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阴之变,北魏名存实亡了;最后几年,就打打酱油,回光返照都谈不上

闲话南北朝之天下归一——河阴之变(5)

尔朱荣什么想法?

那就是,既然元子攸这么废物,朝中重臣也被尽数屠戮;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就此取了他元氏的天下!

尔朱荣越想越觉得这事儿干得;这会儿眼前的大臣们被杀的还剩下100多人;尔朱荣赶紧传令,先住手;他让人下去问,你们这些人里谁会写禅让诏书?会写的免死!

河阴之变,北魏名存实亡了;最后几年,就打打酱油,回光返照都谈不上

有大臣从死人堆儿里爬出来,高喊会写;尔朱荣遂让其写下禅让诏书。

周围骑兵中有会来事儿的,一看就明白咋回事儿,跟着起哄,高呼:元氏已灭,尔朱氏兴起!一众骑兵也跟着起哄;这一嗓子又喊的尔朱荣热血上涌,真就准备来个黄袍加身。

既然决定当皇帝了,那眼前的大臣们就不能再杀了;人都杀光了,剩下的事儿谁来操办?总不好登基的时候,自己给自己叫好儿,自己给自己当司仪吧。

看看天儿也不早了,尔朱荣下令,先把这些劫后余生的大臣们关起来;明天,咱研究研究细节。

至此,这场大屠杀算是划上了句号;这场惨案,史称,河阴之变。

跟这儿多说一句,这一百多从屠刀下面侥幸逃生的人中,就有《魏书》的作者魏收;如果当时尔朱荣脑子里篡位的念头再晚出现一会儿,咱现在也就不知道当年都发生了什么事儿了。

河阴之变,北魏名存实亡了;最后几年,就打打酱油,回光返照都谈不上

这一晚上尔朱荣可没睡踏实;先是部下们流水价的往他帐篷里钻,有的是来劝进的,像高欢;有的是来劝阻的,像贺拔岳;听听吧双方说的都有道理;这就让尔朱荣很纠结;这皇帝当还是不当呢?

河阴之变,北魏名存实亡了;最后几年,就打打酱油,回光返照都谈不上

闹心了大半夜,尔朱荣还是没拿定主意。尔朱荣有个部下,唤作刘灵助;据说此人精通占卜,尔朱荣也是他的铁粉儿,既然寄几拿不定主意,那就问问‘天意’如何呗;没曾想刘灵助上来就泼了尔朱荣一桶冰水,洗洗睡吧,您没戏!

尔朱荣不死心,我没戏,那就让元天穆来;他姓元,有资格。

刘灵助一撇嘴,甭逗了您,他还不如您呢。看尔朱荣脸色跟吃了屎一样难看,刘灵助说,您要是不信,咱就试试。

跟这儿插一句,看过前文冯太后怎么当上皇后那段儿的,可能会有印象,少数民族立后,有一项考核,是要手工铸造小金人。

现在刘灵助把这茬儿用在尔朱荣身上了,他跟后者说,要不您来来?!

来就来,尔朱荣撸胳膊挽袖子亲自操刀为自己铸造金像;可是,真被刘灵助说着了,这伙计铸了四次都没铸成。

手艺说明一切;最后一次,尔朱荣彻底死心了,看来自己确实没那命儿。

但是,尔朱荣转念一想,立刻让他毛骨悚然了——

他如果当上皇帝,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白天那帮大臣,杀也就杀了;可是自己说到底还是当臣子的命儿,这特么往下该肿么办?更何况,白天大屠杀还把元子攸的哥哥和弟弟也杀了;这以后怎么见面儿?想到这儿,尔朱荣急了,一个人在帐篷里跟拉磨的驴一样直转圈儿。

说话儿天可就亮了;躲着不见人总不合适啊。尔朱荣一咬牙,见元子攸去,就说误会了、都是误会。

接下来的一幕,搞笑嘞——

元子攸一见这个煞星进门儿,人也干脆,直接把椅子一拽,大哥,这皇位我不要了,您来吧!

而尔朱荣噗通一声儿就跪下了,嗷嗷哭,皇上,饿错了,饿真滴错了,饿从一开始就不应该跟过来;如果饿不跟过来,这么多大臣也不会死,如果这些大臣不死,饿也不会沦落到这么一个伤心滴地方……你杀了我吧!

河阴之变,北魏名存实亡了;最后几年,就打打酱油,回光返照都谈不上

元子攸被尔朱荣这一招儿直接给弄懵逼了,该哭的是我好伐;可是总不能由着尔朱荣哭下去;元子攸赶紧把尔朱荣拉起来;大哥,没怪您的意思;不过话说回来,即便您不当这个皇帝,我也不当,忒特么危险了(“我本相投,志在全生,岂敢妄希天位!将军见逼,以至于此。若天命有归,将军宜时正尊号;若推而不居,存魏社稷,亦当更择亲贤而辅之。”)。

俩人扯来扯去,最后元子攸说,既然您这么客气,那我不敢就是给脸不要了;行了别哭了,我接茬儿干;要不咱先去洛阳吧?

一听这话尔朱荣又犹豫了。

他犹豫啥?

这个,就得说尔朱荣眼下的处境了——

用一句话来概括尔朱荣的处境,那就是明明抓了一手好牌,结果却被他打的像屎一样臭。

从山西出来,尔朱荣每一步都走对了,拥立元子攸,占了政治上的先手;瓦解了禁军,占了军事上的先手;老实说就算尔朱荣后面杀了灵太后和元钊,以及那1千多大臣,在外人看来,那都不叫事儿;说难听点儿,北魏搞成那副鬼样子,朝中自灵太后以下,个个儿该杀。

但是,这事儿坏就坏在,尔朱荣手下起哄的那句话,“元氏已死,尔朱当立”;以及尔朱荣被喊的脑子一热,让人写禅位诏书上。

这尼玛摆明是要造反啊!

就冲这一点,尔朱荣便从再造乾坤的英雄,变成了谋朝篡位的逆臣。

如果,此时尔朱荣手握重兵;老子干就干了!你能咋地?可惜的是尔朱荣这会儿手下兵不过数万,地盘儿也就一个山西而已;盘盘北魏的家底儿,实力比他强的大有人在;远的不说,城里元鸷手下的禁军就比他带到洛阳来的骑兵多。尔朱荣杀大臣,元鸷可以抄着手看热闹;他想当皇帝,那可就是另一个性质的问题了。

对尔朱荣而言,进了城还出不出得来,那可就两说了。

因此元子攸一提咱进城吧,尔朱荣犹豫了。

可是不进洛阳,去哪儿呢?

电光火石之间,尔朱荣居然立刻便想出了办法;他跟元子攸说,皇上,要不咱迁都吧,把都城迁到晋阳(也就是现在山西太原);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怎么样?

元子攸还能说啥,四周都是尔朱荣的嫡系;这会儿他就是说要搬去火星,元子攸也只能同意。

不过尔朱荣这想法传开之后,还是引起了不小的波动;京城禁军将领更是集体反对:凭什么?我们好好儿的首都户口,就凭你一句话就作废了?我们家产业都在洛阳,搬走了,损失谁赔?还有,刚买的学区房,三居室大平层,一天没住就让我们搬家?不知道房价儿天天涨啊?这损失谁负责?我们孩子上学怎么办?巴拉巴拉巴拉……

有的将领更是放出话,尔朱荣敢挟持天子迁都,我们就发兵追击;反正你尔朱荣有前科,杀了你算是为国除害了。

这么一来,尔朱荣又犹豫了。

不过这次他没犹豫多久,此时城中的禁军派人来跟尔朱荣秘密交涉了一番,双方各退一步,互有妥协。

谈好了条件,公元528年4月14日,尔朱荣带着元子攸元子攸进入洛阳。

河阴之变,北魏名存实亡了;最后几年,就打打酱油,回光返照都谈不上

进了洛阳,禁军环视之下,尔朱荣是浑身不自在,这一不自在,这家伙跟祥林嫂一样天天跟元子攸磨叽,皇上,咱还是迁都吧,人说山西……

可这会儿元子攸没心情搭理他,而且一进城,元子攸手里抓到了禁军部分军权,也有底气了;于是婉拒了尔朱荣的要求。

要说元子攸这几天过的,就跟坐过山车一样;头天儿还是北魏的亲王,一转眼就成了朝廷缉拿的要犯;好不容易躲过了北魏国宝A级通缉令,没想到摇身一变又被拥立当上了皇帝;可是正当他以为自己触底反弹,否极泰来的时候,却又亲眼目睹了兄弟和群臣被杀了个血流成河,而就连他自己,也险些小命儿不保。

TNND,玩儿人没这么玩儿的。

可是这会儿元子攸还顾不上感慨,因为北魏朝廷实在是烂的不能再烂了;别的不说,就说人,此时北魏朝廷几乎就空了;尔朱荣河阴干的那一下子,让洛阳70%的京官位置出缺儿。出了缺儿就得有人补,因此不论是元子攸,还是尔朱荣拼了老命往朝廷里塞自己人。等把朝廷的空缺填满了,各方的利益基本也都照顾到了;洛阳城里也就逐渐消停下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