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下一個已開發國家可能是誰?

多一點視界


如果以發達國家的標準來看,下一個將進入發達國家行列的亞洲國家肯定是中國。這裡有幾個標準和理由:

第一、從人均收入看。中國人均收入在2017年已達到了8500美元,而且其上升速度非常之快。本世紀初,中國人均收入僅為1000美元,也就是剛達到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所劃定的小康水平;2008年,中國人均收入達到了3000美元,2010年達到4200美元,一年之後突破5000美元,2014年達到7594美元,2016年達到7900美元。按照目前的計劃和發展速度,到2020年,中國人均收入將達到12000美元,但本世紀中將與歐美髮達國家基本看齊。目前,美國人均收入為54000美元,歐洲主要國家為接近50000美元。



第二、從科技創新的實力和潛力來看。雖然中國在科技原創方面和西方發達國家還有很大差距,但應該承認,中國這幾年在創新方面追趕得很快,尤其在這一輪的科技革命中,中國在人工智能領域幾乎與美國站在同一起跑線上,而這恰恰是中國在下一波成為亞洲發達國家的重要基礎和前提。



除此之外,中國在包括軍力在內的整體國家實力和國際話語權方面這幾年進步非常之快,這些都是中國成為下一個亞洲發達國家的重要前提。



據美國頂尖商業諮詢機構麥肯錫的預測,未來十年,亞洲將有25億人口進入中產階層行列。這當然有點誇大其詞或至少說得為時過早,因為麥肯錫把中國和印度兩國的總人口都算在其中。從比較現實和保守的眼光看,未來十年中國中產階層的總人數有望達到7到10億,這也是中國將成為下一個亞洲發達國家的重要基礎。


邱震海


要判斷亞洲哪個國家能夠成為發達國家,首先需要了解發達國家的標準。聯合國對於發達國家的標準主要是以人均GDP為參考的。1995年的標準是人均GDP在8000美元以上,同時具有較高的社會發展水平,就可以定義為發達國家。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這一標準也在不斷提高。

目前在亞洲日本、新加坡、韓國、以色列、中國香港2017年人均GDP都已經突破了25000美元(),可以稱之為發達經濟體。而中東地區的卡塔爾、阿聯酋等國,雖然人均GDP也較高,但是他們的社會發展經濟結構單一,社會發展嚴重滯後並不符合發達國家的標準。

現在亞洲人均GDP排名緊隨韓國之後的,還有不少中東和東南亞地區的產油國和馬爾代夫這種嚴重依賴旅遊的小島國,他們即使人均GDP再高,恐怕也很難達到發達國家的標準。按照目前的排名和發展速度,亞洲下一個發達國家很有可能是馬來西亞和中國大陸中間的一個,個人認為馬來西亞的可能性更高一些


馬來西亞

2017年馬來西亞人均GDP為9660美元,經濟增長率大約維持在6%左右,如果馬來西亞保持這一經濟增長速度,再發展20年,到2040年前後,其人均GDP將達到3萬美元,能夠邁過發達國家的門檻。

馬來西亞地理位置優良,資源豐富,發展前景也較好。對於馬來西亞而言,繼續保持較高速度增長20年,最大的挑戰就是如何維持政治上的穩定。

此次馬來西亞大選結束之後,新上任的總理馬哈蒂爾對前任總理納吉布簽訂的經濟合同進行重新審查,這種行為損害了馬來西亞的國家信用,可能會嚴重影響投資者對馬來西亞政府的信心,不利於馬來西亞持續快速增長。

第二個問題,則是馬來西亞馬來半島和沙巴沙撈越之間的發展很不平衡。馬來半島,尤其是靠近新加坡的中南部地區,經濟和社會發展程度已經比較高,但是在沙巴沙撈越地區則相對落後。馬來西亞應該更重視東馬來西亞的發展問題,把其打造成為馬來西亞的一個重要經濟增長點。

中國大陸

2017年,中國大陸人均GDP大約為8800美元,如果也能夠保持6%的增長速度,20年之後人均GDP將達到28000美元,已經看到了發達國家的大門口,但是在2040年就實現跨越的可能性還比較小。

首先,中國大陸是一個超大型的經濟體,經濟再維持20年超過6%的較高增長速度,難度比馬來西亞大得多。很有可能到2030-2035年之後,中國經濟增長速度會回落到5%左右。到2040年人均GDP達到25000美元,已經算是一個比較快的發展速度了。因此我們把實現成為中等發達國家的目標時間定位在2050年是有道理的

第二,中國經濟發展不平衡的問題,可能比馬來西亞也更難解決。西部地區由於地理位置和資源稟賦等方面的原因,與馬來西亞沙巴地區相比,可能單位投資產生的回報和效益會低不少, 發展的難度會更大一些。但是如果一個國家只是東部地區發達,西部地區仍然比較落後的話,很難稱之為一個發達國家



第三,社會事業的投入還需要持續擴大。發達國家的一個重要標準是社會事業是否進步,人的全面發展是否得到保證。中國人口眾多、發展又很不平衡,社會事業還需要持續擴大投入,填補欠賬。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這也是聯合國發達國家標準,側重於人均GDP的一個重要原因。只有人均GDP達到了一個水平,國家才有足夠的財力擴大社會事業的投入,才有可能全面提高民眾的福利,實現人的全面發展。


對比這兩個國家來看,馬來西亞很有可能在2040-2045年前後,邁過發達國家的門檻,成為亞洲第六個發達經濟體,而中國大陸可能緊隨其後在2050年前後成為發達國家。當然,兩個國家的經濟規模差異甚大,雖然都是成為發達國家,但是對於全球經濟的影響,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衝擊時評


先說結論,亞洲不可能再出現發達國家了,除了我們,現有的發達國家能維持就不錯了,因為這個世界變了,越來越是幾個巨頭之間的遊戲,現代經濟發展所需要的“天價”資源和資金投入,根本不是一般中小國家能承受的,而世界的資源和技術也越來越集中於幾個主要的經濟體,強者愈強,弱者愈弱,越來越高的門檻把更多的國家拒絕在發達國家俱樂部門外。

發達國家之所以為發達國家,主要是佔據了技術和時間的先發優勢,從西歐開始,隨著大英帝國擴散到世界各主要地區,形成幾個發達經濟體,亞洲幾個發達國家的形成有賴於美國等國的技術扶持和產業轉移,日本先發展起來,隨後是韓國、新加坡、香港、臺灣等地。

如今世界工業,高端基本被歐美日把控,中低端被我朝控制,作為發達國家粉碎機,我們有足夠的市場、足夠的研發投入、龐大的技術人才等不斷向高端工業邁進,當然,今後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世界工業體系還是這幾個主要地區維持。

那其他國家呢?對不起,隨著製造業的不斷分工明確,剩下的中小國家,那些尋求經濟發展的國家,只能成為越來越細分的國際分工流水線上的不起眼的一環,而且距離核心技術越來越遠,再加上工業機器人的廣泛應用,自動化生產程度不斷提高,工業生產所需要的人力越來越少,那些雄心勃勃希望通過發展製造業、依靠人口紅利來承接轉移過來的中低端製造業而發展工業的國家可能要大失所望了。

目前亞洲的幾個主要發達經濟體地區,日本總體還算不錯,新加坡依靠區位優勢還算日子好過,以色列作為猶太人的國家自然發達,香港有大陸的扶持還不錯,臺灣已經在衰弱之中,澳門依靠博彩業混得不錯,韓國經濟活力還算可以,也就這些了,中東那些賣油的土豪連像樣的工業都沒有,有再多的錢也不算髮達國家,廣大的東南亞和南亞國家拿的出手的怕是也就資源、能源、港口、人力了,98經濟危機帶來的創傷至今還是讓很多國家沒能恢復過來,像馬來西亞、泰國這些本來有望突破中等國家身份的經濟體,在那場危機之後,經濟基本就這麼湊合了20年。


雲中史記


亞洲國家有這樣幾類:

(一)已經達到一兩萬美元的發達國家標準的國家:阿聯酋,沙特,阿曼,卡塔爾,科威特,以色列,日本,新加坡,韓國,文萊。這些就可以排除了。

(二)人均接近中國的國家,馬來西亞,泰國,土耳其,哈薩克斯坦,土庫曼斯坦。伊朗。


(三)比中國人均僅僅差三五倍的,越南,印度,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柬埔寨,由於中國再實現一倍發展,人均就17000美元了。已經發達化了,他們即便出現快兩個百分點的速度,也來不及了。

(四)人均比中國差幾倍,發展也表現不是很快的國家,基本包括了上邊三類之外的所有亞洲國家。

好了,現在,有望和中國爭奪未來15年,最先進入發達國家的只有第二類裡的六個國家。

我們來看看加上中國的亞洲七國的人均,

2017年亞洲七國人均美元GDP

中國,8582美元

土耳其,10434美元,

馬來西亞,9659美元,

哈薩克斯坦,8585美元,

土庫曼斯坦,7522美元,

泰國,6336美元。

伊朗,5252美元。

伊朗,國際環境不好,發展速度也不快了,七國里人均最少,排除。

土庫曼斯坦和哈薩克斯坦。獨聯體和中亞國家,一直表現不是很亮眼,現人均哈薩克斯坦比中國高3美元,土庫曼斯坦比中國低一千多美元。這兩國希望不大。

泰國比中國人均差2000多美元,98後,再也沒有靚麗的發展速度。來不及了。

土耳其人均最高,10434,可是,土耳其2017年增長7.4%可是2018年預期增長4.5%,再之前發展速度如下邊列舉

2006年到2017年12年平均為5.25%,中國同期平均高於8.25%,比土耳其平均高3個百分點。土耳其發展不穩定,忽高忽低,平均比中國慢,這在未來十年內兩國依然持平的希望還是有的,那麼就可以一起進入發達國家,可是,土耳其貨幣脆弱,貶值兇悍,完全沒有辦法和中國持平了。

只剩馬來西亞了,比中國高1000美元。

馬來西亞,人口增長率為1.3%,人均速度就會低一點,和泰國一樣98年後,就一直沒有大的起色,平均增長5%左右。2022年的美國加息,對馬來西亞匯率是重大打擊,2022年之後的世界性四年蕭條,馬來西亞也是受不住。

中國,不僅近些年平均發展最快,未來一個穩字就勝出,經濟相對於其他國家的高增長穩定,人民幣匯率穩定。人口也穩定。12500美元到17500美元的發達國家的標準,中國在名義美元8.7%的速度下5年13000美元,9年18000美元。

中國將在2022年,到2026年,與美國GDP總量持平的同時,人均也達到發達國家水平。成為上世紀80年代後,第一個進入發達國家行列的亞洲國家。


世界發展等比周期律


發達國家的標準一般認為是工業化水平高、技術發達、經濟水平高、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高、生活水平高、社會福利制度好。這幾個要素缺一不可。
目前亞洲一般認為有日本、韓國、新加坡、以色列、中國臺灣省、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中國澳門特別行政區等是發達的國家和地區。但是,如果按照嚴格的意義來講,整個亞洲只有日本是發達國家。
而目前全世界也只有18個國家為發達國家,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達國家,澳大利亞和新西蘭是南半球僅有的兩個發達國家,日本是亞洲唯一的發達國家,其餘的發達國家都集中在歐洲中西部。



如果說亞洲目前最接近發達國家的只有韓國、新加坡、以色列。所以,這三個國家極有可能成為下一個發達國家。其先後順序,遠方君個人認為是新加坡,然後以色列,再然後韓國。

而中東那些靠自然資源富裕的國家並沒有高度工業化,而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人均2017年人均GDP排在全球70多位,技術還相對落後,工業化水平還不高,未來想達到發達國家水平,路還有很長,還需要不斷的革新與努力!


那詩那遠方


發達國家的指標共10個,分別是: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高收入會員國(OECD),這個組織現在有35個成員國,絕大部分是發達國家。

發展援助委員會(DAC),這個組織現有28個成員國,全部是發達國家。

美國中央情報局發佈《世界概況》,美國CIA調查該國經濟、地理、人文等方面出具的統計數據。

聯合國發佈人類發展指數排名(UNDP),發達國家基本在指數0.9以上,富裕國家基本在指數0.8以上,亞洲的文萊指數0.85排名31,中國指數0.71排名91。

文萊這國家稍稍介紹下,儼然一個發達國家。面積只有廣州大,依靠豐富的石油和天氣然起家,現在是全球最富裕的國家之一。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認證的發達經濟體,現在出具的發達經濟體名單共42個國家和地區,基本也是些發達國家和經濟比較好的地區,香港和澳門有上榜。

世界銀行高收入經濟體,2017年世界銀行公佈高收入國家標準為人均12000美金,日本能達到36000,墊底的亞洲兩個發達國家,一個塞浦路斯20000,另一個韓國14000,中國目前不到9000,但是文萊達到了20000。

文萊民眾,0納稅,幼兒園到大學上學全免,出國留學國家報銷,看病醫療全免,出國治病政府出錢,文萊人是政府分房,吃穿都不愁,汽車加油不到3塊人民幣一升。

經濟學人智庫發佈生活質量指數排名,選2015年的數據,前30名基本是發達國家,一些中東產油土豪國也上榜。

全球發展中心推出的國家發展職能指數,減少國家貧富差距的一個指數。

美國新聞週刊發佈的全球最好的100個國家排名,前列基本是發達國家,中國在50名開外。

全球繁榮指數,英國的列格坦研究機構發佈的排名,2017年的排名裡,亞洲國家裡新加坡排17,日本排23。

缺點是文萊是個伊斯蘭國家,國內禁酒,沒有酒吧,娛樂場所少。

亞洲現在有日本、新加坡、韓國、塞浦路斯4個發達國家,以上是發達國家10個指標,滿足5個指標能上榜並居前列,差不多就跨入發達國家的,2005年的韓國就是勉強滿足5項而成為發達國家,現在看來亞洲最有希望成為下一個發達國家是文萊,如果發達國家的評判標準下降的話,中東的阿聯酋和卡塔爾也有機會。


圖文繪歷史



筆者想糾正一下,所謂的發達國家有標準,從名字上解釋就是已經開發的國家。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高,工業化程度高。過去有人單純用GDP單一指標來決定是不是發達國家,但是這個數值每年不一樣,如韓國在經濟危機後,GDP數值明顯下降,這樣又從發達國家行列中被請了出來。所以發達國家有一定的綜合指標;(1)生產力水平高,GDP數值要(總值,平均值)要遠遠高於其它國家,產業結構合理,第三產業的比重要超過55%。(2)市場運營機制成熟,市場機制與市場體系健全,有完善的宏觀經濟調控體系 (3)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發達 (4)外貿依存度要高於發展中國家,外貿在世界經濟中佔有較大份額,金融市場國際化程度高,跨國公司高度發展。

依照這樣的條件,亞洲國家中符合條件的國家並不多,印度,越南等國,因為GDP的數值並不高,平均數值也落後區內其它國家,因此未來10年,這兩個國家要達到發達國家的水準應該是比較困難。這樣真正具有條件的,除了日韓新加坡以色列等以外,只有中國最具有條件,而東盟的馬來西亞,雖然GDP比較高,但是生產力水平並不高,產業結構也不合理,特別是工業水平落後,出口都是低級出口,機電,機械,製造業的出口所佔比例不高。國家對經濟的調控能力並不強,容易受外界的影響。外貿的出口份額也在世界貿易中所佔比例不高。

反之看中國雖然存在很多問題但最有發達國家的樣子。

首先目前中國在進行智能產業的2025計劃,這是對目前中國的生產力的一個提升計劃,未來利用互聯網技術,人中智能技術,雲平臺技術,機器人技術的新型生產模式,將顛覆現有的生產模式。極大地提高生產力。到2025年,中國的GDP要達到人均25000美元,也是可能。並且第三產業的比重在中國各地增加,就是為了合理調整中國的產業結構。

中國國家宏觀的經濟調整能力很強,但是市場運營機制還很不完善,所以要達到發達國家的水準,在市場機制的加強,改善上不下功夫,還是不能達到這個目標。第三的國家壟斷資本主義,也就是國家控制的經濟領域都在加強而不是減弱,目前需要增加民營企業的活力。


最後的外貿依存度要高於發展中國家,外貿在世界經濟中佔有較大份額,這個中國目前已經完全做到。但是

金融市場國際化程度高,跨國公司高度發展。還遠遠沒有達到。目前金融的完全開放還沒有到來,所以要真正達到發達國家,需要在國際化上邁出堅定步伐。


橋本看日本


亞洲下一個成為發達國家的可能是中國或者越南。

大家可能很奇怪為什麼是越南呢?別急聽小編慢慢的分析。

我在前幾天的文章中也提過,達到國家的標準不僅僅是人均gdp要高,而且要有高度發達的科技,高度成熟的社會體制,第三產業的比重佔到百分之60左右。那好現在我們通過這幾點來選擇一下。

我們先看西邊的中東,個個牛氣哄哄,如迪拜更是世界城市建築的一顆明珠,領導人出國訪問自帶“豪車”、自帶“鑲金電梯”像這種自帶bgm的國家人均gdp很好,但是都是依靠資源來的,社會制度極度不發達,戰亂不斷。所以如果沒有轉型他們的發展模式,這輩子都是與發達國家無緣了。

在看亞洲北邊,俄羅斯,蒙古,這就不說了,俄羅斯靠資源吃飯,經濟時不時還在倒退。蒙古給他10個膽也不敢發展太牛逼。

在看南亞,我們的三哥,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國家,混亂的秩序,落後的制度,落後的社會等級制度,北邊幫的暴亂,沒有一個不是制約他的因素。更何況他們經濟總量很大,人均gdp很低。在未來印度發展道路上的絆腳石不是來自國外,而是來自國內的各種封建落後的制度,如果這些制度有了根本性的改變那麼印度在100年後就可以成為發達國家了。

亞洲東邊,日本和韓國已經是發達國家之列,那就剩下我們了。 直接上圖,我們的第三產業佔比在百分之46.1。距離百分之60還有一點差距。但是我們的增長速度比較樂觀根據專家預測在未來每年的增長可以達到百分之7左右,也就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可以達到發達國家的大門。


在看東南亞,東南亞這幾年發展很快,以越南為例他建立了一些列的經濟開發區,從世界各地都在吸引外資,如我們都知道的三星研究中心在越南就有一個,世界上就兩個,一個在韓國一個在越南。 隨著我們國家人口紅利的消失,企業的利潤減少,大部分企業已經開始向越南遷移,而越南也在成為世界“加工廠”。

在世界經濟集體下行的情況下,越南的經濟不僅沒有倒退反而還在增加。 2016年8月最新一期的《經濟學人》就隆重的把越南推作亞洲的另一個高速發展經濟體。在《2016全球製造業競爭力指數》中也被列為“強有力五國”之一 而越南對我們的優勢就是小國寡民,改革起來比較容易,佔線不會太長。

未來亞洲一定會有發達國家出現,不過只是先後問題,要麼中國先,要麼越南先。


樹先生776


首先你寫的日韓新加坡以色列,我不敢苟同。

什麼是發達國家,我認為要達到以下幾個方面:1.人口過千萬,歷史積澱不夠必須過五千萬人。2.擁有足夠的工業和信息化實力。3.不能依賴一個專項賺錢,至少要3個以上。4.不能過分依賴外國,至少內政不能被影響。

為什麼?

1.人口低,意味著快錢一來就成發達國家,無無可比性。老牌帝國還有殖民地,新國傢什麼都沒有。

2.沒工業化和信息化。意味著底子薄。

3.依賴一個專項,意味著風險高。如石油國家,航道國家。

4.過分依賴外國意味著無自主權,特別是內政,一個廣場協議就可以毀了你。所以很多小國雖然有錢,但不是發達國家。

所以以色列佔了1.4條,2條佔了一半,不是。

新加坡佔了1.2.3.4條,不算。

日本在80年代算是,它開始不依賴美國,但今天可以勉強算是。反倒是二戰前的日本是。

韓國比日本還差,更不是。

澳大利亞佔了3.4也不算。

他們算什麼?我想叫有錢國家更好。

目前發達國家,我個人認為有:美,英,法,德,意大利,西班牙,瑞典等西歐,北歐諸國。亞洲有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算有錢國家。

那麼下一個亞洲發達國家有可能是,安可能性排名:

1.中國。這幾年發展有目共睹。

2.印度。印度發展最近很快,人口多,面積大,加上有核武,具有做發達國家的一切潛質。

3.韓國加朝鮮。如果這兩個國家合併了,其綜合實力大增。幾千年的屈辱和極端民族自尊心,加上核武,有了足夠的資本。

4.日本如果能夠擺脫美國影響,立刻就是發達國家。但目前好像民族精神不振,似乎被這遺忘的二十年,逼得太緊,無法喘氣。


yyyysssswwww


首先劃定自己的標準

一些國際組織劃定的標準是不太符合邏輯的,比如OECD(經合組織)把土耳其和墨西哥這樣的公認新興國家都劃了進去,這樣可以給予兩國更優越的待遇,至於當年是誰拉了這兩位盟友,我就不多說了。

我比較認同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發達經濟體標準

如圖的39個國家(或地區,地區,地區重要的事情強調三遍,因為IMF的單位是經濟體不是國家),後面還有美國CIA補充的一些袖珍國(地區)







從這個名錄上我們可以看到很多高收入的資源國都被剔除了,亞洲(地理 地理 地理上劃分)只有日本 韓國 以色列 新加坡和塞浦路斯五個國家和港澳臺三個地區,一共八個經濟體。

而下一個發達經濟體我認為可能有三個出處

1是親M的高收入石油國轉型,這個是絕對有可能的,當然不會是沙特這樣的人口與領土大國,M國絕對不同意。但是阿聯酋 卡塔爾或者文萊,這樣體量小的國家,如果有什麼zz機遇,一下子擁有一兩項拿手的獨特的工業技術也不是不可能。

2是工業實力和經濟勢頭(人均名義GDP增長快又高)都好的新興國家 比如土耳其 馬來西亞 哈薩克斯坦和大陸。這裡前三個國家希望比較大,因為ZZ因素很重要,M國在重點打擊最後一個國家,而我們又脫實轉虛,重資ben輕勞動。有人可能說,我們的工業門類比較多,技術突破又快又強,憑什麼沒土馬哈有希望?

我們技術突破快是因為重金挖人和老一輩科技人的努力,新一代實體科技的本土人才不被尊重,收入低,也缺乏資金支持,轉向虛擬科技產業導向重,一個十三億的國家都去搞比特,忽視原子這不是笑話嗎?

而且我們的國際環境差,和西方國家完全對立,不能和他們技術互補,必須要自己具有全部工業門類,難度太大。

反過來土馬哈有更好的國際環境,不會被M重點封鎖,不用發展全門類工業體系,只要學習韓國,找到自己的優勢發展方向就有機會逆襲。

3因為zz地理因素突然得到M國照顧,大幅度逆襲的國家,比如越南和朝鮮。

能不能成為發達經濟體,最重要的因素是M國,曾經的規律是順M者達,逆M者窮,沒有一個例外。我們想要打破這鐵律,必須要自強自愛,尊重人才和知識,尊重勞動,尊重法律和憲法,如果做不到這三個尊重,還和M對著幹,只會和阿根廷一樣掉入中等收入陷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