讓寶寶在機構裡得到學習和提升,其實早教機構的作用也是有限的,而且太早的灌輸大量知識給孩子也不是一件好事,幼兒早期教育最重要的是要先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這是需要與父母同步完成的,而早教機構也是無法替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