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使用三翼面布局的战机,改变外形之后,成功外销10多个国家


俄军超高出镜率的装备就是苏30战斗轰炸机,这款诞生于苏联解体前夕,是苏联军工委员会最后敲定的装备,它起初并不是多用途战斗机,而是为了满足国土防空军在广袤领空长时间巡逻和独立作战需要而开发的新机种。

采用双座是为了降低飞行员负荷,后座飞行员可操作大部分武器设备,甚至还能分担巡逻过程中的操作压力。为了挂载更多设备和弹药,苏30全面升级了原有苏27的设计,具备大航程、高挂载、高速截击的能力,这正好符合多任务战机的设计需要。

通过座舱一侧的照片可以看出来,苏30还保留了类似苏27的机炮,这门30mmGSH-301机炮是苏30和苏27的近距离直射火力,只配被炮弹150发。

有意思的是,早期的苏30与苏27的外观并无二致,也没有经典的鸭翼结构,只是由于这种类似苏27的外形无法吸引消费者的眼球,苏霍伊才想出了改变外形的推销策略,顺便还加上了矢量发动机。

苏霍伊公司很早就注意到了鸭翼式三翼面布局,并使用一架苏27M改装出三翼面布局进行试飞,这架飞机就是争议不断的苏37,其实它就是一架试验机而已,内部编号T10M-11,是第11架量产型的苏27M战机。

第一个被鸭翼和矢量发动机吸引的就是印度,该国装备了至少200架苏30MKI,是该型战机最大的海外用户。苏30战机堪称最美的军用机,其外形设计多次获奖。

苏30的矢量发动机与苏35的配置一样,倒八字设计已经成为苏霍伊战机的经典,苏57也还在使用。目前,矢量发动机在实战中能发挥多少作用备受质疑。

但是不管怎么说,苏30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能与美国F-15E多用途战斗机相匹敌的战斗轰炸机,已经有超过10个国家采购,衍生出来的型号更是多到数不过来。

苏30的减速板在对地攻击过程中的实用性很强,配合矢量发动机的矢量推力优势,苏30有极强的对地打击能力,这也导致从外形上看苏30与苏27UB双座教练机很像,鸭翼是最大的不同点。

需要指出的是,苏30首架原型机苏27PU诞生于远东的阿穆尔共青城,这里的加加林飞机制造厂生产了研发了早期的苏30。

但是由于该厂同时还承担了繁重的苏27制造任务,没有多余的精力研发新战机,苏30的后续生产研发工作转移到了伊尔库斯克飞机制造厂。

目前全部的苏30都诞生在伊尔库斯克,远东的共青城专心制造和升级苏27战斗机,最终诞生了苏35.

正在装配生产苏30的生产线,可见这是一款相当精密的战斗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