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熱”取代“共享經濟熱”,創投圈緣何爭相佈局硬科技?

添加:小財微信(caishangxiaocai),和聰明的小財做朋友-------

隨著融資環境驟緊,互聯網、共享經濟領域明星企業泡沫破裂,越來越多股權投資機構把目光投向曾備受冷落的芯片等硬科技領域。

“今年芯片投資一下子就火了,”一家投資機構負責人對第一財經表示,“投資芯片產業前期週期很長、很苦,但是一旦佔領了某一個細分領域的制高點,奠定了行業的標準,後面獲取的超額收益是不可想象的。”

業內人士指出,芯片行業投資週期長、風險高,需要長期風險投資進入。一方面資本寒冬下,倒逼資本回歸理性,佈局具有核心科技的硬科技公司,但資金收緊也讓初創企業融資承受壓力。

從“共享經濟熱”到“芯片熱”

“今年芯片投資一下子就火了,”投資機構鼎興量子CEO金宇航表示,“投資芯片產業前期週期很長、很苦,但是一旦佔領了某一個細分領域的制高點,奠定了行業的標準,後面獲取的超額收益是不可想象的。”

光電芯片新型材料廠商西安賽富樂斯半導體(下稱“賽富樂斯”)行政總監曹澤亮也對第一財經表示,“今年芯片行業很熱,很多機構都來投資半導體和芯片行業。”

今年,工信部設立的國家集成電路產業基金(俗稱“大基金”)開始了第二輪募集資金,預計籌資總規模為1500億~2000億元,國家層面出資不低於1200億元,兩期基金估計將撬動民間資金1萬多億元投入集成電路產業。

中科院旗下早期投資公司中科創星創始合夥人米磊對第一財經表示,事實證明,單純的共享經濟模式創新並沒有預想的那麼成功,投資機構不應該急於賺快錢,而應該把關注度放在硬科技。

據媒體報道,即將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推出的科創板很有可能剔除模式創新型公司,重點關注芯片設計、半導體制造等硬科技行業,以促進自主創新、進口替代。

“科創板對硬科技非常利好,因為對於資本來說,退出非常重要,如果不能退出,所有都是空的。科創板是個機遇,如果科創板搞好了,硬科技企業的退出渠道更加暢通了,投資硬科技的回報更加可期待了,資本就會慢慢湧向科技創新,形成良性循環。”米磊表示。

金宇航認為,科創板要更多關注中小型硬科技公司,而不應變成互聯網“獨角獸”的樂園。

彎道超車還是步步為營

雖然國內有數量眾多的芯片公司,但能做到國際領先的為數不多,如設計方面有華為海思的麒麟芯片、寒武紀AI芯片、兆易創新(603986.SH)的MCU芯片等,製造方面也有中微半導體生產的蝕刻機。

不過,我國芯片產業仍處於全方位落後的局面,無論是芯片的材料、製造設備和工藝,還是芯片設計軟件、計算架構都掌握在發達國家特別是美國手中。在全球20大半導體公司中,美國獨佔八席。

“中高端芯片我們和美國、日本相比還是有很大差距,落後五代到十代,當然我們有局部領域在趕超,但總體上還是落後。”華中一家工業智能控制芯片設計企業負責人表示。

在他看來,“中國的巨大市場是先天優勢,國內企業不需要科技有多麼領先才能做到第一,其實把簡單的東西做到極致,也能夠做到第一,在細分領域實現突破,從成熟技術裡找新的機會。”

目前,絕大部分國內芯片企業是在設計環節,比起芯片生產動輒幾十億美元的投入,在設計環節實現趕超的成本較低。

世界半導體理事會的預測顯示,今年全球半導體的銷售收入將達到4771億美元,以集成電路設計業為代表的中國集成電路產品在全球的佔比為7.94%。另據行業數據顯示,2018年,國內前十大芯片設計公司總銷售額已達1036億元。

米磊認為,國外集成電路已經領先了幾十年,而且層層上臺階,中國要立刻追上非常困難,且投入特別巨大,需要砸萬億規模資金。而在光電芯片領域,中國企業和美國企業的差距不大,有機會抓住集成光路實現彎道超車。

芯片業需要長期風險投資

集成電路一直是我國政府重點鼓勵發展的產業,近年來,我國集成電路行業已基本實現市場化競爭,各政府部門也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支持、鼓勵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政策。

到去年底,國內集成電路公司達到1380多家,除了政府重點扶持或背靠研發實力雄厚大企業的中芯國際(00981.HK)、中微半導體、華為海思、紫光展訊等芯片龍頭公司,還有眾多的中小芯片設計企業。

“集成電路行業是智力密集型,投入生產之前屬於輕資產公司,從研發到銷售還需要一段時間,其間需要持續大量資金的投入。”前述工業智能控制芯片生產企業負責人表示。

不少芯片初創企業的資金需求主要靠創投機構支持。金宇航介紹,一批FPGA芯片、DSP芯片、MEMS芯片、存儲芯片企業即將完成新一輪私募股權融資,估值較前一輪翻了一倍,這些公司的財務指標、經營業績也實現了翻倍式增長。

他認為,投資硬科技和投資互聯網差別很大,甚至要顛覆投資理念。

“芯片公司是做to B(對公)業務或者to G(政府服務)業務,不像投互聯網企業to C(面向消費者)的打法,要求投資機構的觀念必須發生轉變,”金宇航表示,“投芯片公司還必須有耐心,放棄過去Pre-IPO短期套利思維,因為芯片公司從創辦到技術突破可能要七八年時間。”

米磊告訴第一財經,投資機構主要關注芯片企業三個方面,首先是否有技術壁壘,能否解決技術空白問題;第二是否有明確、較大的市場需求;第三看創業團隊能否把芯片真的做出來,來自成熟芯片公司的人才值得關注。

“芯片行業需要有長週期的資金支持,目前國內很多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期限在5年(3+2)或者7年(5+2),期限短導致國內投資機構有快速退出的壓力。”米磊表示。

在他看來,政府可以搭建芯片產業的公共平臺,給創新型企業提供廠房、設備,甚至長期資金,讓企業快速驗證自己的產品是不是靠譜,能夠節約至少兩年時間,即使企業最後沒有成功,政府依然持有設備,避免了創新失敗的風險後果。

金宇航認為,創投機構傾向投資芯片設計企業,這類公司主要靠人力成本投入,至於產業的基礎設施部分如生產、測試環節,投資巨大、回報率低或週期很長,適合由政府大基金投入建設。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繫第一財經版權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