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史书中说王安石是北宋灭亡的罪魁祸首?

谈文论史



梅里一了


可以肯定地说,北宋灭亡,决不是因为王安石变法。而是相反,是因为没有坚持王安石变化。

如果坚持王安石变化,北宋不会亡国。

王安石变法的核心是富国强兵。主要内容是一

一,青苗法。保护和发展农业生产。

二,农田水利法。政府鼓励地方兴修水利,开垦荒地。

三,免役法。官府各种差役,民户不再自己服役,改为由官府雇人服役。民户按贫富等级,交纳免役钱,原来不服役的官僚,地主也要交钱。这样即增加了官府收入,也减轻了农民的劳役负担。

四,方田均税法。为了防止大地主兼并土地,核实土地数目,按土地多少,肥薄收税。

五,保甲法。政府把农民按住户组织起来,十家为一保,五十家为一大保,十大保为一都保。家里有两个成年以上男子,抽一个当保丁,农闲练兵,战时编入军队打仗。

王安石的变法对巩固宋王朝统治,增加国家收入和国防力量,起了很大的作用。国家逐渐富强起来。

可是,变法严重触犯了贵族和大地主的利益。遭到了许多朝臣和贵族皇亲的强烈反对。其代表人物是司马光。正赶那年河北闹旱灾,出现了农民逃难的情况。反对派群起借此攻击王安石。原来支持变法的宋神宗也发生了动摇。王安石被迫辞去宰相职务。

神宗死后,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上台,将新法不分好坏全部废除。变法彻底失败。

欢迎点评。


WM晓奇


中国比较虚假的史书是宋史,不是一点假,有时太假。如果王安石变法能坚持下去,北宋一定会强大起来,最后统一中国的是大宋,而不是蒙古。王安石变法,触动了大地主阶级的利益,遭到了激烈的反对和抵制,最后破产了。史书是人编写的,太祖皇帝还惧史官记录自己不当言行。但自宋太宗干预史书后,史料就不那么可靠了。史料要经过皇帝审核,根据皇帝意见修改,史官就不能完全独立行事了。司马光的史书个人观点塞进不少,至于宋史,他不敢写。资治通鉴写到宋朝就没有了。司马光眼中的变法,就是毒蛇猛兽。在这方面,司马光就是个罪人。能够编写史书的,不是平民百姓,虽然可能是平民出身,但到写史的时候,就成了地主阶级了。他们一般都站在地主阶级那边,代表地主阶级的利益,诋毁王安石是当然的了。


钟山情怀


一个朝代的没落有其自身不可替代的原因,但也不同程度上存在着一些外在因子会加速其没落的进程的。王安石的改革就是这个典型实例。

从史书与一些野史综合来看,当时的北宋朝廷已经接近了崩溃的边缘,大概是因为腐败严重而致使中央财政陷入了危机。这时的王安石的改革进言的到来当时的皇帝首肯,于是把他提升到了丞相,以让他顺利进行改革——史称“王安石变法”。从这次的改革运动来分析,王安石所提出的一整套措施,并非如何提高民众收入,来扩大国家财税源,而是一昧地把一些有收入来源的多行业归为中央管理或经营,并为此设立国家金融,强行各地实施让农民贷款。其结果造成了寡头与腐败的大量发生,加速了全国经济的崩溃。

由此后来有人总结说: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越是集中于少数寡头之中,也就是垄断经营越明显,这个国家离崩溃就越近了。

由此可知,王安石虽然是在进行改革的努力,但终究是不得其法,也非其时,是朝推动北宋灭亡的道路上使劲的哟,属于好心办坏事了。


上坪农夫


为什么史书上说王安石是北宋灭亡的罪魁祸首?

首先史书是以司马光为首的士族官僚阶层地主阶级代表人物编写的,他们为了自已阶层的利益,对王安石当然是极尽攻击污蔑之能是!

其次史官是代代传承,对上一辈的传统说法予以肯定。

其三因为王安石动了上至皇亲国戚下至土豪劣绅的蛋糕,断了他们的财路,当然遭到上下统治阶级一至的反对!

其四对于国家的失败,史官们一定要找一个替罪羊,而王安石正好带上这个帽子,把责任往他头上一安,皇帝和官僚系统不用承担任何责任,对其它想改革动他们奶酪的人也是一个警告!

其五用现在的观点看,王安石变法有点操之过急,对反对派的反扑和制度的制约考虑不周,某些改革措施确实有扰民倾向,措施不到位,让对方抓到了把柄,而后来者打着王安石变法的旗号行私利和报复对方的手段,使改革变相的变成了王安石的罪证!

历史性改革,无非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颠覆性的革命,把旧的制度统统打倒,创立一种新的制度,从根夲上改变社会分配系统,如商鞅变革。另一种是在体制内变革,这就要困难的多,大多以失败告终,究其原因无非是动了既得利益集团的奶酪,当改革领袖人物一旦离世,既得利益集团会疯狂反扑,以至改革功败垂成!

例如商鞅变法:一加强专制统治,先施行“相坐法”。二奖励军功,禁止私斗。三奖励耕织,惩戒懒惰。四重农抑商增加粮食储备。五开垦荒田,增加税收。六平均纳税,以田计算。七并乡为县,中央集权。八统一计量,便于管理。九发展水利,方便交通。十迁都咸阳占据地利。当然这是那时的措施,当然有局限性,但却大大提高了秦国在列国中的地位,由于是颠覆性的制度性变法,虽然秦孝公一死,商鞅被车裂,但商鞅创造的制度性改革却流传了下来,为秦国统一全国提供了制度性法律,这也是秦律的初始版本。

西汉文帝,景帝时的贾谊,晁错同商鞅的主张大同小异,主张削弱诸候势力,加强中央集权,即政治上削藩,经济上励民耕,减赋税,广积粮,富人纳粮受爵,用库粮平抑物价,取有余,补不足。结果,贾谊被贬,晁错被腰斩。虽然他们为改革付出了代价,但这些主张还是被后代使用,在平息七国之乱后,汉武帝还是借鉴晁错的办法用推恩令支解了诸侯,改革措施反而加强了。

唐朝中期唐玄宗时期宰相姚崇,提出重用人才,严格法纪,禁止宦官干政,不许外戚专权,废除杂税,大开言路。等十项措施。在三十年中唐朝的实力大幅提升后世称“开元盛世”可惜后期被玄宗破坏了。

现在我们说一说王安石。

王安石(1021一1086)享年65岁,字介甫,抚州临川(今江西临川)人,小官僚家庭出身,21岁时考中进士,初官至舒州通判,群牧判官,嘉佑三年(1058)年上万言书,受到神宗重视,累次加官至宰相,当时豪绅大户,皇亲国戚,商豪大贾,疯狂兼并土地,中小地主破产,民不聊生,迫使农民造反,北方辽族,西北部西夏,大举入侵,内外矛盾到了崩溃的边缘。王安石提出的口号是:“变风俗,立法度”,富国强兵。其措施是:“制置三司条例司”受皇帝任命的财政经济部门即户部,度支,盐铁!在一系例法律中有均输,青苗,农田水利,方田均税,免役,市易,保甲,将兵等一系列新法!总的原则是由政府出钱出面,将钱贷给农民,不允许民间借贷,机会均等,利益均沾,多地多交税,鼓励商业,增加商品流动,丈量土地,按土地厚薄好坏交税,在强兵上,“消募兵骄志,省养兵财费”采用保甲之法,保甲法规定,十家为一保,五保为一大保,十大保为一都保,每家有两丁以上的出一人作保了,在农闲时集训,平时负责巡查,维持治安。将兵法是专门负责轮流训练戌守军队,派武艺精良之人训练之!公元1076年全国已训练保丁700万人!国家开始强盛起来!

公元1086年宋神宗病死,哲宗赵煦上台,司马光被起用为宰相,推翻了宋神宗,王安石制定的一切变法革新措施,王安石抱恨而亡,改革失败,守旧派疯狂反扑,加速了土地兼并,贪污腐化,卖官弼爵,土族大豪为所欲为,土匪恶霸横行乡里,我们在《水浒传》中看到的宋微宗,蔡京,高俅,梁中书,祝家庄的三霸,高衙内,陆兼,蒋门神,西门庆,等人就是当时真实的写照!当时的北宋早己是风雨飘摇的破庙了,一场风暴来临自然轰然倒堨,因此当金人南侵,百姓并不抵抗,是恨透了这些贪官污吏,土匪恶霸,士族大家,豪强劣绅,富豪大贾了。你说北宋的灭亡与王安石有什么关系?


狼烟一九三一


谢了。人性之暗昧,在于掩饰他人的光辉,而人性的丑恶在于恶意的颠倒黑白。

历史上一个朝代的衰亡,是各种消极因素积累到一定水平后在某种突发力量作用下的必然产物。这就是王安石想通过积极的变法而不得其道而行的根本原因。因为这种消极的腐杇的惯性力量已经决定了事物的走向和结局,非人力所能为,我更认为是一种因果的必然。这似乎是唯心论,但这是真实。

在历史上王安石被很多人抹黑,这也不奇怪,著墨于史的人岂是凡人,非富既贵,大都站在个人的立场上记史,但不同声音也不少。说到底都是基于不同的立场各说各的。

王安石的法是好法但其法其人都是生不逢时,连老天都和他做对,但其实是和宋赵王朝做对。

我一直认为王安石堪称中国历史上阁僚一属的典范,他的学识才能,他的勤政勉学,他的清廉自处,这些超卓的才能优秀的品行,千年后的现代较之如何?

冢宰清标,百代政范。


一声叹息754


中国的历史是在博斗中书写的,历朝历代都一样。各派政治力量之间的纷争从来没有停止过。谁说什么,也就不新鲜了。至于谁在历史上起的十么作用。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罢了。不必叫真。让学者们争吵去吧。老百姓,指劳劫生存,干活吃饭。这才是真正的硬道理。你不劳动,没人会白养活你。


老李1431094


宋真正灭亡是赵宋的重文轻武的国策,其二是灭于司马光腐儒之流,这些腐儒文人自私自利,没有格局,做做道德文章还行却偏偏操弄国政,从欧阳修陷害狄青、司马光反革新基本可看出是祸乱国政,为了文人集团利益,终推选一个懦弱不堪的文人混账皇帝,一连串的行为终致北宋灭亡。


風行天地间


用儒家当权的时代不一定能遵循永恒理性的真理,王安石是个改革家与儒家的原则脱轨,但清明的政治是改革家的意志。但一旦脱离这种清明的政治,也会走向历史的下坡路。用儒家天经地义的方法依然是行不通。依然是依附一定士大夫的利益和腐败,民间的两极分化正如封建所谓为富不仁的现象必然引起贫民的暴动,正如北宋后的山东梁山聚义的农民起义。是北宋崩溃的先声。导致外患入侵。


陈武魁


靖康之耻,东京陷落,二帝蒙尘,前无古人。谁的责任? 当然不能说是宋是太祖、太宗的重文轻武和处处猜忌限制武将政策,以及昏庸无能的宋徽宗的责任。于是御用史官们找来找去,找到了一个替罪羊王安石。如同国民党败退台湾,也要找一个在大陆土崩瓦解的替罪羊一样。他们找来找去,竟然找到了张学良的头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