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聖故里——鹽湖區

打開雄雞一樣的中華版圖,循著母親河由晉陝間穿流而下掉頭而東的身 運城影,我們看到了位於雄雞心臟之地的運城市。作為現今運城市唯一的市轄區,1200多平方公里的鹽湖區就處在運城市的中心區域,被毗鄰的永濟、臨猗、萬榮、稷山、聞喜、夏縣、平陸,芮城等縣市,緊緊地包裹在中間。

武聖故里——鹽湖區

當我們把審視的目光由地圖聚集到漫漫歷史,透過厚厚的史籍記載,我們發現,在大約七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時期,鹽湖區這塊古老的土地,就有人類群居從耕,相傳為黃帝氏族的聚居地。五千多年以前,華夏民族的祖先在這)發現了運城鹽湖,開始採曬食鹽,使生活生命質量發生了質的飛躍,也使中華文明由此跨入到一個嶄新階段。四千二 百多年前,堯“定九州貢賦”,這裡同山西的廣闊地城一併屬冀州管轄。“禹踐天子位於安邑”後,此地為畿內。春秋屬晉,名鹽邑。 戰國屬魏,稱鹽氏。其後兩千多年間,基本或屬安邑縣,或屬解縣,或分屬安邑、解縣。雍正二年(1724年)九月,解州開為直隸州,隸平陽府,領安邑、夏縣、平陸、芮城、垣曲五縣。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 河東道移駐安邑縣運城(今運城中心城區),轄平陽府、蒲州府及解州、絳州、隰州和霍州兩府四州。1947年,解縣、運城、安邑相繼解放,運城即以市稱,並曾名河東市。分分合合,合合分分,真正塵埃落定,鹽湖區形成現在的區劃,則是1960年1月臨猗縣、1961年7月永濟縣析出之後,時稱運城縣。1983年7月撤縣設市,隸屬運城地區。2000年6月,原運城地區撤地設為運城市,縣級運城市改稱為鹽湖區。

武聖故里——鹽湖區

武聖關公故里,無疑是鹽湖區最為驕傲的名片。因為,在泱泱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在巍巍華夏燦若繁星的精英人傑中,能夠像太陽、月亮一樣光芒四射、照耀世界,以“聖人”之名著稱於世,千百年來倍受世人崇仰膜拜的中國人,恐怕只有兩位:一位是文聖孔子,一位就是武聖關公。

在經由著名的運城鹽池南畔去往鹽湖區解州鎮常平村關帝家廟的旅遊公路旁,而今還巍然矗立著一通“關聖故宅”的高大古碑,嚮慕名而來的祭拜者和觀光者證明並指引著關公的誕生之地。

關公,東漢末期的蜀漢名將,姓關名羽,字雲長,關公、關帝、關老爺、關帝爺、關聖帝君乃是後世的尊稱。據關帝家廟內立於清康熙十九年(1860年) 的《前將軍關壯穆侯祖墓碑銘》記載,關公 “桓帝延熹三年(160年) 六月二十四日”生於河東郡解縣常平寶池裡(今雲城市鹽湖區解州鎮常平村。這個誕辰已為運城當地學界、官方和民間所公認),卒於東漢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冬月。

武聖故里——鹽湖區

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寫道,關公被暗算於臨沮章鄉(今湖北當陽)後,孫權怕劉備引兵報復,急忙差人將關羽的首級獻給時在洛陽的曹操,企圖嫁禍於人。曹操識破了這一陰謀,出於對關羽的敬重,以王侯之禮,用沉香木雕刻了關羽的身軀,和首級放在一起,隆重安葬於洛陽城南即今關林。因此,時至今日,民間傳有關羽“ 頭枕洛陽,身臥當陽,魂歸故鄉”之說。

關公一生忠義仁勇,留下了許多感人肺腑的忠義故事,如桃園三結義、“身在曹營心在漢”、《風雨竹》 藏詩表志、掛印封金、過五關斬六將、幹裡走單騎等等,也因此博得千秋稱頌,史冊彪炳,成為歷代統治階級和民間百姓共同膜拜,萬世景們的忠義化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