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将军生为男儿身,只因乳名“五娘子”,替武则天背锅无端冤死

谶纬之学盛行于秦汉时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谶是儒家编造的预示吉凶的隐语,后来中国民间发展为庙宇或道观里求神问卜,渐渐地更加简化为求签。纬是汉代附会儒家经义衍生出来的一类书,是中国古代官方的儒家神学。谶纬之学虽然对于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但是这种形而上学的思想潮流,时刻在阻碍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这位将军生为男儿身,只因乳名“五娘子”,替武则天背锅无端冤死

▲古代占卜甲胄

到了东汉末年,谶纬常常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用来散布改朝换代的政治预言。皇权受到谶纬的不断威胁,所以魏晋以后屡加禁止,但是流传了几百年的谶纬余毒,依然时刻在侵蚀着人们的思想,以至于因为谶纬之言,枉死的人也不在少数。李唐王朝的李氏父子,李渊因谶纬之言,全家险些被隋文帝诛杀,然而,李世民在位期间,却对于这种无稽之谈深信不疑,枉杀了一位驰骋沙场、屡立战功的将军。

这位将军生为男儿身,只因乳名“五娘子”,替武则天背锅无端冤死

▲西汉初期的六壬式盘

《资治通鉴》记载,隋文帝称帝之初,有方士安伽拖言:“李氏当为天子。”他劝文帝“诛尽海内凡李姓者。”隋文帝认为李浑的嫌疑最大,所以编排了谋反的罪名给处决了,李渊及全家这才幸免于难。至于大家所熟知的“洪水围城”,“十八子撕扯龙袍”的说法,只不过是后人的演义而已,只可当做野史来看待。事实上,谶纬只是隋文帝使用的一个工具而已,帝王最在乎的就是自己的江山稳固,所以一些功高盖主的大臣,对于大隋王朝来说,已经完成了他的历史使命,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就是他们的最终归宿,由此看来隋文帝终究也不能免俗啊!

唐太宗时期,太白星屡现于白昼,史官占卜认为是女皇登基预兆。民间又广传《秘记》中言:“唐朝三代之后,女主武王取代李氏据有天下。” 李世民按理说,不应该相信这种谶纬之言,因为自己差点成为了谶纬的受害者,然而,无情最是帝王家,李世民随着角色的转换,地位的提升,他竟然对此深信不疑,深恶痛绝,如鲠在喉,夜不能寐。也许,帝王都有一种思想,那就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宁可枉杀一百,不可漏网一人”。

这位将军生为男儿身,只因乳名“五娘子”,替武则天背锅无端冤死

▲古代算卦占卜卦签

可怜这次躺枪的竟然是唐初名将李君羡,他先后侍从李密、王世充,后来率部投奔李渊,随着李世民逐鹿中原,屡立战功。按理说,女皇登基的谶言,无论如何也不应该应谶到一个男性将军的头上,李君羡又不是一个女人,就是八竿子也不会打不到他的头上。可是荒唐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只因为自己长辈给起的乳名是“五娘子”,李君羡竟然白白葬送了性命。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这位将军生为男儿身,只因乳名“五娘子”,替武则天背锅无端冤死

▲中国古代占卜术

原来有一次,李世民宴请诸位武官,酒酣之时行酒令,他要求诸将讲各自乳名。别人都是诸如二狗子之类的乳名,只有李君羡自称小名是“五娘子”。说着无意,听者有心啊!李世民闻之一惊,遂掩饰笑道:“你既为女子,为何如此雄健勇猛?”恰巧李君羡官职(左武卫将军)、封号(武连县公)、属县(武安县),皆有“武”字,乳名又称为“五娘子”。李世民对此甚为疑忌,遂革其禁军职,外放到华州任刺史。这个时候的李君羡还没有意识到危险的来临,对于自己的行为不知道检点一些,与当地的所谓的得道高人来往过密,御史借机弹劾李君羡与妖人勾结,图谋不轨,结果,李君羡因此事定罪处斩,全家被抄没。可怜李君羡,临死之前,恐怕也不知道自己是因何而死的吧!而此时的武才人,正在侍奉唐太宗李世民,并在这期间,与太子李治发生了地下恋情,她怎么也不会料到四十多年之后,自己会应谶言,登基为帝王吧!

这位将军生为男儿身,只因乳名“五娘子”,替武则天背锅无端冤死

▲周易八卦占卜图

公元690年,武则天改唐为周,改元天授,登基为帝。第二年,李君羡的家属向武则天申诉冤屈,武则天为了证明自己正应谶言,上承天命,下顺民意,也算是为了给自己的背锅侠一丝安慰吧,于是,下诏恢复李君羡的官爵,以礼改葬。斯人已逝,这又有何意义呢?李君羡如果泉下有知,估计来世不会再侍奉帝王家了吧!大家如何认为呢?欢迎留言探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