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说汉族与匈奴同源,那么说的话汉武帝是不是“防卫过当”了

司马迁说汉族与匈奴同源,那么说的话汉武帝是不是“防卫过当”了

(司马迁,今陕西韩城人)司马迁游历全国,深究民族渊源,深知民族之争皆生存所引起,对匈奴的少数民族的生存环境有同情,偏爱民族融合,不喜民族争斗,对李陵投降报同情。太史公书生意气,不理解民族利益冲突已经是你死我活的斗争,后五胡乱华,唐突厥战争,蒙古满清入关都证明汉武帝征匈奴。

司马迁说汉族与匈奴同源,那么说的话汉武帝是不是“防卫过当”了

恰是汉民族形成和傲立世界之林的根源,否则,中国如中东,如古罗马,如今之欧洲至今仍四分五裂,或如非洲,至今如斯。人类活动至少10万年了,汉匈分界附近,先秦时犬戎等戎族与华族融合很深,秦灭犬戎后,渭北逐步为华族为主体,汉代为汉族。夏后氏淳维华族奔戎,周族不窟奔戎,汉李陵投匈奴,历朝历代,华族奔戎连续不断,匈奴戎族投汉不计其数。

匈奴还分南匈奴北匈奴,南匈奴基本被汉化,北匈奴文化差异还是很大的,而且一路西去与多民族多种族混血,这外貌还真不好说。匈奴以及蒙古对欧洲最大的贡献应该是送去了高智商的DNA,让欧洲人聪明了起来。对日本也类似。

司马迁说汉族与匈奴同源,那么说的话汉武帝是不是“防卫过当”了

匈奴是那个时代草原民族的统称,他们中肯定也有中原迁徙过去的民族,也有当地的蒙古人种,也有西边迁移过来的高加索等人种,你认为时间长了面貌有改变根本不可靠,西汉到现在2000多年了,蒙古人和汉人大体轮廓基本没变。

司马迁说是夏朝后裔,确有夏人迁移到大漠,但他们只是其中的一个民族,如果他们统治了大漠,就可以说匈奴是夏后裔,可从当时统治大漠的匈奴贵族看,不像是中原人,应该还是大漠原住民或西部高加索白人混种,事实上,在原始的大漠,凭的是武力,从中原迁去的夏人后裔相对孱弱,很难居于统治地位。

司马迁说汉族与匈奴同源,那么说的话汉武帝是不是“防卫过当”了

但匈奴后来和西汉打仗,倒自称是夏人后裔,一方面是倾慕汉发达文化,附庸风雅,另一方面是因为打不过西汉,套近乎,想进入河套富裕地区。

蒙古人没有历史文字记录,最早的记录中是唐朝室韦部落是蒙古人的直系祖先,室韦是柔然人和宇文鲜卑的混血后裔,柔然人是拓跋鲜卑南下中原后统治地出现权力真空而产生的草原民族,应同拓跋鲜卑有同源关系,鲜卑是东胡被匈奴击败后逃到鲜卑山而产生的民族,该民族的最早记录是东汉的光武帝时期。

因此蒙古人主要是东胡系的后裔,不过宇文鲜卑的血源同匈奴人有一定的关系,草原民族强者为尊,匈奴被东汉和鲜卑联军击败后,留在原地的匈奴宇文部自称鲜卑。

司马迁说汉族与匈奴同源,那么说的话汉武帝是不是“防卫过当”了

不管是不是同源,但两千年沧海桑田,匈奴所处恶劣环境令他们眼红农耕文明,到汉武时已是汉胡不两立。除恶必须务尽,以几十年时间的穷兵黩武,才能让后世长久太平!是匈奴人主动犯我强汉,杀人越货,奸淫掳掠,太史公的书生意气应该去教化匈奴人勿同根相煎,而不是阻止汉武帝“防卫过当”!

其实用人种学来说,汉族是属于蒙古人钟,汉民族的迁移路线就是从西北高原和走廊地带不断向东南大平原转移

其实只要知道匈奴的龙图腾崇拜就知道了,匈奴圣地取名龙城,就是一个例证,当然在生存环境恶劣的情况下,也衍生出了长生天的神灵崇拜,实际上与中原的苍天崇拜差不多。

司马迁说汉族与匈奴同源,那么说的话汉武帝是不是“防卫过当”了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中国的汉族和现在越南的主体民族京族也是同根同源,越南人的主体京族原本就是中原迁过去秦朝士兵,魏晋时期的士大夫和唐朝时逃难到安南的中原人士和当地驼越人结合的产物。其中魏晋时期逃到安南的士大夫在当地起主导作用,现在越南第一大姓阮就是魏晋时期阮氏家族逃到安南避难,最终形成安南第一大姓。

司马迁说汉族与匈奴同源,那么说的话汉武帝是不是“防卫过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