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在群裡不發言算不算是一種溝通?

一個人只要在場,不發出溝通信息就是不可能的,這是溝通領域的一條鐵律。不存在「零溝通」這樣一個選項。哪怕這個人不說話,不動,面無表情,甚至是閉上眼睛養神,他都在發出信息。當他閉上眼睛養神的時候,他在表達:「別來吵我。」別人讀懂了這條信息,自始至終保持安靜。看起來兩個人毫無交流,但他們在進行溝通。

淺談:在群裡不發言算不算是一種溝通?

如果一個人不在現場,只能用遠程的方式連線呢?照樣,不發出溝通信息是不可能的。只要我打給你一個電話,你就無論如何不可能與我「零溝通」。能做的,最多就是接了不說話,不接,要麼直接掛斷。但這都是在向我傳遞不同的信息。接了不說話,表達的可能是你不樂意說話。而掛斷則是表達:「我已經知道你打來電話了,但我現在不方便。」沒接電話意味著:「我沒聽見」,或者,「我想讓你認為我沒聽見」。同時,它還附加了一條信息:「只要我看手機,我遲早總會看到你打電話給我的記錄,我稍後會進行處理。」如果連這樣的信息都不想給我,你能做的就是關機。但關機也還是在溝通:「我要麼是手機沒電了,要麼是現在不想接電話。」這一來,仍然有可能捲入更大的麻煩:「你是不是在躲我電話,昂?」過去用老式手機,還有更絕的一招,就是在開機狀態下把手機電池摳出來。這樣我打過去,聽到的就是「不在服務區」。;特別適合逃債或者幽會情人的情況。現在大家都用智能手機了,也不知這個方法還適不適用。你發給我一條消息,我無論回不回覆,也都是在溝通。有時,不回覆所傳達的信息量,可能比直接回復點什麼更加意涵豐富。尤其是長時間,反覆發來消息仍然不回覆……這一點,想必各位催過我稿的編輯都深有體會。如果是更極端一點的情況呢?既不在現場,又不一對一地發生聯繫,只做一個遠程的旁觀者,這樣仍然在與其他人保持溝通嗎?

淺談:在群裡不發言算不算是一種溝通?

對,說的就是那些在群裡不發言的人。想必稍微大一點的微信群,都有這樣的潛水者存在。長期一點動靜都沒有,給人的感覺是,他們在不在群裡都沒有差別。但果真一點差別也沒有?首先,因為他們在群裡,成員名單裡就多了他們的名字。這就是一條起碼的信息,代表他在某種程度上願意與這個群維持一點關係。如果想隱藏這條信息,他就必須退群。而退群這一行為其實又在發出更強烈的信息。但是他們不退群,又不說話,甚至連紅包都不搶。他們表達的信息可能是:「我對群裡發生的大事小情都不感興趣」。不要小看這條信息,當它積累到一定程度,就可能爆發出相當的威力。有時候,兩個人在群裡聊天刷屏,其他人悄無聲息,這兩個人刷著刷著,就會有點心虛地說:「算了,咱倆要不還是私聊吧。」這其實就是感應到來自旁觀者的壓力。這份壓力,是透過沉默傳遞的。沉默是一種無形的施壓。面對面的情況下,沉默的壓迫感會更加明顯。大家都在說話的時候,一個人長時間不吭聲,這個人就會變得格外醒目。一些人會被他的沉默吸引。一般來說,總會有人先耐不住性子,嘗試與他搭話(在其他人的注視下)。沉默者這時的選擇只有:1)打破沉默;2)維持沉默。兩種選擇都會進一步展開溝通,尤其第二種,會激起別人更強烈的不安。沉默之所以使人不安,是因為我們已經很確定對方接收到了我們的信息,但仍然不予回應。他聽到了我的話,然而不理不睬,他顯然是在用「不理不睬」的方式向我表達什麼。但如果換到網上,這個猜測並沒有那麼肯定。;也許對方並沒有接收到信息?也許他長期不在線,或者把群屏蔽了?如果對方把群屏蔽了,這個群裡發生了什麼事,他根本就無從知曉。在這種情況下,他是否就和群裡的人完全無關了呢?其實,他仍然在以某種方式發起溝通。這就好像開一個會,有人缺席。會場發生的事看上去與他無關,但他的缺席也在向與會者傳達一個微弱的信息:「我今天不跟你們在一起……」有一些團體輔導,就把缺席者的椅子擺到圈子中,來增加這條信息的強度。「這裡有人跟我們不在一起……不在一起……不在一起……」面對這些缺席的座椅,與會者被激發出複雜的感受。有人羨慕,有人難過,有人擔心,有人不屑,有人沉痛反思,有人顧影自憐。他們是怎麼做出決定不跟我們在一起的?是不願意?是不敢?是不喜歡?是覺得不值?或是遇到意外?他們的缺席跟之前發生的事有關嗎?還是預料到了之後的某些結果?你可能會覺得這太小題大做了,缺席的人根本沒想那麼多。他們只是把時間給記錯了——或者自認為只是把時間給記錯了。是的,在缺席的人看來這是一個簡單的事實,並不想表達那麼複雜的意思,更沒有討論的必要:「你們想多了」。但是「想多」本身,對參與者來說就是既成的結果。從一個簡單的行為,到無窮多種可能的解讀,這一不確定性誕生的過程,就是溝通。但是,這樣的溝通不是純粹的誤解嗎?誤解不正是溝通的常態嗎?對於群裡的潛水者,他們的存在更隱蔽,信息的強度更微弱,解釋的角度更多,不確定感也就更強。這些不動聲色的行為背後,潛伏著太多可能:這些人也許在認真閱讀群裡的消息,之所以不表達,可能是羞於表達,或者懶於表達,又或者不知道怎麼表達。但也可能是,他們把群消息給屏蔽了,出於忙碌,出於對群裡討論風氣的失望,出於某一晚上別人的刷屏讓他們煩擾。也可能他們加入這個群只是為了某個特殊的目的,可能他們對群裡的其他人毫無興趣,只是迫於人情才加入,他們甚至可能已經換號了……沒有真相,大家只能猜來猜去。有人會發起一些試探,通過@的方式或者發起私聊。如果還是得不到回應,這就變成了一個永遠的謎。對一個謎也可以有不同的處理方法。

淺談:在群裡不發言算不算是一種溝通?

置之不理當然是其中一種。就像有讀者看到現在可能會想的:「這些人有什麼值得猜的!」這樣的話,相當於就對沉默給出了一個心照不宣的回應:反正你不說話,你就是默許了我們想幹什麼都可以。你要是看我們不爽,隨時可以表達(發言或者退群)。於是,大家繼續我行我素,並且彷彿接收到了來自潛水者的支持。也有可能,置之不理的同時會有不安。活躍的人表面上談笑自若,心裡隱約會有一些壓力:「我們聊的是不是太LOW?太無聊?太小眾?又或者太頻繁了?」一些人會無意識地有所收斂。潛水的人多了,一個群裡的發言慢慢就冷落下來。這種時候,潛水又變成了一種無聲的監督甚至批判。當然了,我們知道,這都是參與者自己的投射。但這些投射的產生與延續,不能說與潛水者毫無關係。至少沉默的這一行為表示,潛水者——不管出於何種原因——並不在意群裡發生任何變化。有一個人不在意,就可能有第二個,第三個人不在意。沉默的人越多,仍在活躍的人就越覺得壓力山大。一個群就此漸漸沉寂,也未可知。這有點像是殭屍片,沉默把還在說話的人同化為沉默者,一個接一個,直到沉默吞噬了整個群。如果按照團體諮詢的處理方式,會把「潛水」這個行為拿出來討論,作為團體中的一個現象,瞭解不同的參與者各自在其中投射了什麼。也許可以這樣開始:「有多少人覺得現在發言的人比以前少了?大家有什麼想法?」參與者七嘴八舌,談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有人會說出心裡隱約的擔心:「我們的話題是不是太小眾了?」這是他們的投射,但說明至少在他們看來,群裡的討論走向是有些問題。在這種情況下,潛水提供了一個契機,幫助團體表達它的不安。把長期潛水者踢出群去,也是一種乾脆利落的處理。但是,也可能讓群裡的人兔死狐悲,他們會意識到自己也有相同的風險和責任。一旦公示這條規則,就會有人討論:「多長時間不說話算長期?」「群主有權利把人踢出群嗎?」「要不要提前確認一下?」「萬一手機不在身邊呢?要不再等幾天?」這時候,潛水者的沉默又幫助群裡的每個人確認了邊界:任何人都有可能被驅逐,需要重建在群裡的身份認同。這些過程,潛水者並不知道,但不能說沒有參與。

淺談:在群裡不發言算不算是一種溝通?

綜上所述,在群裡不發言的人,也在與其他人進行溝通,雖然被距離稀釋和溶解,以至於充滿了猜測和誤讀,但前面的定律仍然成立,零溝通是不可能的。只要你加入了一段關係,哪怕只是被拉到一個群裡,你就和這個群裡的每一個人發生了極其微弱的關聯。你做什麼,或者不做什麼,都已經逃不掉這段關係了。在這裡發生的每件事,都有你的一份參與;無論多麼的微不足道。

淺談:在群裡不發言算不算是一種溝通?

部分內容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